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来得这么晚?”叶纤红悄声问。
“火车晚点了。”马丽莲无奈地回答。
叶纤红笑了笑,知道这时候火车晚点率非常高,怪谁都没有用,又把她介绍给戴老。
马丽莲听姜皓说起过叶纤红的这位干爷爷,知道他是退休后的大领导,就有些拘谨。
叶纤红也没安慰她。
这种事经历多了,就会慢慢麻木,别人劝是没用的。
这跟舞台经验一样,初次登台的人,望着底下黑压压的观众,紧张难免。
等到一次一次的经历,这种感觉就会淡了。
戴老倒是没想到小红居然跟一个明星关系这么好,难得地跟她聊了几句。
马丽莲乖乖地回答了。
“肖东胜已成了林省长的秘书,这件事你听说了吗?”戴老突然问道。
“知道了。”叶纤红点点头,朝胡向阳他们那边扫了一眼。“你看他们多兴奋,今天除了庆祝诗诗姐结婚,也有因为这件事狂欢一下的意思。”
“哦。”戴老这才明白过来。
对于肖东胜来说,能成为林省长的秘书,确实算得上一步登天了。
肖家的人来到地方上,还可以显摆一下身份。
可是在京城,肖家连三流家族都算不上,能攀上林家,绝对是天大的喜事。
特别是林樾这个人心高气傲,想要入他的眼可不容易,肖东胜有这样的机会,说明真的是个人才。
尽管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受了小红的影响。
肖东胜是虞城市常务副市长的时候,他的能力算不上多出众,靠着小红的指点,才一步步获得政绩,调到了省城。
有胡向阳这层关系在,他以后碰到问题,小红还是会帮忙,所以他这个省长秘书身份,应该是稳得住。
这顿饭一直吃到下午一点多才结束,屋里大多数人都有些醉意了。
好在这里房间比较多,蒋建光兄弟作为主人,倒不敢喝醉,于是把他们一个个扶到楼上的客房,让他们午休一下。
几个女的自然也没有醉。
到了两点钟,戴老要离开,叶纤红于是陪着他一起回家。
“小红,你昨天跟乃柄通电话了?”两人没有坐车,叶纤红一路扶着他往家里走。
同来的武警同志开车跟在后面。
虽然这段路有三四里远,以戴老的体质,难得走一走,应该问题不大。
“是啊!”叶纤红回答道。“我听人说,草莓非常好吃,就找戴叔要些种子,想在大棚里种种看。”
“哦。”戴老点点头。
他想跟叶纤红聊的,自然不是这个话题。
昨天儿子突然打电话回家,跟自己交流了滇省大棚鲜花种植的进展,并发了一通感慨,说自己一个厅级干部,居然比不上小红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子。
他问原因,才知道儿子的困惑。
儿子的这种工作方式,其实跟自己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挂了儿子的电话后,他第一次失眠了。
儿子在这件事的操作方式,在他看来,是一种稳妥的做法,并没有错。
但现实是,如果一直这样操作下去,就算他能提供最好的种植技术,老百姓依然不一定能得到好处。
原因很简单。
对老百姓来说,他们种稻也好,种中药也好,种花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如果东西捂在手里,那就一点作用也没有。
而小红在虞城搞的大棚蔬菜种植却不一样。
从一开始,她们最主要的关注点,就在蔬菜的销售上。
所以有一个人吃了螃蟹之后,旁边的人看到了好处,不用宣传不用动员,大家就纷纷去做了。
技术方面,则跟农技站的人联系,还让他们搞来了低价的薄膜和种子,目的依然让种植户获得好处。
而滇省那边呢?
照现在这样搞下去,老百姓能得到什么好处?
在他看来,这才是两种工作思路的根本区别。
他甚至这样想,小红这样的处理方式,或许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吧!
而他和儿子的做法,只是在为自己服务,在为自己升官服务。
因为他们工作的出发点,没有放在老百姓身上。
想明白这一点,他才理解林省长为什么会看中肖东胜了。
如果儿子有小红这样一个秘书,那他的成就,恐怕也不会只有现在这一点了。
“怎么了?爷爷,你碰到烦心事了?”见戴老神情不对,叶纤红担心地问。
“没有。”戴老笑着摇摇头。“我只是在想,肖东胜因为你的原因,现在成了林省长的秘书。我家老大能不能因为你,也从农业厅调出来,回到江浙省——”
“戴叔叔的工作有什么问题吗?”叶纤红疑惑地问。
从前天跟他通话的情形来看,一切很正常啊!
