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动手?
皇帝已经将护卫调离身边,去护着美人了。
时机正好,今夜就放火,趁火烧军营之乱,将太后皇帝一网打尽。
。。。
外面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只听得见炭火丝丝的燃烧声音和翻阅奏章的书页声音,皇帝突然觉得世界太安静了,安静过头了让人心神不安,就好像每每病危,与死亡面对面的时候一样的安静。
皇帝突然放下奏章,啪的一声,长寿惊醒了,悄悄的靠近低声问,陛下,有何吩咐?
朕突然觉得心神不宁,看不进去书,担心卿卿会出事。
陛下放下,小臣派出去护卫兰王妃的人手,都是最得力的,有事会马上传消息。
皇帝又拿起奏章,看了两眼,又放了下来。
长寿察言观色,要不?小臣在派个人出去打探一番?
皇帝点头。
长寿出去一圈办成了是又进来,看见皇帝还是在看奏章,这本奏章已经被皇帝翻得有些破旧了。
长寿回禀道,回禀陛下,小臣刚刚派人查探得到消息说,兰王妃大帐早早熄灯了,小臣不敢打扰,没有细查。
只要确认卿卿安然回来了就好。
长寿见皇帝还在看,不有劝说,陛下主意圣体,这些国事有太后处理,陛下请休息吧。
那些琐碎国事,有太后和一众大臣处理,朕很放心,只是朕看的不是那些。
长寿当然不能过问皇帝看的是什么,只好安分不言。
。。。
这死寂一般的平静,终于被吵吵嚷嚷的尖叫声打破。
走水了,,,走水了,,,走水了。
嘈杂刺耳,长寿一下子警惕起来,陛下,小臣出去看看。
快去
长寿一看,只见不远处火光冲天,大有向这里蔓延的趋势。
长寿赶快炮回大帐中,陛下,外面起了大火,请陛下移驾。
皇帝站起了,吩咐道,去,快去替朕调些高手,保护太后和兰王妃。
长寿还想说什么,皇帝道还有赶快召集太甲,不急救火,先将兵士调来护驾。
长寿一想,皇帝将守卫调了一些去兰王妃那里,这里肯定护卫人手不够,自己的尽快找来跟多的人来保护皇帝,于是不再多言,起身立马冲出大帐。
见到长福急急赶来,随眼一瞟,开口道,誓死保护陛下安全。
长福连眼神都没有回一眼,快速回答,我晓得,就冲进大帐了。
。。。。
长寿知道太甲必定在救火,所以往火势最大的方向跑。
突然听见一道女声,站住。
长寿并不理会。
本宫叫你站住。
长寿反应过来,是皇后。
于是停下了脚步,可是没有回身行礼,而是急切道,皇后恕罪,小臣还有要事。。。
不必去找太甲,现在马上回去,将所有护卫全部召集,全部去保护陛下,快回去给陛下换身不起眼的衣服,然后带着陛下往河边跑,不要让人找到陛下,快去。
长寿听着皇后厉声喝道。
心下迟疑。
太乙道,太甲是个聪明人,现在应该反应过来了,必然已经往这边赶来,本宫刚才去看了,火势怎么大,起得怎么急,不仅仅是天干物燥,风助火势而已,是有人故意放火,目标只有行刺。
长寿一听皇后分析,就只不好,连忙转身,一眼眼尖的看到皇后衣角有烧毁的痕迹,就知道皇后必定去过火场,心下在没有怀疑,小臣这就回去。
长寿要回去,突然想到,皇后您也跟小臣一起回去吧,这里太危险。
你先去,本宫一会儿赶到。
长寿一想,还是皇帝更重要,也没有再停留,脚下如风就往回赶。
。。。
长寿赶了回来,一眼看到皇帝身边的一个人正要戳手暗害皇帝,当下将手上拂尘甩出去,阻止了那人的行动,皇帝反应过来,马上往旁边的长福身后一躲。
那些人一见暴露了,也不再伪装,当即就聚拢,全力皇帝,动作训练有素。
长寿一路拼杀,靠近皇帝周围护持。
可是刺杀的人太多有上百来个,护卫人太少只有个,眼见周围的护卫越来越少,只能勉力支持一个小小的保护圈子。
长福问道太甲大人怎么还没来,长寿你不是去找太甲大刺杀人了吗?
长寿正想说自己没有找到太甲大人就回来了,可是还是迟了一步。
就听见一声龙吟,宝剑出鞘的声音,不会还有刺客来吧?
长寿朝那边望去,却是看见皇后拿着长剑杀来。
皇后当然靠近不了的,但是吸引过去了一些人,也分担了一些压力。
长寿这一分神,就差点受伤,所幸长福横刀一挡,护助了片刻,长寿回过神来,就反手将那个砍来的刺客杀死。
长福骂道,你想死吗?
长寿没有回答,只是有意识的引着皇帝向皇后靠拢。
。。。
太乙看到护卫皇帝的保护卷,只有寥寥几个人,,虽然都是高手,可是双拳难敌四手也支持不了许久,不禁心中暗骂,怎么保护皇帝的人这么少?早知道,就早点赶来了。
再怎么下去,皇帝就要被砍死了,皇帝被砍死不要紧,但是这次负责冬狩安排和安全的是太甲,皇帝死了,太甲要被牵连,株连九族的。
无论如何,皇帝不能出事。
太乙横下决心,长剑一挑,就将一个刺客的武器废了。
大喊道,太甲大人,陛下在这里,河边,快来护驾。说完就往河边跑。
刺客心下迟疑,这个女人说皇帝在河边,那现在这个皇帝是谁?
