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那对情侣叫什么?
??杜汶泽以及他的真爱粉,立即就遭到了两岸三地数万网友“啪啪啪”的打脸。
然而,他们那么容易就认输吗?
当然不可能了。
纵然此处被打脸,但是不代表舒宇就没有毛病了。
比如之前在金艺奖典礼上,杜汶泽提到的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对舒宇创作能力的质疑。
“至少现在可以确定的,这个故事的宝岛版,人物的原型就是电影版编剧GiddensKo,而内地版虽然时间地点和角色名字不太相同,但是故事却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这本小说的创作价值并不高,只是在讲述GiddensKo的亲身经历而已,也可以说,这本书不是舒宇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他与GiddensKo合著的。”
“也可以这么说吧,如果GiddensKo当初把自己的故事倾诉的对象是我而不是舒宇,我也能写出这样一部作品,甚至比他写的更好。”
“哈哈,在理在理!”
“你们发现了没有,之前舒宇出版的,在政院新闻局网站上查询,是与同一天送审的。”
“诶,真的是呀!但这说明什么呢?”
“再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因为情节过于露骨,在出版前两个月,就在内地的网路小说网站上被封掉了。”
“啊!还有这事。”
“所以说,很可能是舒宇和GiddensKo的交易筹码?”
“没错,这样是最合情合理的解释了。舒宇想要出版,GiddensKo又是做这一行的,所以两人达成某种共识,舒宇帮GiddensKo创作,而GiddensKo帮舒宇搞定宝岛的出版事宜。”
“啊!听起来好肮脏的感觉。”
“在内地不让发表的作品,跑到我们这赚宝岛人的钱来了,真是可恶!!”
“更可恶的是,这本竟然连续两个月是全宝岛销量的总冠军!”
“当我们宝岛的读者是什么啊?乐色回收桶?”
“其实我也随大流买了一本来看的,当时不知道舒宇人品那么差,不然我会让大家一起抵制的。”
“就是用来打手枪的YY小说而已。”
“建议当局相关部门抵制舒宇以后在宝岛出版的任何一本书。”
“赞同!反正舒宇也就只能写写这样的作品。只是因为他运气好有了好素材才能创作出来,他不可能运气一直这么好。”
虽然,在被舒宇两度打脸之后,继续坚持维护杜汶泽的粉丝也不过一万多人,但人数不多,气势却是着实不小。
……
“宇大,真的不用作出任何回应吗?”
夷洲市瑞希饭店内的某个豪华包厢内,一个椭圆形大桌周围坐了十五六个青年人,其中舒宇和唐雨音位居主位。
这是由卜柔柔打电话请示舒宇以后,“遥控”组织的一次粉丝见面会,在场坐着的,除了舒宇和唐雨音,便都是舒宇在宝岛的粉丝代表了。
因为票房猛增,金艺奖用歌回应质疑,加上刚刚曝光了舒宇舍己救人的监控视频,导致舒宇在宝岛名气大噪,虽然比不得宝岛的当红艺人,但舒宇在几天功夫就由十几个宝岛粉丝涨到现在九千余的宝岛粉丝,已经算是内地艺人在宝岛取得的极其难得的成绩了。
听到那个粉丝的问题,舒宇笑了笑:“他们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吧,不到迫不得以的时候,永远都不要和对你心怀不轨的人怄气,否则你很容易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说我不会写言情小说,我就去写一篇?然后他们又说你不会写散文,我又得去写一篇?长此以往,我就失去自我了。”
舒宇说到这里,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一圈粉丝代表,见气氛略显沉默,仿佛并没有将他的话听到心里去,便是又继续说道:“这个道理就好像是: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噗!哈哈哈哈!”
“在理在理!”
“就喜欢宇大用这种幽默的方式,来讲大道理!”
一句毒鸡汤,立即就让气氛活跃了起来。
宝岛的粉丝见面会,就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结束了。
给每个粉丝代表各送了一副自己写的书法当做礼物,与他们告别以后。舒宇便是唐雨音手牵着手沿着市内的一条小河散起步来,走了一阵,舒宇发现唐雨音此时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若有所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于是,舒宇便是伸出另一只手在唐雨音眼前晃了晃,见唐雨音终于回过神来,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自己,便是笑着问道:“想什么呢?那么出神?”
唐雨音嘴角勾起了一个浅浅的笑意:“我是觉得很奇妙,我感觉那两个粉丝很像咱们俩。”
“哪两个?”舒宇有些迟钝。
“就那对情侣,蔡崇仁和林明菁啊,我觉得蔡崇仁和你的性格很像,我也从林明菁身上找到许多和我相似的地方。”唐雨音有些感慨的说:“原来我总以为,每个人因为遭遇的不同,性格是绝对不可能有一样的。但现在我觉得,缘分还真是其妙,我们俩的性格应该是很独特的,却是能在宝岛遇到与我们相似的,而且也同为情侣。”
“性格这种东西本身就很多元化,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性格,但在六十亿人里,找到性格类似的人却是不难,不然小说这个文体的共鸣性……”舒宇本来是打算侃侃而谈,解除唐雨音心中的疑虑,因为他知道,唐雨音有些事情想不通,就会一直想,不过话只说了一半,舒宇便是怔住了:“等等,你说他们俩叫什么?就是你刚才提到的那对情侣?”
“男的叫蔡崇仁,女的叫林明菁,怎么了?”唐雨音不解的看向舒宇。
舒宇确定了唐雨音的答案以后,苦笑着摇了摇头,感慨道:“是啊,缘分果然其妙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