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并列。
步兵和弓兵,形成了一个方阵,协同另一个方阵的大方阵。
每个小方阵之间,距离约莫五十米到一百米,而这个夹道之中,则是裨将骑着高头大马,随时准备接受主帅的命令,带领着战士们,一同冲锋。
五米高的旌旗,逆风飘扬,旗帜已经褶皱的不成模样,却依然改变不了齐鲁联军的意志。
说是这样说,其实联军内部,已经出现隔阂,小半年的避战,让郭幸和周康这些指挥者,已经逐渐失去了威信。
纵然如此,军心不稳的人,终究只是极少数,在联军之中,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为了梦想,不惜生命。
“终于,要来了!”
仁山的笑容,已经越来越扭曲了,特别是眼神之中,那团象征着杀戮欲望的火焰,更是越来越狂暴。
仔细想来,自己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接受了袁瓒所发动的导电增幅,到底是为了什么?
只是为了用雷电的力量,激活被混沌力场的法则之力封印的精神力,以及武灵?
还是说,只是为了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是一个勇者,是一个敢于攀登,执着于巅峰的勇者?
都不是。
仁山做这一切,只是为了一个目的。
那便是统一九州。
原本他是打算,先忍耐个几年,等徐行和韩龙之间产生一些矛盾,甚至是冲突,自己在出面调解,因为他知道,只要袁瓒还站在自己一方,那么九州鼎的秘密,就会被一步一步的揭开,同样的,仁山本人虽然无法确定,九州鼎是否真的拥有所谓的气运,可以帮助拥有者,成为九州之主。
但是,仁山现在可以确定两件事。
其一,九州鼎的能量,确实可以让能力者得到质的飞跃,但是,单个九州鼎的能量,似乎对于能力者,是有抵抗性的,每个能力者,从单个九州鼎之中被允许吸收的能量,都是按照能力者的实力来计算的,换而言之,九州鼎会提升能力者的百分比实力,而非固定实力。
其二,既然九州鼎的能量吸收法则,是被限制和锁定的存在,那么想要最大化自己的实力,除了要经历更多的战斗以外,便是要收集九个大鼎。
一个大鼎,多次吸收,直至产生抵抗性,无法再继续吸收,其实也就等同于是,能量在能力者的体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达到了饱和,亦或超负荷状态,这个时候再强行吸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还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亦或是其他的副作用。
“老五,我觉得,这一次,齐鲁是来给我们送宝物的。”
仁山看着卷起的千里风沙,还有那浩浩荡荡,随即便到的百万大军,他的第一感觉,并没有什么苍穹豪迈,而是窃喜。
“大哥,你是说,青州鼎?”
很显热,项公已经大概猜到了仁山口中的宝物,具体是指什么了。
齐鲁大地,最好的宝物,那必然是青州鼎了,毕竟,其他的宝物,对于仁山而言,几乎只是装饰品,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不过,据说齐鲁二城,各有两把宝剑。
一把名为虎威,另一把名为狮傲,皆是将帅之名剑也,项公神驰已久,却是不知道,这一战结束之后,是否能够收入囊中。
“楚皇。”
“这阵仗,看来是全军出动了,此战乃是决战,楚皇,千万小心啊。”
袁瓒在一旁看的更是清楚,毕竟,大多数时候,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袁瓒从来不把自己当做任何一个势力的人,自然是以第三视角去观察齐鲁和吴越的冲突。
“军事,自从你上一次,耍弄过那般神通之后,寡人的力量,便已经是无穷无尽,源源不断,每天早上起来,都有非常亢奋的情绪,恨不得找人战个痛快。”
仁山说话时的回音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换而言之,仁山的魔化程度,已经是越来越严重了。
其实,人体内的潜能,是非常强大,且恐怖的,一旦被开发了出来,纵然只是短时间的爆发,也可以爆发出比平时离谱太多的力量,正因如此,身体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以及降低身体机能运转的负荷,那一股潜在的能量,都是被封印起来的,亦或是说,被抑制。
导电增幅,解开了封印,让这一股被抑制的潜在能量得到了升华,并且在体内,形成一个循环,于是,每天起床的时候,仁山都可以感受到自己处于亢奋状态。
但是,获得潜在能量的同时,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对于仁山而言,他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便是在情绪方面。
仁山的情绪,越来越容易暴走,越来越容易激动。
曾几何时,可以压住的怒火,仁山会直接发泄出来,并且,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暴力发泄的方式。
一个多月过去了,单单是因为没有顺仁山的意,亦或是伺候的不到位,那些让仁山感觉到不爽的人,都被仁山暴打一通,作为普通人,如何承受能力者的怒火?
于是,很多人都不敢去仁山的营帐,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人愿意去。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袁瓒偷偷使坏,把伺候仁山的工作收入,整整翻了五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的去伺候仁山,男的也有,女的也有。
男人,自然是伺候一些体力活,比如说扫扫地,搬搬卷宗,其中,守卫的更换速度最是频繁,纵然是最精锐,最强壮的战士,也挡不住仁山一腿。
那一腿下去,不管是击中身体的哪个部位,都是如同剃刀一般,直接整个部位被削去。
纵然是这种恐怖的工作,也依然有人看在钱的份上,不断更换着岗位。
事实上,仁山这种滥杀无辜,还是滥杀自己的战士,这种行为,理应被当做是癫狂的君主,然后一大批,一大批的战士,望风而逃,最好是带着仁山已经失去人性的消息,到处宣扬,一边逃跑,一边宣扬,让仁山臭名远扬。
但是,这其中,却是有袁瓒从中作梗,因为,他深知一个道理,只要话语权掌握的好,那么正话反说,反话正说,都只是在嘴皮子上的功夫罢了。
至于怎么说,在哪说,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