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磨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战将起(十)

磨刀 水畔听钟 7198 2022-10-29 14:21

  随着一声号角,两界山上的人们,抬头望去。

  竟然是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来了。唐皇李文剑,在人们的护送下,亲自来到了两界山。军队在空气中,散发出浓烈的气息,杀气十足。

  历史上皇帝御驾亲征的事例数不胜数,有的是开国皇帝御驾亲征打江山,本身就是马上皇帝;有的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为了解除边患或平定叛乱,也效仿先皇御驾亲征,或为了鼓舞军队士气,或好大喜功树立个人的天子神威;第三个御驾亲征的原因,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心理作怪,开疆拓土的需要。

  第四个御驾亲征的原因,是因为某个原因复仇,不亲自上阵不解其恨。皇帝御驾亲征原因多多,结果也各有不同。作为皇帝能够御驾亲征确实能激励士气,可有的御驾亲征胡乱指挥,有的御驾亲征被俘被杀;或御驾亲征导致亡国之恨。当然,达到御驾亲征目的,开疆拓土,完全统一大业或半壁江山霸业的帝王也不乏其人。

  历史上,刘邦是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刘邦之后,光武帝刘秀、昭烈刘备、吴大帝孙权、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魏高贵乡公曹髦、前秦大帝苻坚、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

  开国皇帝,大多御驾亲征奠定江山宏图

  江山,大多是打出来的。西汉的江山,是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打下来的;东汉的江山,是光武帝刘秀御驾亲征打下来的;三国的江山,是刘备、孙权、曹操三位英雄御驾亲征打下来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是有名的乱世,那些割据一方的开国帝王,象宋武帝刘裕、前秦苻坚、下达“杀胡令”的冉闵大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后梁太祖朱温、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周世宗柴荣等,无一不是能征惯战的元帅级人物。

  当然,江山打下来不易,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汉高祖刘邦遇“白登之围”,差点被俘丧命,听了陈平之计以美女贿赂匈奴王才得幸免,一百年受尽匈奴“和亲”之辱;刘备为替关羽报仇亲率大军东伐,不但自此孙刘联盟破裂,而且兵败后病死白帝城;前秦天王不听王猛规劝,坚持南伐东晋,淝水一战草木皆兵,统一伟业梦碎。

  隋朝的隋炀帝与唐朝的唐太宗,都不是开国皇帝,但都是对隋、唐有很大军功的马上天子。

  隋炀帝在历史上落了个臭名声,原因主要在于他劳民伤财,穷兵赎武,引起了农民起义而亡国。实际上,隋炀帝在平定江南陈国时是领军元帅,对隋朝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继位后开创科举制,开凿大运河,御驾亲征高句丽,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只不过胜者

  王侯败者贼,他没有成功而已。

  隋炀帝曾经三次远征高句丽,也就是现在的辽东地区和朝鲜地区。在征高句丽之前,隋朝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突厥、契丹、吐谷浑、林邑、琉球,真腊、婆利、倭国等在隋朝的军事打击下纷纷臣服,视大隋为宗主国,大隋天子为“天可汗”。

  但意外的是,辽东地区的高句丽并没有被大隋吓到,不但不服,而且扰民,这勾起了大隋天子的怒火,决心一劳永逸地解决东北问题,于是远征高句丽的战役爆发了。隋炀帝集结了百万大军御驾亲征,未料到由于他的指挥失误,制定的平定高句丽的国策也有问题,竟然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三次征伐高句丽也未能降服这个彪悍的民族。

  当接力棒到了唐太宗手里的时候,李世民可是个雄才大略的主,手下有李绩、李道宗、薛仁贵等名将,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决心彻底治服这个屡攻不下的彪悍民族。

  李世民亲自去慰问生病的士兵,替受伤的大将李思摩吮血,唐朝百姓主动参战,乃至到了“募十得百,募百得千,一些没能跟随出征的人,都愤叹郁邑”的地步。终于大败高句丽。唐太宗病逝后,唐高宗继承乃父未竟遗志,最后扫平辽东,设安东都护府。

  为什么御驾亲征这个词能妇孺皆知呢?大约是市井街巷里,普通老百姓对于皇帝、战争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和丰富的想象,而“御驾亲征”这个词,高端大气上档次,正好迎合老百姓的心理。

  有一个问题你一定感兴趣:皇帝上战场,到底怎么去?按说行军打仗当然应该骑马,可皇帝金贵的龙体要是让马给颠坏了,咋办?要是没留神磕着碰着,咋办?要是没坐稳摔在地上又被马踩上几脚,咋办?

