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古代种田记

第45章 事宜

古代种田记 背带 2682 2022-11-03 13:58

  自从那天下午木石叔说过皇帝好像要兴办学堂后,木棉已经好几次看见自己爹娘商量着要不要让安福去上学。

  毕竟桃花村这一带读书的人真的不多,就算是有也只是读了几年识得些字。

  木棉是很赞成安福去读书的,毕竟只有知识才能让自己有更多发展的机会。说起来也是挺尴尬的,木棉上辈子怎么说都是一个大学僧。

  但是现在她基本属于文盲一族,因为这里的文字木棉有接触过一些,基本不认识,感觉像是秦朝时期的文字,用的那些繁体字和现代的体字差别太大。

  而且她也不敢说自己会一些字,她以前有学过毛笔,所以其实还是能写一些字的,但是这样会穿帮暴露。如果安福去上学,她就可以会写字了。

  果然,在十二月中旬之时,因为建学堂此事有些“前卫”,大家一下子还不敢相信,所以官府特意来了特使一个村一个村地说明这件事。

  现在的问题是,学堂不可能是每个村都有一所,但是皇帝一定要求个地方兴办学堂,所以就有了个折中的办法——几个村一起。

  木棉所在的桃花村、赵家村、柳田村、上溪村以及下溪村共有一个学堂。因为学堂关乎每个家庭,所以对学堂的各种事宜每个村都很上心。

  至于为什么大家对上学这么积极?当然是因为特使说读书科举考试可以当官,国家有“工资”发,还能免除一定的税收。

  比如过了最低等的童试即成了秀才就可以到学堂当一个先生,这个可是了不起了,能领衙门的月钱,重点是还不用再去耕田中地了。

  过了童试就能去考乡试即举人,过了这个那完全就是桃花村人民想都不敢想的——能当官啦。

  至于后面更高的,大家已经没有心思去听了,以前因为没有余钱能让家里的孩子上学。

  现在不一样了,官府现在出一半的钱,大家五个村子再凑出另一半的钱就能建学堂了,官府那里聘请先生。

  每个月的束脩大多数人家咬咬牙也是能凑出来的,更何况学堂有比较近不用住在学堂里。

  回家吃饭又能省下不少钱,所以现在虽然是冬日,但是村民们一干劲绝对是热火朝天的。

  争议最大的学堂选址,现在已经在特使的协调下解决了。争议时因为大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走太远的路,毕竟现在上学的孩子年纪不是很大。

  如果太远的话家里的大人还要接送一下,这对于农村来说实在是太难接受了,毕竟每家每户的成年劳动力都是很重要的,好多农活要做,哪里有那么多地时间。

  后来定在个五个村的赵家村外的一块大平地上,因为赵家村正好处于几个村的中间,这样是最能兼顾每个村的远近问题的。

  更何况赵家村的的平地不是农田,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但是平白征用了这么大一块地,大家心里也是有些过意不去。

  最后协定是,赵家村出地,其他四个村出钱,最后劳动力是每个村负责学堂建设的一块。

  在学堂建设得红红火火的时候,木棉爹也是早出晚归,因为村里每户都要有人去建学堂。

  木棉家已经商量好了要让安福去上学,这件事说起来其实挺不好意思的。因为现在大哥基本是挣钱的主要人员,正是因为这样才觉得对不起他。

  他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办法送他去学堂,现在有条件了,他却没有办法去上学了。

  但是安平却说

  “弟弟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这个哥哥也是跟着沾光的,不是吗?

  而且我很喜欢厨师这个活,爹娘不要伤心。安平已经觉得很好了。”

  安福还小不知道大哥说的话到底代表了什么,但是他也知道大哥每天那么辛苦,都是为了自己上学,安福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

  因为这是木棉家第一次有人要去上学,陈大树特意去打听了一番上学要买些什么东西。

  准备书袋、笔墨纸砚样样都不能少。布袋木棉娘自己做,其他的全都要自己去买。可能是因为要去上学了,安福特别在意周围的字体,不管看到哪些字都很好奇,在木棉的偷偷指点下现在又喜欢自己在地上跟着画。

  木棉不知道这古代的教学是怎么做的,但是因为不会有拼音学习环节,还会注重文学和礼仪这方面的。

  至于数学这方面估计就只学小学水平的吧,在木棉的认知中,古代的数学算是个人爱好来发展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