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皇帝的人,照样不给面子
“我不是提醒过你吗?”晗光殿内,苏景骞看着她后背的一片血迹,眼中满是惊痛。
“嗯,我知道啊。”
他犹豫了一下,将手中银剪,伸向她的衣领:“那你怎么不早做准备?还是受了伤。”
祁凰不说话,只盯着眼前跳动的烛火。
他一点点剪开她的衣衫,雪白的肌肤上,蜿蜒着一片血红,他忽而想到什么,低呼:“你……你是故意的?”
她托着腮:“苏景骞,你一定觉得我很虚伪吧,当着满朝文武,做出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样,可实际上,我根本就不在乎我父皇的死活。”
他颤着手:“你不要这么说,你的苦衷,我都明白。”
明白吗?
不,他不会明白。
在她挺身而出的那一刻,面对昱帝惊慌失措的表情,她甚至想亲自出手,了结他的性命。
她相信,如果有万无一失的机会,自己必然会下这个手。
掏出腰牌,放在桌面上,手指抚过上面的刻痕:“你觉得,此次刺杀事件的幕后主谋是谁?”
他摇头:“猜不出来。”他只知道今日的践行宴上,会生谋刺皇帝之事,但谋刺背后的深意,却一直未有披露。
她眯了眯眼:“不是汐国人。”
苏景骞点头:“我也觉得,这件事与汐国没有关系。”
祁凰点着桌上的腰牌:“你现了吗?这是银杉木。”
“银杉木?”
“没错。”她举起腰牌,对着灯光细细查看:“银杉树是我们昱国独有的一种树木,这种树木,在其他三国均无法存活。”
苏景骞看向她手中的腰牌,猜测道:“你的意思是,今日谋刺皇上的幕后主使,是昱国人?”
祁凰自信道:“这个人不但是昱国人,而且,常年居住在盛京。”
“何以见得?”
“这块腰牌,如果不仔细看,或许真会以为是出自汐国,但只要多留个心眼,就能现,这腰牌的规格和制作工艺,都是比对着昱国皇室来的。”
苏景骞将金创粉小心翼翼洒在她的背部上,再用干净的纱布包敷伤口,“你该不会怀疑,这件事,是皇家之人所为吧?”
她没说话,又盯着烛火呆。
他也不再多问,将伤口包敷完毕后,他叮嘱:“你的伤势虽不重,但还是要小心些,切记不能沾水,否则伤口会溃烂。”
祁凰顺势起身,忘了自己的衣衫已经被他剪开,伴随着起身的动作,外衫滑下,大片肌肤顿时暴露在外。
他慌得不敢看她,一紧张,药箱险些掉地。
祁凰也是一阵大窘,险些就真的跟个爷们一样,光膀子出门了。
她一把抓过屏风上的斗篷,罩在身上,假装什么都没生:“今天劳烦你了。”
苏景骞刚要说什么,就听殿外有人大喊:“出事了!”
祁凰一听,裹着斗篷就出了门,拽住一个小太监:“出什么事了?”
小太监指着远处的一片火光:“秋水殿那边出事了。”
祁凰心口一揪,继续问:“秋水殿出什么事了?”
“汐国使臣被杀了!”
祁凰震愕,转头看向同样一脸震愕的苏景骞。
果然,今天在泰安殿上的行刺之事,不过只是场前戏而已,现在才是真正的主场。
“去看看。”
刚跑了两步,就被苏景骞拽住:“你好歹回去换身衣裳。”
哎呦,差点又忘了。
返身回到寝殿,随便翻出一件袍子换上,便和苏景骞一同赶到了秋水殿。
还没走近,空气中就传来一阵浓郁的血腥气。
苏景骞拉住她:“别去了吧。”
她轻轻拂开他的手:“没事,我又不是见不得血。”况且,身为典狱长,今日的事情,她也不可能完全避开。
秋水殿前,早已围了密密麻麻一群人,大殿周围,还站了一排身着金色甲胄的士兵。
她走到其中一名士兵身前:“凤太子人呢?”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一句就问容凤的情况。
士兵道:“卑职不知。”
正要再问时,身着便衣的冯海从人群中走了过来:“凤太子在和皇上下棋。”
她松了口气:“父皇那边没问题吧?”
