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李承乾

第十二章:“鸿鹄”

李承乾 枕风流 6581 2022-11-03 15:23

  再醒来是已是第二天的早上,李承乾和苏薇一番梳洗打扮,前往太极宫拜见父母。

  给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磕了头,李承乾带着苏薇恭恭敬敬的站着。

  看着李承乾夫妇,长孙皇后怀抱着兕子,很欣慰的笑着,李二陛下不无打趣的说道:“承乾觉得朕和你母后给你的这个惊喜怎么样?”

  “多谢父皇、母后。”李承乾扭过头看了苏薇一眼,直到这个时候,他还有些兴奋。

  “承乾无需多礼。”长孙皇后说道。

  “行了,让她们婆媳两个好好聊聊天,咱们出去说话。”说完,李二陛下带着李承乾出了立政殿。

  御道之上,李承乾小心翼翼的跟在李二陛下身后,父子二人就这么慢慢的走着。

  “承乾,对于你的婚事,本来朕是不准备同意的,你可知道是为什么?”李二陛下突然开口问道。

  李承乾想了一下,说道:“儿臣不知,请父皇赐教。”

  “你是大唐的太子,是大唐未来的主人,作为帝王,不能有太过强烈的爱恨,你所做的一切都要从大唐的角度出发。你可以有很多女人,但是你绝对不可以爱上她们,不管是爱还是恨,都会蒙蔽你的眼睛。”

  李承乾突然想起前世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称孤道寡的最后结果就是变成孤家寡人。虽然很不想这样,但是李承乾也知道这是一个成功的帝王必要的素质:“儿臣明白了。”

  李二陛下回过头看了他一眼,转回去继续说道:“虽然朕不同意这门婚事,但是你母后几次三番劝朕。说薇儿和她当年很像,以后也一定是个称职的皇后。你母后很少有事求朕,朕也不好拂了她的面子,这才答应下来。”

  没想到自己的婚事长孙皇后出了这么大的力,李承乾突然有些感动。李承乾的心事李二陛下可没时间管,自顾自的说道:“虽然朕同意了你们的婚事,可是如果薇儿不能胜任太子妃乃至皇后的责任。如果真有那一天,承乾你不要怪父皇。”

  李承乾心里一动,他怎么会听不出李二陛下话里的意思,无非就是如果苏薇不能达到他的要求,不仅是太子妃的位置,就连性命都有可能不保嘛。虽然觉得这么做有些太残酷,可是李承乾现在也没办法,李二陛下的话那就是天,是不能违背的。只好应道:“儿臣知道了。”

  李二陛下“嗯”了一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路无话,等到回了东宫,苏薇的脸色也不好,应该是长孙皇后跟她说了什么,估计她也没想到自己的太子妃生涯居然是这个样子的。面对李承乾的安慰,苏薇努力的做出笑脸,可是怎么看怎么都跟要哭了似的。到底是个没经过世事的小姑娘,这突然间的变故让她有些不知所措了。

  李承乾自己这边还一大摊子事,当然不能一天到晚光顾着安慰她了。大婚这两天李承乾也没时间处理政务,六部送来的公文堆积了不少,李承乾花了几天时间才处理完。等到所有事情忙完了,李承乾觉得是时候见见纥干承基了。

  永宁坊位于长安东城,离东市的距离并不远,里面住的大多是有些资产的富户人家。

  永宁坊一处普通的住宅,纥干承基按照杨林的指点到了这里,已经待了有一个多月了。除了每天按时给自己送饭,其他的时候这里的人就跟自己是透明的一样,根本不加理会。

  这一天,纥干承基正在房里百无聊赖的喝着酒,那个每天给他送饭的下人突然走了进来:“壮士,我家主人有请。”

  纥干承基心道:终于来了。脸上丝毫没有变化,语气平淡地说道:“麻烦小哥带路。”

