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野邓家
对于来人,李涉颇有些印象,正是不久前跑到天门城里找到张宁的“截天夜叉”何曼,让昔日的黄巾圣女张宁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地盘,最后便求助在了李涉的身上。
“何将军!”李涉笑容满面的迎了上去,自己终于等来了,这下不用再龟缩在新野城里,是时候大显身手了。
身材魁梧的何曼慌忙跪地,“末将拜见大人!”
“快快请起,你们带来了多少人马。”李涉连忙扶起何曼,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虽说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但士卒是在陌生之地立足的根本,若士卒不多便难以服众,下面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动作。
“禀大人,一共来了二十五万兵马,由我家主公何仪将军,黄邵将军、龚都将军带领,目前正在棘阳县待命,只要大人一声令下,立马杀来新野解了大人的困城之危。”
“不是说只有二十余万吗?现在怎么已经二十五万了,突然多了这么多。”李涉依稀记得上次问何曼有多少兵马时,何曼的回答是二十一万人,绝不可能多出这个数,这才多久,立马增加了数万人。
“是这样的,最近难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他们只好加入我们,我家主公和各位将军本不愿收留他们,可想到大人您占领南阳必然不能无兵,便勉强将他们收留了。”何曼这样解释道。
这么说的话,何曼他说的数目虽多,共有二十五万之数,其实基本上都是些平民百姓。战斗力几乎接近于零的存在,让他们做做农活还可以,上战场打仗的话,李涉已经能想到后果了。
何曼的话并没说完,“还有刘辟将军领着五万精兵在后。护送着士卒们的家属往南阳郡而来。”
李涉还真忘了这种情况,士卒都是有家属的,他们的家乡本就不在汝南,只是漂流到了那个地方,如今要转战南阳,他们在汝南没有归属。自然也要往南阳而来了,李涉问道:“家属有多少人?”
“六……七十万吧。”何曼嗫嚅的说道,眼神有些飘忽,这自然瞒不过李涉的眼睛,李涉面上笑容散去。严肃的说道:“到底有多少,我以后也好安排。”
何曼这才说出了实情,“人数实在太多,我们也没有进行准确的计算,大约在百万人左右。”
百万人!这也太夸张了吧!李涉怎么也不会想到只是收留一支黄巾而已,居然是一支人数这么恐怖的队伍。
毕竟这个世界不是历史上一个富庶的郡也只有三四十万户的样子,这个世界上的人口绝不少,目前整个华夏大地来说起码还有3亿人左右。比历史上的东汉人数整整提高了10倍,在这乱世之中,有一支庞大的百万人难民队伍虽不常见。但也绝不稀奇。
只是李涉还有个疑惑,这汝南太守是瞎子吗,这百万人过境都不过问一下,若是能安排得当的话,这百万人绝对是一股可怕的劳动力,难道汝南太守愿意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庞大的队伍离去?
李涉立即向何曼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何曼也有些迷惑的说道:“我也不知怎么回事,按理说我家主公还要受命于汝南太守的。可汝南太守似乎对我家主公和各位将军的行动采取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举动,任由我们往南阳而来。甚至据我家主公所说,汝南太守有时还在暗中帮助我等南下,使得我们免了不少的麻烦。”
李涉与何曼不由得大眼瞪小眼,弄不清楚这汝南太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唯有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郭嘉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这个很容易解释的,那汝南也是袁术的地盘,汝南太守的此番作为完全是想要不费吹灰之力的摆脱袁术的控制。”
“哦?”李涉似乎也有了些头绪。
郭嘉问道:“主公你说我们如果将袁术赶出了南阳,袁术会退到什么地方去?”
“汝南?”李涉对地理本不好,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好的地图,李涉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印象在回答。
“不错,正是汝南郡,可等到袁术退到汝南郡的时候却发现汝南已经不是他的地盘了,他也就只有渡江南下去扬州了,此时汝南周边的大片土地岂不尽入汝南太守之手,甚至更进一步的说,北方如今混乱不堪,汝南太守浑水摸鱼之下,说不定整个豫州都会落入汝南太守的手里,当然这还需要一些手段,据我看来这汝南太守一定能做到。并且袁术有可能还会就此死在这里,不过我想汝南太守应该不会这儿做,因为这样对他没有半分好处。”
“这么说的话,此次我和袁术的战争,最得益的反而不是我,而是那个还不知道是谁的汝南太守?”
李涉有些不甘,任谁都会不爽,自己打生打死的,可最大的受益者居然是坐收渔翁的人。
“应是如此。”郭嘉点点头,再次说道:“汝南太守手下必有大才。”
现在的汝南太守是谁?
李涉心中念头转动,却怎么也想不出历史上还有一个这么厉害的汝南太守,汝南那地方是汝南袁家的老巢,该不会是袁术本家的人吧,可是本家的人为何又要对袁术出手。
袁绍?不可能,袁绍目前正在忙着吞并青州和并州,肯定不可能是袁绍。
难道是曹操?李涉再次否决,曹操肯定正在兖州大展手脚,也不可能是曹操。
那到底是谁呢?李涉心中完全想不出头绪,还是郭嘉开口问道:“何将军,汝南太守是不是一个玩家?”
