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小时候的家整体的色彩趋于灰暗,房顶是灰色的面砖,墙壁上石灰剥落,露出灰色的砖头,柱子和大梁、椽子都是黑檀色的,灶头是家里唯一的亮色。
灶头整体偏于白色,灶台上铺一层白色的瓷砖,没有铺瓷砖的地方砌一层石灰,灶身先糊一层石灰,然后在上面打格子,然后在每个格子里作画。
画呢,大多是花鸟,梅兰竹菊、牡丹芍药之类的。令我惊异的是那些泥瓦匠,居然挥笔一就,一株兰就绽放了;大笔再一挥,一只鸟就栩栩如生在灶头上了,很是令我瞠目结舌。
灶台一般是两眼半。一眼大一点,置一口较大的锅,那是用来煮饭的,在灶台的外侧;一眼小一点,置一口小一点的锅,那是用来炒菜的,在灶台的里侧;两眼中间,往往还有一个更小的眼,那是用来放汤罐的,汤罐常年盛着水,只要灶头在用,那汤罐里的水总是温的,可以用来刷牙洗脸。
做饭炒菜的柴火一般是稻草,冬天坐在灶膛前烧火是蛮惬意的,暖洋洋的,家里的猫也喜欢蜷缩在灶膛边,我们称之为
“煨灶猫”,用灰的余烬可以煨山薯;但夏天是会热出一身大汗的,故夏天坐在灶膛前做饭是一件苦差事。
做饭一人可以搞定,不过炒菜需两人,否则一人既要烧火又要炒菜是分不了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