太乙又高声喊道,太甲大人快来,河边还有刺客,快来护驾!
这时候,就听见皇帝高声骂道,蠢货,你暴露了陛下的位置了!
太乙大叫一声,糟糕!
转身就往河边跑,你们拖住刺客,我去救驾!
刺客见这两人的对话,不似作伪,真有其事。心里想莫非这是个假皇帝?真皇帝真的在河边?
刺客首领看着太乙跑的方向,又看了看这边正在进攻的方向,只见没有几个人力护持了,想必没几下就能全部解决了,想了下,怕真的皇帝跑脱了,于是带领了大部分人去追太乙的方向,只留下小部分人来解决这里。
。。。
刺客走了大部分,皇帝这边压力大减,护卫的几人也能松了口气,再能多坚持一会儿。
眼见着皇帝身边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下长寿长福,和一个不知名的小护卫在支持,形势越发严峻。
二刺客这边也没想到解决这几个人用了怎么久的时间,看到只剩下几个人后,都觉得胜利在望。
皇帝脸色更加的沉俊,心下嘲笑,自己居然不是死在病床上,而是死在此刻的刀刃下。
陛下,您再坚持一下,我听到了太甲大人赶来的脚步声了。
皇帝一听,心中一震,一股希望从心底生了出来,皇帝从没有一刻这样感受到活着的乐趣。
果然,话音刚落,太甲就杀到,不过一个呼吸,就将刺客绞杀殆尽。
太甲跪地,太甲救驾来迟,陛下恕罪。
皇帝道,太甲卿救驾有功,只是还有大部分刺客往河边去了,长寿,去给太甲大人带路。
长寿放下受伤的长福,道太甲大人,快随小臣来,皇后引着刺客去河边了。
皇帝怀疑问道,那个女子是皇后?
太甲却在点将,令大部分人留下了,保护皇帝,以免再有刺客来。
皇帝道,朕与太甲卿同去。
太甲也没客气,陛下跟住了。
而且太甲极其了解地形,很快就到了河边。
看到河边还有打斗。
却是护着太后的兵士与皇后带来的刺客在打斗厮杀。
太甲一声令下,包围。
听令的将士各率领两路兵士包围了刺客,护卫太后的护卫一见太甲来了,一个个都突然神勇无比,很快镇压了刺客。
。。。
皇帝看着太甲领兵,心下极为叹服,行军极快,用兵如神,作战迅速,甚至在镇压那些训练有素的让护卫应付忙乱的刺客时,几乎没有伤亡。
既然如此,太甲为什么拖了怎么久才赶来救驾?
皇帝当然不会怀疑是太甲故意拖延,或者没反应过来在救火,那么一定是有人故意拖住了太甲,令太甲不能及时赶过来。
皇帝几乎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幕后主使是谁。
可是现在。
皇帝赶向被众护卫簇拥着的太后,关切问,母后,没事吧?
太后说,哀家没事,皇儿可有事?
皇帝与太后两人母子情深的问候了一段时间。
皇后站在旁边,橡根柱子。
其实太乙在看到太后时候,心下就明白皇帝为什么会身处险境,因为太后身边的护卫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太乙一眼就看出,这其中有两队人合作的并不默契。
皇帝这个傻瓜,将自己的护卫派遣出去,分给太后了。
应为太后不是冬狩,而是冬游,所以不与皇帝的营帐靠近,因此皇帝怕太后的护卫不够,就派遣了自己的过去,才导致人数不够,落入险境。
而太后,太乙心里翻了个白眼。现在一脸的嘘寒问暖,刚刚见自己引来一大帮刺客时,大叫着不要过来,不要让他们靠近哀家。护驾,快护驾!
结果刺客一听到是太后,于是打了鸡血,更加激动了,太后在这里,皇帝还会远吗?本来心生疑虑的刺客首领一下子振奋了,更加卖力。
之后太乙找机会进了保护圈,才得歇口气。
刚刚喘气顺了,又想起那个倒霉的皇帝,想着这里护卫那么多,皇帝那边恐怕只剩下小猫两三只了,于是太乙对太后说。
母后,儿臣是从陛下那里来的,陛下那里还有刺客,母后赶紧下令让护卫们去救陛下呀!
太后看着刺客如潮水一般的涌来,打了一个哆嗦,还有?
转头瞪着皇后,你不去保护陛下,跑来这里作什么?
皇后被太后的眼神吓了一跳,缩头的小声说话,儿臣,是想来求救的。
陛下那里会有太甲去救。
太后就没有后话了。
太乙一想,就知道太后是被刺客吓住了,完全不想派人救皇帝去。
太乙想着,搬不回救兵,自己回去也没用,不如休息一下。
太乙回剑入鞘,抱着手站在保护圈里休息了。
不是太乙不想救,一来太乙只是皇后,在太后在这里皇后是完全没有说话的机会的,太乙更笨不会和一个能被下昏了头,转牛角尖的女人说道理。
二来,皇帝倒霉如果真的死了,大不了就离开辰国,反正太乙对辰国皇室从上面到下面,从死的到活的,从青年到老年,没有任何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