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
朝大臣纷纷前往皇城朝,大理寺少卿徐景铄在随从的陪同下,奉命提审王泰安,方发现大理寺守卫、狱卒、及牢除却太子外的所有犯人全部死亡,无一活口,地面的血迹还很是新鲜,尸体横七竖八的躺着,所有狱卒守卫均是被暗器锁喉致死,而那些蒙面的黑衣人却是伤痕累累,同样的无一活口。
“殿下,这是?”他看到王泰安平安无事,松了口气,随即便道。
“昨夜三更过半,来了群刺客,杀光所有狱卒守卫,直取本宫性命,好在武柱国侯世子常天佑率夜杀军及时赶到,否则本宫便是那些尸体的一员!”王泰安极为平静地站在满是暗器的牢房之,孰不知那众多的暗器落在徐景铄的眼是如何的触目惊心。
“白,海。带太子殿下到大理寺后院稍歇,本官去去来!”他厉声吩咐身后随从,便转身快步离开。
“诺!”两人领命,开了牢房,迎王泰安走出,不多时便来到了大理寺后院厢房,看到房内的床铺,疲惫感袭来,他几步前,躺在床沉沉睡去,却不知,此刻的朝堂之下在讨论如何定其叛国之罪。
朝堂之,户部尚书鲁颂奏:“皇,臣以为太子身份尊贵,若非此事为真,那王大牛一届平民如何敢状告当朝太子?是以这叛国之罪定然为真,还望皇能够为江山社稷着想,万不要将祖宗大业交托于此人手。”
“皇!臣以为太子一案,疑点诸多,还需仔细审理!”奉国公于章诚走出一步。
“奉国公此言差矣!如今此案已是闹得沸沸扬扬,城百姓无不对太子深恶痛绝,此时应当快速结案定罪,方能平复民心之愤!”兵部尚书郑和年纪甚高,是以他之言一出,顿时部分朝臣沉默不言。
“说到底也不过是那王大牛一人之言,郑大人未免有些激进了。”正二品吏部尚书张熙德言道。
“张大人此言可对得起良心?万不要因为太子是皇后之子,是你的亲外甥,便有失偏颇。”郑和道。
“郑大人此言何意?”张熙德道。
“难道那扶桑的商人不是人证?太子可是见到此人便再无任何辩解之言。”郑和道。
“你!”张熙德一时语滞,对此情况他亦是深为好。
“报——”
正当两人争论不休之时,朝堂之外一声急报传入,不多时一名侍卫跑入朝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昭帝咳了两声,手随意的一挥,那侍卫便道:
“启奏皇,大理寺少卿徐景铄来报,昨夜大理寺牢房受到攻击——”
嘭——
昭帝本无力垂在一侧的右手,瞬间抓紧龙椅扶手,力道所用之大,竟传出轰鸣,整个殿内无人不被其愤怒惊住,纷纷双膝跪地,不敢再多发一言。
“传!”他只艰难的说了一个字,便面红气喘,只是双眼仍旧炯炯,龙颜之威令人不敢直视。
“臣叩见皇,吾皇万......”
“太子如何?”
“回皇,只太子安好,其他人尽皆死亡,这亦是直至天明臣奉命提审太子之时才发觉的原因。”
“提审?谁让你提审的?”昭帝听到王泰安无事窒息的感觉终于消失,而后听到他后面所言又是一惊。
“是皇身边的钱公公!”徐景铄大惊,想到今晨他正要出门朝之时,皇身边的钱公公所传的口谕,不由心下一寒。
“李盛!派人将他给朕看牢了。”
“诺!”
“你即已到场,可有发现刺客的线索?”
“回皇!刺客全部身亡,经太子所言,昨夜刺客险些伤了殿下,是建威将军、武柱国侯世子率领夜杀军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众朝臣听此,均沉默下来,然心里却想着太子一案看似铁证实锤,可如今看来,分明经不起推敲,想来对方亦是知道此情,是以才有了昨夜的刺杀,只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了常天佑这个程咬金。
“报——”之前侍卫再次前来。
“说!”昭帝道。
“启奏皇!京兆府尹刘大人于殿外求见,言称太子一案有了重大变故。”
此言一出,朝臣纷纷交头接耳,唯王泰久面色不变,好似这一切所有的事情都无法掀动其心的波澜,鲁颂、郑和却面色难看,于章诚、张熙德、吴忧民等人面现期待之色,希望这变故于太子有益。
“臣叩见皇!”刘同跪在徐景铄身旁。
“你所说的变故是什么?”昭帝道。
“回皇,原告王大牛一早来报案,说是之前状告太子之事乃是因为受了他人蛊惑,其姐王芳并无冤情!”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鲁颂、郑和眸闪过一抹异色,平静如王泰久也下意识握紧了双拳,虽说林飞等人一夜未归,他心有疑,却怎么也没有想到王大牛临阵倒戈,要知道为了制造成如今的局面,他可是费了不少时日,如今事败,只盼着那些个贱人别吐出他来为好。
“皇!太子是冤枉的,还请皇收回成命!”于章诚高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