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玉嫔获宠(一)
机会是从未有过的事儿,皇帝极尽全力回想从前的情景,也未从脑子的哪个角落里,翻出玉嫔献媚主动示好的戏码。着实令他有些受宠若惊了。
只是这一切,是为了如妃、王嫔不再受罚,亦或是不想媚贵人跟着遭罪呢?总归不是真的想尽诉柔肠,等到入宫十几年后,才真真儿的为了爱慕而固宠吧?
皇帝如是想着,不由得缩了缩玉嫔挽着的手。
这样明显的动作,玉嫔何以会感觉不出来。皇帝之所以没有一下子将手抽开,已经是给了自己三分薄面了。不至于让自己当着众人的面儿太尴尬!
“皇上有好些日子,没去过臣妾的延禧宫了。来之前,臣妾亲自动手准备了好些乌梅汤,还有皇上最爱吃的薄荷凉糕,就请皇上赏脸摆驾,一尝也好。”玉嫔言辞恳切,不像是曲意逢迎。
皇帝的心一软,便也颔首允诺了。“既然是你的一番心意,朕也正好去坐坐。”
常永贵一听,喜上眉梢:“皇上摆驾延禧宫。”
王嫔这才长长的舒了口气,心头微微平静:“本宫还以为今日不过是个开始呢,这要跪的日子还长着呢。不曾想开始便也是结束,赶上了这么个好时候。”
如妃双膝依旧疼痛,但这并不算什么。心里的委屈翻江倒海缠绕的她险些窒息,最让她心疼的还是玉淑姐姐。明知道姐姐心里,有多么抗拒与皇上亲热。明知道她是为了保全自己,才不得意逢迎一个毫无情意的男子。
可是除了看着,如玥竟然束手无策,总不能再把皇上拉回来,宁可跪着也不妥协吧?
媚贵人哭的稀里哗啦的,见皇上同玉嫔就这么走了,心里也是诧异自己的戏份儿是不是做的有些过了。也顾不得仪态,用袖子抹去了双眼的泪水,这才勉强的看清楚了如妃与王嫔的脸:“两位娘娘竟然有此一朝,臣妾真是拜服了。”
王嫔当仁不让,一脸的得意:“玉嫔不是很心疼你么?连你母家的物件儿都送到你手里来了,现下又将皇上请去了延禧宫,少不得为你美言几句。怎么反而怪起我们来了?你自己笼络不住人心,就别在这里耀武扬威了。往后有你的好,记着本宫这话吧!”
比之王嫔的咄咄逼人之势,如玥反而镇定自若,淡然大方:“姐姐就别吓唬媚贵人了。身边没有互相帮衬的人,本就是格外可怜的事儿。但若是还有把柄落在旁人手里,那又该是什么滋味呢?媚贵人还记得,当年李氏特意为你做的那幅画么?”
此言一出,媚贵人惊得连手里的布包都落在地上了。“什么画,如妃娘娘想说什么。臣妾从来不记得,李氏有为臣妾做过什么画。连臣妾自己都不知晓,您又是如何会知道的?”
如妃总算能安安心心的笑出来了,朱唇弯出了很柔和的弧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极为迷人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过了,媚贵人可以心安理得的当做没有么!若是真的可以,本宫也不得不叹一声佩服。只可惜,你能当做没有,旁人不能,本宫不能,皇上也不能。总有露出马脚的一天,你说是不是。”
“你到底想说什么?”媚贵人有些急了,李氏死后,她马上就处死了田嬷嬷。知晓当晚发生过何事的,除非是那名对她施暴的暗客。
之后,她也曾派人详查过那暗客的身份,可李氏一死,线索随即中断。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就查出来呢。加之没有人再入宫威胁她,她甚至想过那暗客为保全自身,也不会再出现了。却没料到,如妃竟然连画卷的事儿都一清二楚……
媚贵人不敢再想下去。
王嫔不明所以,追问道:“是什么画这么了不起了,惊得我们媚贵人脸都绿了。是否就在如妃娘娘手中呢,不妨让臣妾欣赏一番也好啊!”
“欣赏自然是要欣赏的,只是现在不是时候。皇上如今疼惜媚贵人,或许还不想看呢。你说是不是啊,苏拉妹妹。”话锋一转,如妃的得意之色缓缓从眸中流露出来。夹杂着她与生俱来的骄傲,震慑人心。
“哼,如妃娘娘别小题大做了。臣妾可从来不明白有什么画呢!”媚贵人强自镇定了自己的心,仔细一想,又觉得事情还没到最糟糕的地步。如若不然,为何如妃不直接将画交给皇上。反而心甘情愿的受罚。
最好的解释,便是她只知道这件事儿,却并不知究画在何人手中。那也就是说,只要自己比如妃更早一步,抢先找到那证据并销毁,就真的能够高枕无忧了。
这样想着,媚贵人心里微能踏实一些。“臣妾告退了。”
如玥冷哼了一声,才嘱咐花儿:“扶你家主子回去,记得仔细涂抹药膏,别留下隐疾。”王嫔摇了摇头:“你别为我担心,为了笑薇,我怎么也熬得住。却是你,究竟那是什么画,既然你知道又为何不拿出来指证这狐媚蹄子?”
“一言难尽。”如玥也不预备说清楚,只道:“袭儿姑姑昨日暴毙在我宫里。紧接着就出了这档子事儿。我真有些精疲力尽了。”
“什么?”王嫔不由大吃一惊:“袭儿姑姑暴毙,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听到半个字?皇上那儿知道了么?”
“今儿下了朝,我才让乐喜儿去知会了皇上。想来昨日去,皇上半个字也听不下去。”如玥露出苦涩的笑容,头顶明晃晃的烈日光芒如箭,耀眼两眼生疼。“这些事儿不急在一时半会儿说,姐姐先行回宫吧。”
二人于螽斯门外道别,如玥便上了肩舆,赶回永寿宫。她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因为伤心而犯糊涂,该怎么做,该做些什么,都必得理顺了一件一件的办好。“沛双,你吩咐更多的人去打听。究竟那暗客是何人,必须要抢先一步,赶在完颜氏之前揪出来。”
自然,延禧宫里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玉嫔双手捧着金丝楠木龙鳞纹的托盘,托盘四角乃是飞龙吐珠的突雕,栩栩如生,很是精致。皇帝从未见过延禧宫有如此的物件,不免唏嘘:“朕满心以为玉淑你,不过是凉薄之人,如今看来,竟也有几分用心。往年,怕是不愿意用在朕身上罢了。”
旁人听了这样的指责之言,必然是要狡辩几章节不完整?请址:
手机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