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时上学,除了背一个书包,还要拿一个算盘,那是上算术课用的。记得我们那时的课程不叫数学,而叫算术。后来听到这课叫成了数学,感觉是很高大上的。既然是算术,现在望文生义一下,应该是“计算”的方法,这“计算”包括珠算,就是用算盘计算。
在我的印象中,账房先生是要用算盘的,会计要用算盘的。我当时想,小学生学算盘,大概今后要做账房先生吧。但账房先生都是男的,而且那时已经没有账房先生这个职业了,我们一介女孩,学来有什么用呢?想了一会儿没有答案,也就不去想它了,反正觉得学珠算也很好玩的。
学珠算要背口诀: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八去二进一、九去一进一……
老师要我们练速度,从1加到100,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是5050。然后,我们就把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口中念念有词:三上三、五去五进一、七去三进一……一顿狂算,加到100,一看算盘,哎呀,不对!不是5050!哪里出差错了?不知道,重算!又是噼里啪啦一阵响,念着口诀,手上不敢马虎,加到36的时候,正好是666,心想,这次不会有错吧?谁知,算到最后,还是不对!
算了好几次,终于算对了!这份惊喜,估计就和现在中了大奖一样。
后来算着算着,又觉无聊起来,有人提议,玩猫捉老鼠,得到一致的拥护。
这猫捉老鼠是两个人玩的,一人是猫,另一人自然是老鼠,在算盘上玩。扮老鼠的往往是执下珠,不停地拨下五颗珠子,在前一档拨上五颗珠子,一路狂逃;做猫的执上珠,拨下两颗珠子,往前一格拨上两颗珠子,紧紧咬住老鼠。一个逃一个追,似乎永无追上之日,但问题是逃着逃着,已经逃到最边上了,前面再也没珠子了,只好束手就擒。有时,已经无路可逃了,但偏是轮到老鼠逃,老鼠无可奈何,只好退回一步,自动葬身猫口。
这玩法现在想想也挺傻的,你想哦,老鼠最后肯定是无路可逃的,但那时我们就是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