“玩家?”何曼一愣,不知玩家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哦呵呵,也就是像主公这样身份的人。”郭嘉笑道。
“不错,正是大人这种身份的玩家。我家主公曾经与汝南太守斗过一场,却惨遭失败,最后不得不接受汝南太守的收编,给了个小地方我们,让我们自生自灭。我们也是没办法才找到了圣女,希望大人一定要帮帮我们。”
李涉还真没想过玩家这个身份,看来玩家决不能小觊,说到汝南的玩家,李涉突然想到了一人,那个与自己在洛阳城外车……咳咳……震的花公子。也不知她怎么样了,是不是还经常带着那个鬼脸面具。
“何将军起来吧,我会给你们一个安排的。”李涉扶起何曼,给了何曼一个保证,因为李涉有信心。
南阳郡是东汉光武帝的出生地。可以说是另一个帝都,繁荣富庶,粮食众多,是东汉的第一大郡,李涉完全可以保证能给那百万人一个温暖的家。
只要节俭一点的挨过这个冬天,等到来年开年,有这些劳动力在,不怕没有粮食养活他们自己。
“多谢大人!”何曼再次跪地。“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所以有些时候下跪是表达对一个人最崇高的敬意。更何况是磕头,何曼是为了那些百姓、那些士卒而磕。
黄金起义是一股农民起义,是属于最下层的百姓们的一种抗争,里面不乏一些心思邪恶之辈,可也绝不缺少那些真正的铁血汉子。
“起来吧,回去让各位将军做好准备。后天午夜动手,我在城中见到火光大起。必然出城相会,消灭周边的袁术势力。一举占领周边各个郡县。”
“是,某将告退。”时间紧迫,何曼立马离去了。
李涉目光望向宛城的方向,冷笑道:“袁术,这南阳你坐不住的!”
经过了刘辩称帝的消息,李涉也没有心思待在家中睡大觉了,想去外面逛逛,对郭嘉说道:“奉孝,这新野城里哪家酒馆最过瘾。”
“要说酒馆,这新野城中可没有别的酒馆,只有邓家酒馆。”郭嘉说道。
“哦?”李涉大感好奇,“这是为何?难道是这邓家酒馆横行霸道,不准其他酒家开设,这可不行,我得好好管管。”
郭嘉笑道:“主公多想了,是这邓家酿的酒格外酣香,百姓们皆去邓家酒馆饮酒,其他的酒家没有生意,根本就开不下去,只好关门大吉了。”
“听奉孝说的这么好,那我还真得好好尝尝了,走,带上黄叙那小子,我们一同去饮几杯。”李涉难得来了兴致,立马与郭嘉叫上护卫这李涉安全工作的黄叙一同朝邓家酒馆而去。
在路上从郭嘉的口中李涉了解到,这邓家酒馆中的邓家可是大有来头的,这邓家居然是西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后人,来头确实大的惊人,不过与李壮的家族一样,早已不复先前辉煌。
好在邓家底蕴深厚,这可不是李壮那个家族能比的,邓禹有不少女性后人都成为了当时朝代的皇后,更别说封侯之人了,简直多入牛毛。
可惜,再大的家族也抵不过时间的更替,邓家也渐渐没落了,势力再也不比从前,不过在这新野城中也没有家族能比,是新野之最。
邓家酒馆,严格来说应该是酒庄,酒馆遍布新野城中,酒窖众多,里面酿的酒不止提供酒馆贩卖,其中的精品更是会送给荆州的上流阶层,一些士族望族的人。
比如蔡家、蒯家,刘表,甚至是李涉都得到过邓家酒庄的供应,只是李涉并没有在意,属下也没提过,因此李涉并不知道。
邓家不可能将心思全部放在酒业,他们从没忘过先辈的辉煌,无一想着恢复荣耀,所以邓家有很多人在荆州的一些地方当官,官都不大,但势力却不小,跟荆州的名门都有些许联系,接着美酒的名气,在荆州勉强也有些名气。
邓家虽然根系在新野,但族人集中的地方却是在新野城东的邓家镇,几个酒窖也都在镇子里,镇子里有私兵,几乎不下一万之数。
李涉一时间若有所思,想不到一个已经落没的家族居然都有不下一万之数的私兵,那些名门望族岂还得了,汝南袁氏、颍川荀氏、弘农杨氏等等,像这些天下大族,他们的势力到底该有多大啊!
难怪刘表单骑入荆州,却能迅速平定荆州,这全是蔡家与蒯家这两大家族的支持所为。
李涉再想,自己对这些门阀大族到底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如果是采取杀伐的手段,这是万万不可的,记得曹操当年因受不了名士边让的讥讽,怒杀边让,结果引起了兖州名士族的剧烈反抗,给兖州造成了一次大地震,曹操的势力也差点因此覆灭。
身为后世之人,李涉可是知道这些士族的危害的,看看三国之后大一统的晋国就知道,整个朝廷都被士族把持,满腹经纶的寒门志士却投效无门,只能隐居山林,借着山水来来表达自己不仕的心情,闻名于世的当属于“竹林七贤”与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陶渊明了。
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打压士族的发展,否则领地始终不会安稳。李涉暗下决心,这一点曹操做的很好,一直都采取打压士族的态度,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得到士族支持的司马氏却鸠占鹊巢,谋取了整个天下,因此士族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了,这才造成晋国一片混乱,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茫然的态度,以至于后来五胡乱华,整个中原沦为人间地狱。
在郭嘉的带领之下,三人很快就来到了最近的一家酒馆,酒馆老板听说南阳太守来了,亲自迎了出来,给了李涉一个雅座。
酒馆老板是个少年郎,年岁看起来与黄叙差不多,看来这少年郎的能力不错,要不然家族也不可能将这酒馆交给他打理,可能是想锻炼一下这少年郎的能力。
眼尖的李涉发现这少年郎肩骨宽阔,双手粗大,并且掌心处的老茧浑厚,看来是从下就开始习武的原因,李涉不由起了好奇之心,“小兄弟习武多少年了?”
老板为李涉与郭嘉二人摆好了酒碗,笑道:“回大人,草民自五岁便开始习武,如今已经一十六个年头了。”
一十六年,基础肯定非常好了,李涉不由起了爱才之心,“我刚入南阳,身边缺少人才,希望小兄弟能为我效力,不知小兄弟是否看得起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