红魔教的穷追不舍,让唐白羽感觉自己像是进到了别人的网里,一切行动都被人所掌控。
唐白羽讨厌这种感觉,他想要从这张网里挣脱出来。
唐白羽看着倒在地上的陈聪,萌生一计,他想到的办法是打进敌人内部。
他准备易容成陈聪的样子,戴上面具,混进红魔教一探究竟。
这样做,不仅能让红魔教以为铁面判官已被陈聪所杀,还能利用陈聪在红魔教的地位,打探出红魔教大致情况,红魔教再现江湖的目的。正所谓知己知彼,这些信息对于以后对付红魔教都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唐白羽靠近陈聪的尸体,对着陈聪的脸端详了起来。
江湖上易容的手段大致有三种,分别是戴面具、药物易容和手术易容,药物易容需要花费较多的时日,唐白羽没有这个时间,所以不作考虑,而手术易容,能够完全改变人的形貌,但是唐白羽可不想为了区区一个红魔教就牺牲自己的脸,这个易容手段也不考虑。
那么三种手段中,剩下的就只有戴面具一种。
戴面具是易容中最常用的手段,唐白羽伪装成铁面判官,靠的就是戴着铁面判官的铁面具,那么想要伪装成红魔教的人,戴上陈聪的二角恶鬼面具就行了。
当然,小心谨慎的唐白羽不会戴上一个二角恶鬼面具就觉得足够了,他要在二角恶鬼面具下再加一个面具,加一个陈聪的人皮面具。
在戴面具易容这种手段之中,面具有各种各样的,常见的一般是铁制面具和木制面具,这两种面具都只起掩盖佩戴者真实身份,并不能伪装成别人。
想要伪装成别人,那就要佩戴特制的人皮面具。
人皮面具是一众面具中最为精致的面具,使用者戴上之后,据说能以假乱真。
人皮面具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从人身上剥下皮,制造而成,这种面具戴上去之后,会使得使用者呈现出另外一张脸,不过这种脸的是否在世间上另有其主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一种人皮面具则是剥下人的脸皮,加工制成面具,这种面具戴上去之后,使用者的脸就会变成跟被剥下脸的人原来的脸一模一样。
唐白羽的脸长得俊秀,而陈聪的脸长得粗犷,想要易容成陈聪的样子真不容易,不是普通往脸上涂涂抹抹就能将一张俊秀的脸变成一张粗犷的脸。
唐白羽想了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制作人皮面具。
他拿出匕首,对着陈聪的脸动起刀子来。
这时候如果有人经过看到这一画面,恐怕这个人会被吓得不轻。
在阴森的树林里,月光时亮时暗,一个戴着铁面具的男人用匕首在割另外一个人的脸,这画面真是让人瘆得慌。
对于一般江湖人士来说,基本上不会做出剥人脸皮这种事情,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样的事情只有邪魔外道才会做。
对待敌人的尸体,除非有深仇雪恨,否则一般是不会再对尸体下手的。
而在唐白羽眼中则不一样,唐白羽自小接受的是唐门的教育,在他眼中,尸体就是尸体,已经不是一个人,就像森林野兽一般,有时候会啃食同伴的尸体,因为在它们眼里那尸体只是能利用的食物,而不再是它们的同伴。
匕首锋利,轻灵地在陈聪脸上游动。
人们常说切肉不离皮,实际上是平常刀工不够,如果刀工足够犀利——切肉能离皮,断骨不连筋。
不一会儿,一张人的脸皮就出现在了唐白羽的手上。
此时不得不感叹唐白羽细微的操作以及惊人的定力,这张被剥出来脸皮上没有粘黏着肉,也没有染上血。
唐白羽开始对人皮开始加工,使得它能够更契合自己的脸。
戴上做好的人皮面具后,唐白羽俊秀的脸庞一下子就变成了陈聪的粗犷老脸。
当然,除了脸,还有衣服,声音,还有整个人的形态要改变。
唐白羽将自己的衣服打包成一个包袱,换上陈聪的衣服,往衣服里再塞了些别的布料,使得整个人看起来身材粗壮。
“咳咳…嗯哼…啊哦…”
唐白羽依据记忆中听到陈聪说话的声音,调整自己的发音,极力模仿出跟陈聪一样的说话声音。
唐白羽捡起地面上掉落的二角恶鬼面具,在人皮面具的基础上,再戴上恶鬼面具。
此时的唐白羽完成了改头换面,接下来就是处理陈聪的尸体。
唐白羽虽然已经打扮成了恶鬼,但是他没有从陈聪身上得知红魔教的信息,他不知道红魔教根据地在哪,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联系得上红魔教的人。
唐白羽唯一想出的,只有一个笨方法,那就是在木棚处等红魔教的人来。
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能布置起路障,搭起一个木棚,绝不是以一人之力能做到的。
唐白羽由此推断,这是红魔教的手笔。
这也说明,红魔教的人知道这个地方,如果陈聪经过长时间还没主动回去,那么他们必定会像先前派人去找两只恶鬼一样,派出人来寻找陈聪。
那么唐白羽只要呆在这里,早晚会见到红魔教的人。
唐白羽从木棚中拿来油灯,将陈聪尸体周围的清空,防止等下焚烧尸体时引发山火。
尸体上放着易燃的枯树枝,油灯上的火苗点燃枯树枝。
火苗变成火团,一下子就用炙热的光芒将恶鬼消除。
处理完尸体之后,唐白羽将道路上的路障移开,带着油灯回到木棚。
木棚很简陋,不过足够让一个置身于荒山野岭的人感到安全。
有的时候,夜没有人想象的那般漫长难熬,时间像是长了腿一般奔驰。
经过一段时间的歇息,夜空已经渐渐亮了起来,已经到了破晓时分。
道路的远处传来,马蹄的踢踏声。
唐白羽望向道路那一头,只见尘土扬起,三五匹骏马朝木棚而来,骑马的人均戴着一角恶鬼面具。
唐白羽嘴角轻轻上弯,轻声自言自语道:“鱼儿总算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