  “御驾亲征”给了我们一种解释:皇帝上战场也许是坐车去的,必要时才骑马。“驾”字本义指车乘。帝王所乘的五种车乘被称为五辂,其中革辂就是专门应用于兵戎之事的,比如阅兵、演习之类,亲征当然也属于此。

  不过车驾本身又慢又重,完全不利于行军,主要应该还是应用于出征和凯旋时的一系列仪典。毕竟,到了两军阵前,再怂的皇帝也不会放过上马定乾坤的耍帅机会的。

  御驾亲征,绝对不会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国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跟打仗了。《周礼》将古代的礼仪制度结构划分为“五礼”,“军礼”排在第四。而皇帝亲征,无论从以上哪个角度看,都是一顶一的大事。

  既然是大事,就一定不会简单,想要御驾亲征,先得把大臣们搞定。亲征虽然能振奋士气,但毕竟有风险,万一出了差错,也不

  是闹着玩的,所以文武百官一定不会听之任之,让皇上轻而易举的出征成功。

  搞定大臣之后,就可以择日具体实施御驾亲征的行动了。作为礼仪之邦,繁杂的出征流程一定不会少,具体的操作方法始于商周时期,后世历代不断补充完善,主要组成部分有:

  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军队的戒严、祭祀用品的准备和安放、仪仗队的训练到位等等。

  以上天为对象的大型祭祀活动。皇帝是天子,亲征也就是替天行道,因此需要祭告昊天上帝以求得庇佑。皇帝本人及参加的文武百官要事先斋戒,祭祀时则有献酒、献牺牲、献币帛、歃血、烧柴等不同环节,同时穿插皇帝更换不同的礼服、乘坐不同的车辆。

  以祖先、土地神为对象的中型祭祀活动和以山神、河神为对象的小型祭祀活动。这些活动的级别相对低一些。尤其是针对河岳山川的祭祀,主要是由相关官员完成,皇帝一般不参加。而且,对河岳山川的祭祀持续于整个出征过程,途径一地,即祭祀当地的名山大川、行道诸神。

  点将誓师,由皇帝本人或皇帝委派的官员完成。说明出征的理由、目标,明确军纪,再有就是加油打气了。

  宣露布,后魏时期,皇帝亲征每取得一战胜利,为了周知天下,都把写有捷报的布帛挂到竹竿上,称为“露布”,让士兵举着四处通报。此后,这一活动被沿袭施行。

  凯旋,献捷于太庙。大家懂的,皇帝出征,无论打没打跑敌人,只要皇帝本人平安回来了,那都得叫凯旋。所以,礼乐、献俘、论功行赏、大臣上表庆贺之类,必须是御驾亲征的标配。

  一般而言,皇帝御驾亲征,以万乘之尊,驭百万之师,自然人心踊跃,争效死力,理应具有攻则必克、战则必胜的战斗力。

  吊诡的是,应该发生的事情从未发生。

  隋炀帝三征高丽,不仅损兵折将,而且终因穷兵黩武引发内乱,以致江山易主;唐太宗以盛世雄兵东征高丽,却坐困于“东瀛小夷”,不得已班师而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庸碌无为的唐高宗李治,竟然成功征服高丽,而李治恰恰没有御驾亲征。

  英明之君,亲征而败;庸碌之主,放权反胜,这里面藏着什么玄机?让我们回放隋炀帝和唐太宗的亲征剧情,看看有哪些东西值得今人玩味。

  隋炀帝以高丽王“藩礼破阙”,决定备兵讨之,化“蛮夷之乡”为“冠带之境”。次年,天下雄兵如期集结,这时,隋炀帝问后来官至太史令的庾质对战局的看法,庾质说战之必胜,但是只有一条,皇帝不能亲征。隋炀帝闻之不悦,悻悻地说,你要是害怕,自可留此。遂决意亲征。

  庾质担心的事

  情,果然发生了。大军进渡辽水,围辽东城。隋炀帝临战下了两道诏书,一曰“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庸专擅”,相当于夺了将军的兵权,违背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统兵原则;一曰“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这是摆高姿态,我王者之师,吊民伐罪,非为杀戮。

  两道诏书铸就高丽人的护身符:隋军如攻城甚急,高丽人就宣称投降,诸将便不再进攻,先驰奏炀帝,等诏令传来,城中守御也重新搭建完备,再度抵御隋军进攻。如是循环往复,隋军始终攻不下辽东城。结果,最初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众,班师回朝时只剩下二千七百人。

  隋炀帝败在他的过度干预,他把自己的触角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将军们噤若寒蝉、动辄请示,不能随机应变、果断从事,又怎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