“有御林军和暗卫守护,应当安全。”冯海看向燃着烈烈大火的秋水殿,叹了口气。
好好的宫殿,就这么毁了。
大概是得到了消息,容凤和昱帝,也很快赶了过来。
此时秋水殿的火已经灭了,偌大的宫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废墟。
昱帝满面盛怒:“御林军统领何在?”
“卑职参见皇上。”一身甲胄的男人慌忙跪下。
昱帝额角青筋直跳,之前才生刺杀之事,还没查出幕后凶手,现在又出了这样的惨祸,偏偏还是生在守卫森严的皇宫中,昱帝怎能不气。
“朕认命你为御林军统领,是因为信任你,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
御林军统领越惶恐:“是卑职的失职,还请皇上再给卑职一个弥补机会,卑职定当竭力找出凶手。”
“混账!人都死了,还怎么弥补!”昱帝上前,狠狠一脚将御林军统领踹翻在地。
这一脚踹的不轻,御林军统领在地上打了个滚后,顾不得狼狈,再次跪倒在昱帝身前:“卑职有罪!”
昱帝还欲再踹,一旁的容凤凉凉开口:“皇上就是把他踹死,也是于事无补。”
踹死倒不至于,顶多受个重伤,就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昱帝不是真心要至御林军统领于死地,他这么做,无非是在容凤面前演戏罢了。
既然容凤已经开口,作了表态,昱帝自然不用再继续演下去了。
他长长吐出口气,将胸中浊气排出,这才转向容凤,歉意道:“还请凤太子放心,今日之事,不论是何人所为,朕定当给你一个满意答复。”
容凤口吻凉薄:“不用,这件事,凤会亲自查个水落石出,就不劳烦皇上了。”
听这口气,虽然淡漠,但已含了隐隐的怒意,为了两国邦交考虑,昱帝不得不放下身段:“凤太子,此事全是朕一人之过,忽视了宫防,以至于让贼人钻了空子,既然过错在于朕,那么朕定会负起责任,绝不推脱。”
容凤面无表情,连看都不看昱帝,便转身道:“苍术,带上剩下的人,我们出宫。”
……
昱帝很烦恼,很忧愁,很愤怒。
烦的是该怎么找出闹事的凶手,忧的是昱国和汐国之间的联盟,会不会因这件事而彻底泡汤,怒的是竟然有人如此大胆,竟敢公然挑衅皇室。
看着处于盛怒之中,满身戾气的昱帝,整个御书房的人,全都噤若寒蝉,屏息凝气。
祁凰站在最末尾的位置,看着自己的脚尖,心念转动。
这种事原本与自己没有任何干系,但昱帝却破天荒地将自己也召来商议对策,或许这代表着一种殊荣,一种信任,但她宁可不要这种信任。
“诸位怎么看待今日之事?”一片压抑的沉默中,昱帝忽而开口。
一名官员道:“自然是查,封锁整个京城,挨个盘问,一定能找出凶手。”
另一名官员不赞同道:“挨个盘问?刘大人说得轻巧,真要一个个盘查,京都十几万人,怕是要查个一年半载。”
刘大人反驳,“既然不认同我的办法,那萧大人倒是给个好法子出来。”
萧大人对昱帝拱手道,“微臣认为,践行宴上的谋刺,以及晚间的火烧秋水殿,恐怕与江湖上某个反朝廷势力有关。”
昱帝似乎觉得很有道理:“那朝廷该如何应对?”
“或许,我们可以联合其他江湖门派,一起绞杀这些反动势力。”
“不可!”有人出言反对:“联合其他江湖门派,无异于引狼入室,实在危险。”
一群人叽叽喳喳,到最后,也没讨论出一个最可行的办法。
昱帝不甚疲惫,挥挥手,让所有人都退下了。
祁凰正打算跟着所有人一起离开时,昱帝突然道:“七皇子留下。”
顿了顿,她转过身来,挪到御案前站定:“不是父皇有何吩咐?”