“没问题。”戴老回答道。“我只是突然发现,以前习惯的那种工作方式,似乎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见小红望着自己,一脸莫名其妙,戴老想了想,终于把昨天想通的内容,一五一十地讲了。
或许在干孙女面前承认自己的工作方式有问题,也是需要勇气的。
不过戴老明白,如果自己讳疾忌医,那对自己,甚至儿子,都没有好处。
既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得及时纠正,适应时代的发展。
特别是儿子今年还不到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如果能改变工作方式,说不定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哦。”听戴老说完,叶纤红了然地点了点头。
如果就事论事来说,戴叔叔并没有做错,做为农业厅的干部,本职工作就是为老百姓提供技术支持。
至于产品销售,这是老百姓自己的工作。
不过对于长期接受计划经济思路的人来说,政府帮农民销售农副产品,确实也是工作之一。
而叶纤红的工作思路,算得上是重生前最先进的模式,公司化和合作社化相结合的方法。
公司化就是彻底市场化,合作社化,就是政府引导,让老百姓的生产,转化为订单式生产。
叶纤红一开始就估算了产能,才把虞城种出来的蔬菜,全部推向市场。
而温俊的所作所为,就是相当于建了一个超级大的市场,他收购蔬菜后,再贩卖给各地市场和批发商,从中赚取差价。
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有他能赚钱,这些货才能及时销出去。
如果他赚不到钱,那这些货想卖出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就像前世的美团外卖,只有美团以及送货员能赚钱,他们才能积极地服务顾客。
同样地,他们的服务让顾客满意了,顾客才会不停地下订单,各个商家的货才能卖得出去。
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完整的产业链,生产销售运输一起发力。
像滇省那边,政府只在关注生产这一块,那老百姓想得好处,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或许某几个能力出众的人,能自己找到销路的人,会赚到大钱。
那样的话,总归不如虞城这样,让每个种植户都赚到钱来得震撼。
“爷爷,你可能理解错了。”叶纤红安慰道。“戴叔叔这样做,我认为非常正确。他是农业厅的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指导农业生产,销售这一块,不归他管。”
“是吗?”戴老有些猜疑地问。
“是啊!”叶纤红肯定地回答。“农业厅提供技术,让农户能种出尽可能多的花,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而销售,则是地方政府的工作,只要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像虞城这样,让老百姓获利,其实也不难。”
“哦,你具体跟我说说。”戴老一付好学的模样。
“其实就是政府分工合作,每个人把自己的那一块工作做好。”叶纤红开始组织词语,考虑怎么样说,才能更直观。
“比如农业厅,提供优秀的种子和技术,提高农户的产量。各级地方政府,则负责在本地区的中心地段,建立鲜花交易市场,吸引全国的花商来采购。”
“就这么简单?”戴老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说起来确实很简单,但是行动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叶纤红继续解释。“一个是建交易市场的资金哪里来?利益怎么分配?然后是谁去联系全国各地的花商?费用谁报销?最后鲜花的运输怎么解决?”
“这些确实都是大问题。”戴老尽管不太明白这些商业上的事,但是叶纤红一解释,他还是能很快明白。
“所以我在虞城,不找政府帮忙,而是直接走市场化,让企业来负责。”叶纤红作了总结。“这种商业行为,让商人来干,才能干得好。政府只要监管一下就行了。”
“你的话说得有道理,等老大回来,我让他再跟你仔细聊聊,尽可能找出一条适合滇省发展的路子。”戴老想了想,还是觉得让儿子自己来跟小红商量,帮助来得更大。
“行。”叶纤红一口应承下来。“等戴叔叔回来,我一定跟他把这件事聊透彻。”
“聊透彻不够,你得帮他找到一条可行的方案。”戴老认真的说道。
上次从肖东胜那里抢了这个项目,原以为儿子能借此往上走,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弯弯道道。
倒是肖东胜连升两级,走到前头去了。
“好吧!”叶纤红见戴老难得这么认真交代一件事,只好答应下来。
(.=)
Ps:书友们,我是向晚葵,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