  李承乾最近一直有事要忙,先是长孙皇后生产,然后又要准备大婚的事,总也抽不出时间来见纥干承基。

  从杨林口中得知那个和薛仁贵一起斩杀惊马的人居然是纥干承基的时候,李承乾还有些犹豫,因为他记得历史上李承乾的造反计划就是因为纥干承基的反水才功败垂成。李承乾原本就不太想放这么个人在自己身边,正矛盾该怎么处理纥干承基,恰巧两天跟赵元茂谈到最近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局势。李承乾有心培养一些自己的势力,这个势力必须要有能力做一些自己太子的身份不方便做的事。培植势力需要钱和人手,钱对于李承乾来说不是问题,至于人手,李承乾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纥干承基。

  从历史上来看,纥干承基这个人的忠心很成问题,可能因为他是突厥人的关系,他可不懂什么宁死不屈,守口如瓶。面对生死的抉择,他肯定会毫无顾忌的把李承乾给卖了。不过在李承乾看来,这样的人虽然不能倚为心腹,可是做一个打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只要自己注意别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办就是了。

  纥干承基进来的时候,李承乾正津津有味的看着手里一份报告,那上面写的是纥干承基的一些资料,包括他的出身,和来长安的原因。

  李承乾没想到这个纥干承基还是个不安分的主,在突利可汗手下就以好勇斗狠著称,突利可汗的部众都不怎么待见他。突利可汗对他的行为也看不上眼,可纥干承基的父亲是突利可汗拜把子的兄弟,还曾经救过他的命,他也不好意思处理纥干承基。最后,实在没办法的突利可汗干脆给了他一笔钱,把他赶出了部族,让他来长安闯荡。

  纥干承基走进屋子,就看到一个二十不到的青年一身玄色锦衣,坐在椅子上,看着什么东西。上次给自己指路的杨林站在他身后。心知这个坐的的估计就是正主了。

  自从上次杨林几句话就处置了梁王府的家仆,纥干承基就知道他背后的势力不是自己得罪的起的。此时见到李承乾,连忙紧走两步,右手按在胸前,行了个突厥礼:“纥干承基见过公子,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李承乾把手里的档案递给身后的杨林,淡然道:“壮士无须多礼,本公子姓唐。”

  姓唐?纥干承基当然不会这么单纯,以为李承乾会把真实名姓告诉自己。在这种场合见面,报的自然是化名。不过他以国为姓,还有上次那么轻松就解决了梁王的家仆,看来最少也是个王爷,纥干承基瞬间就把李承乾的身份猜了个不离十。

  “唐公子。”纥干承基又弯了一下腰,说道:“不知唐公子找小人有什么吩咐。”虽然已经认定这个唐公子是个王爷,不过他可不打算说破,人家报假名本来就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要是就这么莽撞地说出来,会有什么下场还不一定。

  “本公子上次在东市见到壮士出手击毙惊马,身手颇为不凡,心向往之,想与壮士共事,不知壮士意下如何?”李承乾直接开门见山说道。

  纥干承基没想到李承乾这么直接,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考虑了一下,说道:“不知公子要做的是什么事?”

  李承乾也不避讳,直接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大唐堂堂盛世,律法完备,本该是一片朗朗乾坤,可是总有些游侠儿仗着有几分身手,目无法纪,横行乡里。本公子身为大唐子民,深感痛心,所以想着把这些人捉拿起来,严加管教,还我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哼!说的好听,你不就是想要培养一群杀手吗。身为突厥人的纥干承基见多了这种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豢养死士的情况。这些死士平时干的就是些探阴窥私,暗杀栽赃之类的事,这与纥干承基所追求的东西显然南辕北辙。

  李承乾想要打造的就是类似于明朝锦衣卫一样的组织,明代的锦衣卫因为其特殊性而广为人知,但是可不是说这种组织只在明朝才有,历朝历代这种组织都存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汉武帝设置诏狱,三国时期魏国曹操手下的司隶校尉,再之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手下也有一帮铜匦内卫,宋朝的时候设立皇城司,一直到近代民国时期的中统和军统,这种组织一直是当权者手里暗藏的一柄利剑。就连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手里也有这么一只人马,后世因为一部动漫的原因,开始为众人所知,那就是——不良人。这些人明里是缉捕盗匪,暗地里则四处打探消息,李二陛下能对朝野之事了如指掌,这些人功不可没。

