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1108章 变天了
“太医说只要路走慢点没事的。”八爷道:“西北这地界条件实在太差,不是养病的地方。还是回京吧。”
“八哥,我不想回京。”十四爷道。
“为何?”八爷诧异道。
如今是四爷当皇帝,十四爷如果回京,肯定受照顾。且德妃也一向喜欢这个小儿子。这西北军营算待出了感情,难道真一点都不想京城的生活么?
十四爷却闭了闭眼,叹口气,道:“八哥,你别问了。”
见他一副不想说的样子,八爷也不好再问。想了想,点头道:“既然这样,那你先养着吧。要是还不见好,我不由你了。”
他特意从京城带了太医和药材来,说不定十四爷还真能养好身子。
“多谢八哥了。”十四爷虚弱的一笑。
“临走前我去了你府,你福晋让我带了不少东西来,刚都给你的奴才收起来了。”八爷又说了一句。
“哦,知道了。”十四爷神色并未有什么波动,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句。
“那你好好休息,我先议事去了。”八爷也没多说。
十四爷娶亲后没两年来了西北,这几年也未曾回京,和福晋感情淡是自然的。
军帐,十爷已经在研究地图,和十四爷的几个参将在讨论战术。见八爷进来,都带着询问的目光看着他。
“十四弟不愿回京。”八爷道。
几个参将之前知道,现在见八爷也劝不动,都露出了无奈的神色。
“十四弟怎么这么固执,我去劝劝吧。”十爷道。
八爷摆摆手,“我已经答应十四弟了,让他先养着。要是过几日还不见好,再启程回京,他也答应了。”
“好吧。”十爷叹了口气。
“没想到将军这次旧疾复发会拖这么久。”一个参将道。
“当年只怕落了病根。”另一个参将道。
八爷想起十四爷在西北成名的一战,心里升起敬佩之意。都说身为皇子天生富贵,可如果只是安享每年的俸禄,并没有多少富贵日子过。要想自己活得更有地位,更有尊严,身为皇子一样要努力。
京的差事想出彩不容易,加十四爷入朝的时候,他们这些兄长在朝堂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他想早些挣得爵位,得另辟蹊径。所以当时他选择来西北大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觉得他吃不了这个苦。
可谁也没想到他竟然一待是几年,愣是在军营站住了脚。而他当年带兵将进犯的藏兵一举打败的那场战役更是让他威名远播。如今两位参将提到的旧疾,是那次他在战场受的箭伤。
当时也是很凶险,箭擦着肺部边缘从右胸穿身而过,要是再下个一寸,他只怕挺不过来。要不是因为那伤势不好动弹,十四爷早被抬回京了。
后来也是将养了两个月才算好起来。只是现在看来,还是落下了病根。他这次染了风寒后,已经咳了快一个月了,根本无法提枪战场!
“好了,闲话不叙了。咱们早日打赢,十四弟也能早些安心。”八爷收回了思绪,看向了挂在墙的地图。
京城里,午睡起来的毛彤彤看到佟佳氏、张氏还有刘氏已经到了。
“没想到睡这么晚。”毛彤彤有些不好意思。
外面天色有些暗,像是已经傍晚了似的。
“其实还早,外面是变天了呢!”佟佳氏见她往外看,便笑着说了一句。
“变天了?”毛彤彤有些诧异。午睡前还艳阳高照呢!
“是啊,起风了,像是要下雨。”佟佳氏道:“奴婢们看凉爽了些,便想着早些过来。也好久没打牌了。”
张氏和刘氏也都笑着附和。
毛彤彤便笑了起来。府里的消遣确实不多,打牌算是不错的娱乐活动。
只是她如果不组织,佟佳氏她们只有三个人。后来的杨氏和吴氏一直都没能融入到她们来。年氏更不必说了。
“那咱们开始吧。”毛彤彤也懒得再打扮的很正式了。反正八爷不在京,府里也不会有什么访客。
只是几局下来,佟佳氏几人发现毛彤彤今日不对劲。明明是睡了午觉起来的,却还是时不时的打哈欠,反应也有些迟钝。好几次打错,或是轮到她的时候没反应过来。
“侧福晋要是困,咱们改日再打也行的。”佟佳氏忍不住说道。
“是啊,您要是觉着无聊,咱们随时可以来。”刘氏道。
毛彤彤又掩着嘴打了个哈欠,道:“我也不知道今日这是怎么了。大约是天气凉爽了吧。前几日热得睡不好,这会到是犯起困来。”
“那奴婢们先告辞,您一会儿用了晚膳早些睡吧。”佟佳氏起身道。
“也行吧。”毛彤彤这个样子也实在没办法继续,只能歉意的让佟佳氏三人先回去了。
“主子要不再睡一会儿?到了晚膳的时候奴婢再叫您。”青竹道。
“出去走走吧。”毛彤彤道:“这会要是再睡,晚怕是又睡不着了。兴许出去走两圈精神了。”
“也好。外面这会没太阳,又起了风,可凉爽了。”青竹点头。
反正是初夏,起风也不冷。青竹便只给毛彤彤穿了一件外衣。
一出屋门是一阵风吹得人眼睛都不由眯了起来。
“这天可变得真快!”毛彤彤笑道:“要是能下场大雨好了。”
她抬头看了看天空,却发现天黑压压的全是乌云。让人看得竟有些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主子看这乌云,雨怕是一会儿下来了。”青竹也抬头看了看。
京城已经连着十来日没有下雨了,大家看到这种天气还是很高兴的。
“阿嚏!”毛彤彤突然打了个喷嚏。
“主子冷么?要不进屋?”青竹忙道。
“没事。”毛彤彤笑道:“大概是突然吹到了风。这么凉爽,我可舍不得进屋。”
在院子里站了会儿,风越来越大,天也越来越黑,像是要入夜了似的。
“轰!”一声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