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张飞的下属义无反顾地为其殉葬的时候,李二狗若有所思,心中想到一个字“义”,是因为张飞的义才使得属下们对其产生了无条件的信。这一个信字让李二狗想了五天五夜,终于今天他明白了,他一直以来是要挖掘出信背后的那个字仰,信仰。
地府排斥的不是不一样的气息,而是不一样的信仰,因为那些轮回之道是以信仰为基石的。比如这老爷子吧,他是华夏人,但是由于信仰的不同,灵魂并没有投到华夏的地府之中,而是去了他信仰的那个世界。
小洋人不信教,林归宗不信教,但是他们都有恨,有着对教刻骨铭心的恨,事实上他们是信的,只不过他们信的不是主的温暖和死后主的接引,而是信奉主的诅咒,因为信奉诅咒,所以真的被诅咒了。
那么事情看起来很好解决了,只要改变其信仰,让他们归属于华夏的信仰,则不会再次受到地府的排斥。不过这只是看起来很好解决而已,实则上信仰这种东西是深入到每一个人骨髓之中的很难改变。
很多人可能以为华夏无信仰,起码没有统一的信仰,华夏的本土宗教是道教,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信奉道教。事实上,华夏老百姓也有着一个共同的信仰,那个信仰是天,是老天爷。或多或少吧,每个华夏人都对天有着不同程度的敬仰,因此华夏的轮回就是天道。
道教只不过把华夏普遍的信仰的对象具体化了,这个具体化的东西或者叫天帝,或者教玉皇大帝,不管叫什么,他们实际上是一样东西。
李二狗用电话联系了一下林归宗,知道小洋人在林归宗的帮助之下,又凭借着血族的圣物血泉杯,已经将血族统一起来,成了血族之主。
如今血族和狼人族,一共五百余万众已经全部集合起来了,不过人数太多,不能轻易进入华夏,现在都集合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这个小岛是狼人和血族共同出资购买的,实际上五百万人,就算是建立一个小国家也足够了。
李二狗吩咐林归宗一个星期之后,到龙城去接他。
然后他破开阴阳道,又回到了鬼门关,三个多月过去了,怡怡给王初夏喂的药应该失效了,王初见应该醒过来了,接下来他要做一件大事,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他希望王初见能和自己一起做。
不过,王初见依旧在床上睡着,睡得很香很甜,很舒服。
“怎么会这样?”李二狗皱着眉头道:“怡怡,你当初是不是给你妈喂药的时候,把药喂多了啊!”
“人家才没有呢?”怡怡撇着嘴道:“是妈妈自己不愿意醒来的。”
李二狗愣了愣,王初见不愿意醒来为什么呢?可是一个人不愿意醒来,就能一直睡吗?
怡怡继续道:“其实我也不知道,这都是弟弟告诉我的,他说妈妈不愿意醒来。”
李二狗对自家的这个女儿和那个未出生的儿子都有着一种让人无话可说的感觉,这一儿一女都太逆天了。
查看了一下王初见的身体,发现虽然在沉睡之中,但是身体却各种机能却运转良好,便也放下了心。
李二狗伸手摩挲着怡怡的脑袋,道:“好好照顾妈妈和弟弟,爸爸要去办一件事,可能很久才能回来的。”
怡怡扬起脑袋问道:“爸爸,很久是多久?”
“很久,很久。”
李二狗无法给出怡怡准确的时间,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改变一个人的信仰,要多长时间。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改变。
而大哥和阴司的战争应该也是旷日持久,鬼神到了大哥和冥王这个地步,岁月悠长,因而谋划的周期也就很长,大哥用两千年的谋划,一朝崛起,占据了阴司几乎一半的疆域,与冥王分庭抗礼。
那么剩下的一半呢?大哥或者可能再次谋划两千年,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不必只争朝夕,这个道理是李二狗最近才想通的。
一个星期之后,李二狗来到了龙城,带着一个大箱子,踏上了林归宗的豪华游艇,望了一眼华夏的大地,应该很久以后才能回来吧?他心中多少有点不舍,或者王初见最近一次回来,要等到王初见醒来,或者生下他那个逆天的儿子的时候。
李二狗望着林归宗道:“归宗,你想明白了吗?到底喜欢谁?”
林归宗苦涩地摇了摇头道:“最难消受美人恩,弟子已经看开了,决心追随着师父,不想那么多了。”
“那也好!”李二狗感叹了一声。
不得不佩服血族和狼人的大手笔,在太平洋上买下了的小岛子,其实一点也不少。
这里的风光迥异于华夏,沙滩、高山,大海,蓝天。
这一日,李二狗叫来了小洋人和林归宗。
“师父,弟子已经迫不及待了,咱们何时去帮助大师伯。”
“主人,属下也誓死追随,百死不悔。”
李二狗点了点头,一脚破开阴阳道,这里虽然不是华夏的地方,但是阳世的投影,实际上不是由于地域限制的,而是以信仰区别的,因为李二狗是华夏人,信奉华夏普遍的信仰,无论在何时何地破开阴阳道,所到达的地方都是地府。
李二狗带着小洋人和林归宗来到黄泉路,便站住了身形,这次他没有给两人一丝鬼气,地府的排斥之力,铺面而来,一下子把两人都压地都趴在地上。当初尼古拉伯爵来到地狱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待遇。
良久之后,两人觉得几乎要被地狱吞噬的时候,李二狗袍袖一拂,带着他们走出了黄泉路。
“你们进都进不去,还怎么帮我?”
林归宗和小洋人都很惭愧,他们连那个地方都进不去,又何谈去战斗?
李二狗微微一笑道:“无妨,知耻而后勇。”然后搬出一个箱子来,示意他们打开箱子。
小洋人和林归宗充满好奇,打开了李二狗的大箱子,然后他们看到了好多的书,多数是华夏的古典文集。
“多读读书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