  李承乾深居东宫,对外面很多事都后知后觉,本来这也没什么,可是随着那些兄弟一个一个的长大,都在外面有了自己的王府,建

  (本章未完,请翻页)立了自己的班底。本着别人有我没有就是失败的原则,李承乾也打算建立一点自己的班底。

  李泰他们还可以借着组建王府卫队的机会暗中行事,李承乾可没这个优势。东宫官署和禁卫名义上是太子的下属,可是实际上都是李二陛下的人马,李承乾想在这上面动手脚,难于登天,于是他干脆自己在外面找人组建一个班底。一来可以做一些不方便让禁卫去做的事,二来说不定什么时候也是一张不大不小的底牌。

  这个组织是暗地里的,只要自己控制住了核心的几个人,就算外围的人被人察觉到,也不会有人联想到太子身上。除了掌握核心机密的那几个人,其他的人也不要求有多少忠心,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知道多少秘密,这也是李承乾能想到的最好的安置纥干承基的去处。

  不过李承乾这么想,纥干承基可不这么认为,他来长安可不是给人做什么死士的。当下便要拒绝。

  还没等他开口,李承乾就大概知道他的意思了,毕竟李承乾自己也知道这个被他命名为“鸿鹄”的组织不是什么好去处,可是对于纥干承基这种人,李承乾有的是办法。不等纥干承基开口拒绝,李承乾就说道:“本公子知道壮士不甘于平庸,本公子现在也给不了壮士什么,不过本公子可以承诺,只要壮士跟着本公子,封妻荫子不在话下。”

  纥干承基沉默了,他本来到长安来的目的就是想搏一个出身,李承乾的承诺正好击中了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而且想到李承乾身份,看他的样子也不像开玩笑的。纥干承基确实有那么一瞬间非常心动,不过做死士暗探这种工作实在是让纥干承基难以接受,就这样,纥干承基陷入了矛盾中。

  李承乾一点都不急,纥干承基这种人他见的多了,对待这种人,李承乾有的是办法。单独用利诱这一招不行,那就再加上威逼。

  李承乾把手里的折扇打开,摇了两下,就听到窗户外面传来几声刀剑出鞘的声音,没有刻意压低的声音果然被纥干承基注意到了,顿时浑身一紧,他知道,如果自己今天不答应,恐怕是出不了这个门了。

  看到纥干承基的反应,李承乾知道今天这事八成是成了。果然,过了一会儿,纥干承基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公子以后不要再称呼在下壮士了,叫承基就行。”等于是答应了李承乾的要求。

  纥干承基虽然答应下来,但是李承乾知道他现在心里其实还有些矛盾,又是好一阵安抚,许下不少承诺,然后让人把他带下去歇息了。

  看着纥干承基的背影,李承乾说道:“杨林,你觉得孤此举是不是有些欠妥当了?”

  杨林此时一挥手,让埋伏在外面的人全都退下去,答道:“殿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是啊,孤这也是没办法才出此下策的。谁让老四的手伸的太快了。”李承乾想到前几天收到的消息:越王李泰这段日子和国子监那些学子走的很近,靠着不俗的文采,获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去年年底的时候,因为李承乾的建议,李二陛下下旨,国子监合格的毕业生可以由吏部安排官职。这一下子,国子监突然火热起来。这些国子监的监生大部分以后都是要外派做官的,李泰这个时候亲近国子监,和他们打好关系,就相当于获得了大部分底层官员的支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什么不用多说。

  本来李泰在自己的越王府里搞什么文人集会,附庸风雅的。李承乾还可以不在乎,不过现在他向国子监出手,李承乾可不能坐视不理了。因为皇太子的身份,李承乾要尽量少和朝中官员有私下来往,免的李二陛下猜忌自己有串联朝臣的企图,东宫的官署李承乾也不能动,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在外面培养自己的人了,这样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李承乾建立“鸿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住李泰,不求对付他,只要搞清楚到底那些人投到了越王帐下,免得日后万一两人的关系不可调和的时候自己手足无措。

  “走吧,回宫。”今天李承乾出来最主要的事就是处理纥干承基的问题,既然已经处理完了,那就没有再待下去的必要了。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