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意思吗?”我问。
“嗯,我说说看哦,”小轩道,“那个诗人——那个诗人是谁?”
“李清照。”
“那个诗人李清照在思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过江东。”
“项羽不肯过江东,有什么好思念的?”我又问。
“不知道。老师,你跟我们讲讲吧。”
“嗯,那要讲到秦末的楚汉相争了。那时,项羽和刘邦争天下——”
“老师,不对吧,是刘备吧?”他们知道刘备,不知道刘邦,但凡刘姓的历史人物他们就往刘备身上靠。
“刘备和刘邦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不过,刘备认为自己是皇室的后代。”
“那刘邦承认了吗?”小逸一脸的担心。
“啊?刘邦在前,刘备在后,他们相差了几百年,刘邦想认也认不了哇!”
“那么,项羽和刘邦谁赢了呢?”
“刘邦,建立了汉朝。”
“那汉朝前面是什么朝?”
“秦朝。”
“那秦始皇是坏人吗?”小瑜忽然道。
“为什么这么问?”
“如果不是坏人,为什么要推翻他啊。”
“历史上的人物,是不是好人,我们要看,这个人在历史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是推动历史进步的还是阻碍历史前进的。你们说,秦始皇有没有推动历史的进步?”
“不知道。”
“想一想他做了什么事?”
“统一六国。”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事。”
“为什么?”
“因为本来几个国家之间总是要打来打去,统一之后就可以不打仗了,对老百姓有好处。”
“嗯,讲得很好。还有理由么?”
“还有?”
“是啊,你们想哦,本来嘛,七个国家,各自为政,像文字、度量单位都不统一的。”
“噢,我知道了,秦始皇把这些都统一了!”小辰抢答。
“对呀,这些是不是都有进步意义的?”
“对呀,那么,秦始皇是好的?”
“秦始皇也有很不好的行为,像焚书坑儒。”
“什么意思?”
“就是烧掉了很多书,迫害了一批人。”
“为什么呢?”
“因为他不要很多的思想啊,他认为古人留下的书会带给人们不利于他统治的思想。”
“他真是个昏君。”小轩评论。
“昏君一般指的是重用小人、听信佞臣、不辩忠臣的皇帝,从这个意义上讲,秦始皇不是昏君。”
“噢,纣王是昏君。”
“纣王不是昏君,他是暴君!”
“对,他很残暴。”
“现在我们回过来看李清照的诗歌。她讲项羽不肯过江东,其实是在讽刺——”
“为什么项羽不肯过江东?”小涵问。
“因为项羽觉得如果回去的话,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所以他就拔剑自刎了。”
“噢,我知道了。李清照夸项羽有志气,不肯苟且什么的。”小瑜道。
“苟且偷生。”
“我也知道了,李清照是在讽刺宋朝皇帝苟且偷生。”小轩激动道,“对不对?老师?”
“理解正确,加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