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习近平用典(第一辑)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处理“关系问题”的一个基本态度:和睦,但不求一致。这句来自《左传》的古语,讲的也是这个问题。就像烹调汤羹,水、火、盐、醋、酱油等都要有,才能做好鱼肉;就像演奏音乐,乐器、演奏者、感情、旋律、歌词都要有,才能相辅相成。现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谁愿意住在这样一个单调的地方呢?习近平同志还引用了法国文豪雨果的说法: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他借这句话说明,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原典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chuá

  )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xī)醢(hǎi)盐梅以烹鱼肉,(chǎ

  )之以薪。……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

  ■释义

  上文中的“据”,指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梁丘据。梁丘据善于揣摩齐景公的心思,对于齐景公交办的事务从不敢怠慢,总是卖力而为,因此深得齐景公的赏识。齐国大夫晏子却视其为“社鼠”(社庙中的老鼠,指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危险人物)。在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中,晏子批评梁丘据能同而不能和:国君认为可以的,梁丘据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梁丘据也说不可以。接着,晏子用了两个比喻,“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意思是,如果用清水来给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听得下去?并得出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和”与“同”,表面上看很相似,实质上大异其趣。“同”,是绝对的一致,既无变动也没有多样性,因此它代表了单调、沉闷和死寂。“和”如“和羹”(为羹汤调味),必须齐之以味。“琴瑟专壹”为同,《礼记·乐记》孔颖达疏云:“唯有一声,不得成乐故也。”琴瑟相和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故《诗经·鹿鸣》曰:“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