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徐来,空中的风筝就多了起来。小孩们在田埂上跑着,风筝线拽在手里,那只瘟官帽样的风筝在空中或高或低地飞着。
一群人仰起头,目光追随着那只风筝,一边看一边惊呼:“啊,飞起来飞起来啦!”
“快!快!快扯线啊!”
“哎呀,掉了掉了!”常常,一只小小的风筝就可以把我们集体嗨翻;常常,一只小小的风筝就把我们的快乐无限拉长。
那时,风筝远没有现在这样有如此斑斓的色彩,有这么别致的造型,而且,也没有人做好了卖给你。
那时的风筝都是自己动手做的。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来的。找一根竹子,用刀削成薄薄的竹片,不,不是竹片,应该叫竹篾,很薄弹性又好的那种,这是个技术活,没有一定的功力是搞不定的。
用两根竹篾交叉成十字,十字的一横长一点,用铅丝扎住固定。然后,再用一根竹篾围城一个圈,同样用铅丝固定在十字上。
然后用报纸或糯米纸糊在架子上,然后在那长的一横的两端各扎上一簇鸡毛,这样,那风筝算是做好了。
这多像古代的七品官帽——中间圆圆的,两端的鸡毛晃啊晃的。大概人们对做官的没什么好感,一律把他们称之为
“瘟官”,他们的官帽就很不幸地沦为
“瘟官帽”了,这风筝自然也就被冠名为
“瘟官帽风筝。”风筝做好了,我们自然快速地奔到田野里,跑到田埂上,一个人在前面扯着线跑着,另一人握住风筝,往上一抛,空中就多了一顶帽子。
这
“帽子”在空中晃着,总是很不稳的样子,仿佛是那瘟官喝了酒,现在正是酒力发作的时候,东倒西歪的,然后,翻了几个跟头,就一头栽倒下来了。
大人们立刻帮我们诊断,得出的结论是,这风筝平衡性不够好,需给它拖一条辫子。
于是,我们就七手八脚地行动起来,把报纸撕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粘在这
“瘟官帽”的中间。有时粘一条还不够,于是,就接上去,一条一条地接上去,接着接着,那辫子就越来越长,犹如嫦娥的飘带,在天地间飘啊飘的。
“瘟官帽”又升起来了,能够平稳地在空中停留了,这拖着
“辫子”的风筝此时就更像一个瘟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