  唐太宗率大军亲征高丽,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眼看就要直抵平壤城下,不料大军在安市这个地方受阻,一时无法前行。这时有高丽俘虏进谏说,安市人顾惜其家,未易猝拔,乌骨城守将垂老,不能坚守,不如移兵进攻乌骨城,朝至夕克,其他小城必然望风投诚,然后收其钱粮,鼓行而前,直指平壤。这本是一招妙计,诸将也欣然同意。

  唐太宗将从之,长孙无忌独曰:“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侥幸。”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怎么能做出乘人之危这样令人不齿的事情呢?一番道德说教,唐太宗遂放弃进攻乌骨城,并力攻城。结果,安市久攻不下,屯兵日久,粮食将尽,而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将士多不适应,不得已铩羽而归。

  唐太宗败在他的道德洁癖:既然是天子征伐,就应该有天子气度、皇家风范。然而,“兵者,诡道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哪里有那么多光明正大、器宇轩昂?谋略是没有道德属性的,所以马基雅维利才比喻说,君王应该兼具狮子的凶残和狐狸的狡诈。

  在隋炀帝首次东征五十年、唐太宗首次东征二十年之后,唐高宗李治居于深宫,遥定高丽。当时唐高宗“欲自将大军”,皇后武则天抗表谏亲征高丽,唐高宗遂罢亲征。

  御驾亲征是否一定导致失败?从史料来看,这样的例子的确很多。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苻坚不自将以犯晋,则不大溃以启鲜卑之速叛;窦建德不自将以救洛,则不被擒而两败以俱亡;完颜亮不自将以窥江,则不挫于采石,而国内立君以行弑。”基于此,王夫之得到结论:“天子讨而不伐。”

  当然,御驾亲征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失败的例子仅仅像显影机制一样,呈现出御驾亲征的某些弊病

  。对领导者而言,如果对下级干预太多,甚至大包大揽,权力向上面集中,责任向下面分散,下级就会跟隋炀帝手下的将军一样,一切唯上、失去自主,结果反而没有效率。

  “讨而不伐”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智慧。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谁知有时候,亲为反而无为,无为反而有为。

  帝带兵出征叫做“御驾亲征”,不过,这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很少的,不为别的,皇帝亲征那个响动儿就实在是太大。

  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里遥控指挥,不到万不得已,也就是不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会亲征。

  可是,刘备当皇帝的第二年,却亲率大军征伐东吴,其结果是被东吴的陆逊打败。刘备的这次亲征,不但损失了蜀国的很多兵将,使蜀国大伤元气,也因为恼羞于这次失败一病不起,间接导致了次年的死亡。那么,刘备伐吴为什么要亲征呢?

  汉朝末年,由于董卓废掉了汉少帝刘辩而另立了刘协,引起了关东氏族的强烈不满,于是,关东诸侯纷纷拉起队伍共同讨伐董卓。

  由于关东诸侯各怀心思,每个人都想扩大势力,占地为王,致使讨伐半路夭折。这时候,国家实际上已经撕裂,时代进入了一个相互兼并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要想不被他人吃掉,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而这个军队还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军队是要打仗的,吞并其他诸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打败,而只有自己掌军又能打胜仗的诸侯才能走到最后。可以说,这是那个时期常规做法,他可以防止将军尾大不掉,野心膨胀后自己搞独立。曹操、孙策和刘备自己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曹操虽然没有当皇帝,但他当上魏王后,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帝。这时候,曹操的军队基本上都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这些“皇亲国戚”手中,像张辽、乐进、于禁这些大将虽然也能掌握一支大军,但他们已经难以独立成事,所以,曹操晚年是可以坐在京城里调度指挥了。

  尽管如此,对于像汉中这样可以自成一体的地区,曹操还是要亲征的。而到了刘备东征的时候,魏国已经是曹丕当了皇帝,曹丕就更不需要像他父亲那样东征西讨了。

  孙权是继承父兄的基业据有一方的,这些地方,都是孙坚和孙策一地一地打下来的,可以说,这整个江南地区,是早已经姓孙了。同样的情况,周瑜死后,江南的军事将领也没有人能够自成一体。即便是这样,孙权还是要偶尔的上前线表现一下自己。

  刘备也算得上是马上皇帝,最早起事也是靠拉队伍讨伐黄巾军起家。后来无论是当徐州刺史、豫州刺史还是荆州刺史,都因为手里有一支队伍,而这只队伍都是由他亲自指挥,跟着他征战。

  可以说,这是一种当时的习惯性做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