此时,御书房内只剩下皇帝,李元,和她三个人。
昱帝盯着她敲了一阵,忽而叹息道:“朕一直都觉得,你和你母妃完全不一样,可现在才现,你们的性子,都是一样的好强,一样的倔强,一样的刚烈。”
莫名其妙说这些,祁凰实在闹不懂皇帝的心思。
但她还是摆出一副惶恐样,跪下道:“儿臣有哪里惹父皇生气了吗?如果有,儿臣现在就向父皇赔罪。”
“你这孩子,朕又没说什么。”昱帝又是一叹,站起身来,绕过御案,走到她身前,弯下腰,在她手臂上扶了扶:“起来吧,今天就当做我们父子之间的闲聊,别太拘谨。”
昱帝今天的态度,温和得有些过头,祁凰心中警铃大作,不过也能猜得出来,他突然性情大变的原因。
有时候,假仁假义,也不是一件坏事。
她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正直之人,今日大殿上,她早就猜到那个扮成小太监的刺客不会得手,故而,才挺身而出。
但不论结果是什么,她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
站起身,依旧谦逊:“儿臣不敢造次。”
“你这孩子,不但脾气倔,性子也过于死板了。”嘴上虽这样说,心中却很是满意。
任何君主,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比自己还要优秀,他们惧怕自己,敬畏自己,仰慕自己,这才是身为一个君主,最希望看到的。
祁凰不过是投其所好。
“知道朕为何单独将你留下?”
一番思索,祁凰道:“父皇是想考考儿臣,对今日之事的看法。”
昱帝颔:“你倒也不算木讷。”以前没好好重视过这个儿子,现在才现,他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不似传言中那般懦弱愚笨,“你心中是怎么想的,说来听听。”
祁凰恭谨道:“儿臣认为,一手策划今日刺杀事件的幕后主谋,他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让父皇您不如意。”
昱帝挑眉:“怎么说?”
“儿臣查验过那枚从刺客身上找到的腰牌,现那腰牌乃是一件仿制品。”
“仿制品?这代表了什么?”
“这个人,不想让我们与汐国结盟。”
“难道会是郯国和苍国的人?”
“儿臣认为不是他们。”祁凰一字一句解释道:“如果真是这两国所为,父皇您现在……怕是已经凶多吉少。”
昱帝眼皮跳了跳,生命被威胁时的恐惧感又冒了上来:“你的意思,会是我们自己人?”
祁凰踟蹰了一下,才道:“有这个可能。”是有可能,并非完全肯定。
昱帝冷哼一声,眼底闪过一抹针尖般的锋锐:“不管是谁,朕都不会轻饶。”他走回御案,在阔背椅上坐下,看着祁凰,“凰儿,有些事情,朕从未告诉过你,有机会,朕会一一讲给你听,现在,你只需要知道,你母妃在世时,从未让朕失望过,所以,你既然是她的孩子,必然也不会让朕失望,对么?”
呵,夏婕妤的确没让他失望过,那个女人,一辈子都在为他而活,可怜又可恨,他能记住的,只有她无条件的付出,她的那些痛苦呢?绝望呢?不甘呢?
祁凰垂下眼,浓密的眼睫,遮挡住眼底的讥诮,恭声道:“儿臣谨听父皇吩咐。”
昱帝满意点头:“很好,这件事,朕全权交由你去办,明日朕会下一道手谕,让御林军和京城守备军,无条件配合你的行动,还有,朕身边的得力暗卫,也会全力协助你。”说着,他轻轻在半空中击了一下掌,一个黑衣人,瞬间出现在她身旁,半跪于地:“皇上。”
“龙牙,好好配合七皇子,朕相信,你们一起合作,定能在最短时间内,查出事情的真相。”
“属下遵命!”
祁凰朝龙牙看了眼,在宫里生活了十六年,完全对这个人没有印象,早就听说昱帝身边暗卫无数,都是皇家一手培养的死士,果然不是讹传。
这个龙牙,一身死气,她几乎感受不到他身上的情绪变化,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情绪变化,除了有血有肉,与提线木偶毫无分别。
离开御书房,那个名叫龙牙的暗卫,始终寸步不离地跟着她,和被她甩在身后的影子融为一体。
“你别老跟着我行么?”
龙牙一板一眼道:“不可,现在您是属下的长官,属下必须寸步不离跟在您身边,为您的安危负责。”
哈,说的比唱的都好听,什么为她的安危负责,说白了,就是在监视她。
“行,你愿意跟就跟着吧,我的晗光殿可没你睡觉的地,今晚你自己在房檐上凑合一晚吧。”
皇帝身边的人怎么了?她不想给面子照样不给。
本书由潇湘书院,请勿转载!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