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土豆配凉糕
刚刚看到“生滚粥”店的形式,毛绒玉陷入了深深的担忧。
现在看起来是领先了,可是比赛却并没有结束,竞争对手们,正在各显神通,大家都憋足了劲儿准备最后一搏。
比如那组卖土豆条的,现在也多了个业务,居然卖起了凉糕。
凉糕是蓉州周边的一款传统特色小吃,其味美香甜沙软,食之清爽可口,还有解毒排脓、利水消肿、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效。
凉糕的主要原料为大米和红糖,以此保证凉糕的美味。
首先将大米用深井水浸泡3个小时左右,磨成浆。
然后倒入沸腾的锅中不停地搅拌。
在熬制过程中,需要精心把握火候,微微的中小火就可以了,绝对不能过火。
熬制好后盛入清洁碗中放置在特定区域自然冷却,在冷却后,分割并放入清水缸中漂洗,去掉多余碱分,保证无涩味。
漂洗过后,在放在土碗容器中,放在冰凉的井水里凉透,井水在5摄氏度左右最好,温低则冻,温高则热,要恰到好处,才能保证质量和清凉绵软细嫩的口感。
几个钟头后,凉糕就可以食用了。
凉糕跟冰粉一样,属于蓉州市民夏天不可或缺的一道解暑圣品。
在冰凉的井水中浸泡几个钟头的凉糕,自身的温度已经降到了冰点,再配上浓郁的红糖水,用勺子舀上一块下来,放入口中一抿。
夏日的燥热和吃辣之后口中的刺感,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凉糕跟冰粉相比,虽然在解暑和味道上,不相上下。
但是两者有一个很大的差异是,冰粉在陷料上有很多的选择,口味更是多如牛毛,除了最平常的红糖冰粉外,还有开放出来了他,醪糟冰粉他、三鲜冰粉、玫瑰冰粉、水果糍粑冰粉等许多品种。
食客的选择越来越多,冰粉也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原本冰粉只是吃了火锅麻辣烫之后的一个解开辣食品,现在也逐渐形有了门派之争。光那夜市上,就横起了好多招牌:
“蓉州最美味冰粉。”
“世界第一好吃冰粉。”
“宇宙排名第一冰粉。”
“玫瑰冰粉祖师爷。”
……
这些标题,如雨后春笋搬冒了出来,看的人是啼笑皆非,也足以说明了,蓉州市冰粉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冰粉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与它同气连枝的凉糕,并没有参与其中。
它还是走着最初的道路,依旧只用最简单的红糖水搭配。
正因为它的一层不变,很多怀旧的人,还专门怀念起了这个味道,认为这红糖凉糕是不忘初心的东西,渐渐吃出了一种情怀。
所以,这年头,红糖凉糕,正义后起之秀的趋势,茁壮发展。
卖凉糕的这家小店,前两天一直经营的是油炸土豆条,生意还算是不错,能稳居前三名。
油炸土豆条,也是一项算是比较传统的小吃,虽然它的历史不如冰粉跟凉糕悠久,但是知名度和食客的接受度,一点儿也不比前两者逊色。
看似简单的一道小吃,用料却是很讲究的。
必须选用上好的沙地土豆,切成指头粗,再滚油里炸至绵软后捞出,撒上各种调味料,其中最灵魂的是来上一点儿折耳根。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
这东西在蓉州市很常见,可以单独凉拌,也可以切碎,作为火锅蘸碟,或者凉拌配菜,因为其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所以,他存在的价值跟香菜一样。
喜欢的人趋之若鹜,讨厌的人避之不及。
混着特质调料的土豆条,吃着酸辣爽口,作为蓉州本地人来说,他们认为那最点睛的一笔,就是切碎的折耳根。
绵软的土豆,陪着脆爽的折耳根,吃着满口鲜香。
因为里面加入了大量的花椒辣椒,人们在吃了油炸土豆后,会觉得辣,辣是一种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必须要相对甜一点儿的甜食来中和一下。
配上红糖水的冰凉的凉糕,吃一口在嘴里,刚刚那被辣椒刺激到的口腔,立刻像是迎来一股甘泉。
于是,这街头市井的油炸土豆条,跟红糖凉糕成了绝配。
一碗土豆五块钱,再配上一碗四块钱的凉糕,美滋滋的吃上一顿,既满足了口服之欲,也填饱了肚子,关键是还不贵。
这样的平民美食,也广为流传。
这东西也成了旅游景区小吃街的常见美食,全国的小吃街上,必有一家店是卖油炸土豆条的,而且那生意,也一定是火爆的。
所以,这家店子选择油炸土豆条,的确是非常合适。
只是这东西,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收入不高,五块钱一份的成本,就算每天卖个一千碗,也才五千块钱的收入。
要靠它的收益来支持,确实是有点儿过于艰难。
经过前两天的经营,组员们发现土豆的收入不高,为了增加收入,于是他们想出了做凉糕来增加收入。
一般吃土豆条的人,看到有凉糕都会配上一碗。
或者是专门吃凉糕的人,看到土豆条也会叫上一碗配合着吃,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份收入。
盈利也是双倍的。
所以今天增加的项目,还是听明智的。
大米是最好找也是最便宜的原材料,十斤大米,可以做上百份凉糕,两三块钱一斤的成本,加上红糖也不过一块钱。
一碗土豆条,陪着一碗凉糕,食客们吃得开心,老板也赚的盆满钵满。
毛绒玉看到这土豆摊子跟前人满为患的一幕,心情也跟着焦灼起来,自己那边的食材今天中午已经销售一空了。
这些人现在还不肯离开,要带到吃了晚饭再走,那么在下午玩耍的时候,必然会小号很多小吃。
而这些,正是对手们的商机。
毛绒玉计算了一下,再这样下去,这土豆条跟那家“生滚粥”的生意,或许会后来居上,如果再出点儿什么意外,他们前四的名次可能就不保了。
想到这里,毛绒玉心急如焚的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