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大独蒜头
火锅店的老板娘,人称黄二嬢。
她十八岁就开始在火锅店打工,后来自己开了一间麻辣烫店,之后过渡到小火锅店,最后慢慢做大,现在变成了蓉州市一家比较知名的火锅店。
蓉州是个美食之都。
各色各地菜肴竞相争霸,能够在这里立足,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食客,那是需要相当的功力。
“山城胖子”火锅店,做得很好。
黄二嬢在这一行干了三十几年,也总算是弄出了点儿名堂来。
日子长了,这火锅店里,已经远近闻名。
一些知名人士,偶尔也会光顾她的火锅店。
为了顺应潮流,黄三嬢每次都会过来,跟这些人拍照,那些照片洗出来,黄三嬢就将它们挂在墙上,做为餐馆的宣传。
明星的宣传效应的确很明显。
有了这些照片,店里的生意更加火爆了。
然而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流言说,“山城胖子”火锅,现在的味道是越来越差强人意,仗着自己火了,就在味道上弄虚作假,糊弄起了食客。
这从来就不是黄三嬢的初衷。
她是个不忘初心的人,从一开始,到现在,她都坚持的人,不管怎么样,火锅店的菜品跟味道,才是第一位的。
这一边,五个食客继续烫食着汤锅里的三线肉。
三线肉一抿就化。
特色的汤底,将肉片烫的细嫩柔滑。
香油裹着蒜粒,融入肉片里,一口咬下去,香味逼人。
看着大家吃得很开心,火锅店老板娘很得意,她顿了顿后,问大家:“我知道各位都是餐饮界厉害的决赛,想让问问大家,我这汤底的味道究竟怎么样?”
肖小梅一听,擦了擦嘴角的油水:
“当然非常不错!”
老板娘哦了一声,随后又说道:“有些客人,说苦味重了点儿,他们说是白蔻跟丁香放多了,可不放这两味东西,锅底煮太久了就容易糊汤,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肖小梅做柠檬鸭掌,虽然经常也使用香料。
但火锅,可是要放几十味香料,才能熬制出这么一锅锅底。
一点点香料分量上的差异,就会引起味道上很大的不同。
所以,每一家火锅店,豆浆配料表,当作自己的经济命脉来维护,绝对不向任何人泄露,也容不得任何人窥探。
刚刚打开手机点评网站看了一下,这“山城胖子”火锅,评分非常高。
而且,视频网站上,还有各种探店吃播来光顾。
在火锅界,也算是小有名气。
再看这店里,此刻基本上已经坐满了。
肖小梅不太明白,生意这么火爆,那就说明客人们喜欢吃这个味道,至于那小小的不同的意见,何必要去在意呢?
毕竟,挣钱才的王道。
殷小月将嘴里的三线肉咽下去,她眉头深锁着,似乎在思考什么。
火锅混汤,的确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正常来说,一锅好的汤底,是从开始吃,到最后吃完那一刻,红油汤底的色泽,都应该是清亮如初的。
上面是一层浓厚的牛油,占锅底分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虽然牛肉占大多数,但好的火锅底料,是不会糊汤的,哪怕下菜是含有淀粉最多的土豆山药跟红薯粉,吃到最后汤色也是一样的清亮。
但是现在看了一眼红油锅底。
果然,不过才煮了几块粉藕,锅子里的颜色,已经有细微的浑浊了。
看来,这锅底虽然味道不错,但长时间的烹煮,质量还真不行。
吃到最后,真的是会影响菜品的口感。
而且,会吃的人,也会对这家店的形象大打折扣。
看了看店里的客人,殷小月顿时明白了。
那些食客,大都是年轻人,应该都是冲着照片上的那些明星过来的。
追星的年轻人是很执着的。
只要爱豆喜欢的东西,那一定是最好的。
而爱豆吃过的火锅,锅底的味道也一定不会差。
但是粉丝喜欢一个爱豆,时间大都长久不了,这娱乐圈什么的,每天都有好几百个新人冒出来,那齐刷刷地,跟雨后春笋似的。
很有可能,这满墙的明星那一天都过气了。
那这火锅店,到底该怎么经营下去,也的确是个麻烦事儿。
刚刚下了一盘鲜猪黄喉,几筷子下去,就所剩无几了。
殷小月起身,拿起漏勺在锅中捞了几下,突然,她发现了什么,一下子从锅中将那东西夹起来,凑近了一看,顿时明白了什么。
见她似乎若有所思。
这时,一旁的香辣虾阿姨问她:“小月,你在想什么?你发现什么了吗?”
殷小月小声说道:“这混汤的原因,跟白蔲丁香什么的,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说着,她用筷子尖指了一下桌子上的东西:
“造成混汤的,就是这东西!”
顺着筷子的方向看过去,香辣虾阿姨发现,那是一颗大独蒜头。
这大独蒜头,外乡像是一颗小仙桃。
是本省的特产。
除了这里,其他外省城市,不要说没吃过,可以说那农贸市场里都不多见。
这蒜头的味道,不是很重。
多用来红烧,跟红汤混在一起稍软后,有一种天色的自有的香味,吃起来软糯可口,口感非常好。
于是,很多蓉州市的厨子,在烧菜的时候,都喜欢放上一大把整颗的独蒜头。
火锅汤底中,加入一些独蒜头,在味道上很能提香。
这也就是殷小月一吃这火锅,就觉得其中有一股特别的滋味儿的原因。
蒜头虽然不含淀粉,但里面的肉质纤维,跟牛油混在一起,会产生出一种特殊的鳞茎物质,吃起来绵软一抿就化。
混在汤水中,鳞茎就会变得沾粘无比。
这种煮烂了的鳞茎,远比那土豆山药什么的要混汤得多。
这也就是“山城胖子”火锅料混汤的主要原因。
殷小月之所以看出混汤是独蒜头的原因,那是因为之前殷为民,也因为一颗独算蒜头,差点儿毁掉了一锅陈年老卤。
当时,家里的卤肉摊子,因为这事儿差点儿就开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