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宁听了不由古怪,连忙走向灵堂内,只见里面都是他的至亲和族人,只是年纪都大了十多岁,此时他们的脸上个个伤心欲绝,愁云密布。.
真是乱七八糟的幻境!
陈子宁心中骂道,他就站在这灵堂之上,看着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走了进来,向他的灵位致意!
而陈子宁就站在灵位上面,看着这些人在鞠躬的时候,两眼流露出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悲痛的,有惋惜的,有暗暗兴奋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到了最后,陈子宁闭上双眼,脸色一阵变幻,然后睁开眼睛突然大笑起来,想走经历的这四个幻境,陈子宁突然明白过来了,这些都是暗藏在他内心深处,连他自己也未觉察到多少的恐惧之事,却被这紫薇大殿中的幻境给唤醒了过来。
第一处幻境在云界岭的山坡上,那里是改变他一生的转折点,他现在几乎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那枚从修真界划破虚空,而遗落在兔窝里的衍空戒。
很难想象,他如果没有在那个山坡上拾到这枚戒指,现在又是怎样的光景,陈家村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只怕在那场黄家策划的围村之战中,已经烟消云散了!
第二处幻境在白杨庄,陈子宁将亲情看得极重,这幻境便安排了敌人围攻,将全族人屠戮一空的场景,这恐怕正是陈子宁在内心之中,最为畏惧和不能经历的事情。
第三处在渡劫之时,青梧子正是在第三次渡天雷之劫时身死道消,被最后一道天雷殛成齑粉,唯有一丝元神附在衍空戒中逃到了圣澜大陆。
陈子宁融合了青梧子的元神,几可将其视为前生,面对修真者最大的难关,心中不怀有恐惧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渡劫的成功率十不存一,比九死一生还难。
只是现在陈子宁的修为还停留在引气期后期,心中还很少想到那么久远的事罢了。
第四处却是他死后的灵堂,修真者最终的目的不外乎长生不老,万劫不磨,对死亡的恐惧并不是只有凡人才有的,有些修真者比凡人更惧怕面对死亡,数百上千年的苦修,不能永享长生,就只能化为乌有。
这些幻境将埋在陈子宁内心深处的恐惧,全部挖掘了出来,一一展示在他的眼前。
陈子宁虽然知道这些景象都是幻境,却已在心中埋下了种子,一旦明悟不了其中的深意,将其化解,终有一日会发芽生长,成为心魔,阻碍他的向道之心。
陈子宁明悟之后,眼前景象变幻,来到了一处不见天,不见地,四周皆茫茫的奇异空间。
那个苍老的声音在空间里响了起来:“通过幻境考验,下面还有星象、阵法、炼丹和炼器四关,你想先试哪一关?”
陈子宁问道:“前辈能解释一下吗?”
声音沉默了一下,道:“天星宗的功法以星辰之力为根基,若要真正接受天星宗的传承,不能不懂星象;阵法也是一名修士的基础,至于炼丹与炼器,由易而难,你尽全力即可。”
陈子宁想起了在大殿上见到气泡里的季阳和沈元图,于是再问道:“此时是否还有两人正在接受考验?”
好一会儿,不见回答,陈子宁只好道:“晚辈愿先接受炼丹考验。”
随后便见这处空间起了变化,在中心位置凭空出现了一尊六尺高的药炉和一张云案,炉中跳跃着一团紫红色的火焰,而云案上放着一枚玉简,和数十味药材。
那个神秘的声音道:“玉简里是一品灵丹凝神丹的丹方,药材只够炼制两次,要求在一个时辰内炼出五十粒成丹,开始吧。”
陈子宁拿起玉符,透入灵识,将玉简里的丹方记了下来,在他看来,接受这个考验,光是得到这个丹方就很值,而且按照这个声音的意思,如果通过的话,还有更高级别的丹药让自己来炼,岂不是可以得到数张丹方。
凝神丹是一品灵丹中的极品,功能不输过一些二品灵丹,共需一品灵药十四味,二品灵药三味,按照丹方里的记载,一份药材最多可炼出一百六十粒,一般的炼丹师大概可出丹五十粒。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炉炼废了,第二炉就必须要超过一般炼丹师的平均水平,否则就过不了关。
陈子宁熟记了丹方之后,确定了没有遗漏的地方,又将每一味药材都检查了一遍,发现这些药材的品质都达到了最高的要求,每一味都是上品。
陈子宁又对药炉探测一番,这一件三品灵器,炉中的火种应该是一朵地心紫焰,在《天地火种榜》上排第七十二位。
再将灵识透入,发现灵器并没有布设任何禁制,谁都可以使用,地心紫焰也十分温和,驱使起来得心应手。
陈子宁今年也算炼制了不少丹药,有了实际经验,再结合青梧子的记忆,炼制五品以下的灵丹,有很大的信心。
先将药炉用火焰暖了一遍,使热量均匀地散布在各处,再取了一份药材,一一融化,凝丹、化丹一气呵成!
第一炉便出炉了三十六粒,陈子宁再接再厉,第二炉出了六十八粒,加起来超过了一百粒,可以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第二炉一成,地面上的云案消失了,同时出现了另一个云案,上面同样有一枚玉简和数十味药材。
陈子宁见炼制出来的一百零四粒凝神丹并没有随着消失,忙用两个瓷瓶装了,放入仙府之中。
第二次出现的考验是二品天露丹,这一种灵丹以少见的灵寒天露为主,配以二十味其它的药材,对培元护体、通窍舒脉有奇效,在市面上极为罕见,也是二品灵丹中的极品。
这一次的要求是炼出四十粒来,而这种灵丹的最高出丹数为一百零八粒。
陈子宁虽然一再小心,然而这一次第一炉却是炼砸了,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灵寒天露本是寒性之物,而地心紫焰性热,二者相触时,陈子宁未能把握住火候和诀窍,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