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雇佣
不过他们这本就是提前做试验,自然是越早出成果越好,且家中前些日子叠满了柴禾,也不差那点耗费,自然选择直接烘干,不用再等个三四日。
这烘干后的山核桃便可以拿来炒制了。
当然,在烘炒之前,还有一个颇为繁琐且极耗精力的过程,那便是砸核桃。
山核桃的内果壳极为坚硬,每一颗的果核都需要用榔头敲过。
而这砸核桃也不是不是随便砸的,也有不少讲究。
打算整颗售卖的果核要砸到一个刚好裂开,但又不会是碎裂的状态,这便极需技巧。
而那需要剥成核桃仁的,便又是另一种方式,要敲的更开,能将果仁全都取出,但又要求果仁尽量完整些,不能让它敲的太碎。否则,不卖相不好,敲的太细碎也不好取仁。
总之要求颇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所以这敲核桃绝对是耗时最长,且最费人工的一道环节。
薛家众人敲了一整,都没将所有核桃敲完,还剩下不少。
当然,这是在众人念书习字以及家务琐碎做完的空闲之余才处理的情况下,不然也不会要这么久。
因为在试验,众人都没什么经验,初始时,难免把握不好力道,不是没敲够便是砸过头。
但做试验不就是为了总结经验么,自然便是在这一次次的敲击过程中慢慢摸索出规律和经验。
此前过,郑林楚会派有经验的师傅来教授他们如何炒制。
毕竟前面那些环节还好,只要按照手册教的来,就算此前没怎么接触过,多数都能自己完成。
但烘炒则不同,这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火候,佐料的用量,以及炒制方式、时间等等,要注意的细节极多,一不心可能就搞砸了,极需有经验的师傅来带。
若是没有有经验的师傅在,他们还真不敢擅自处理,这玩意儿多贵呐,随便弄坏一些就足够他们心疼许久的,可不敢随意乱来。
在前两日晒制果核期间,薛玉海等人便去了一趟镇上,将那配方上写明的所需的配料都置备好了,并且也去郑林楚那与对方联系过。
所以在将那批核桃敲好的第二日,薛家就迎来了郑林楚派来的教授师傅——杨师傅。
终于进入这最关键的烘炒环节。
这个环节便要做的更繁琐、更细致。
整颗的果核与核桃仁之间,甚至是不同的口味之间,烘炒方式都不尽相同。
请杨师傅来,主要不少让她来做,而是让她来指点薛家众人如何操作。
在这过程中,参与烘炒的众人自然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杨师傅啥便是啥,尽量不让自己漏过任何细节和注意事项。
甚至在遇到她细节部分时,有好几人生怕自己漏听了,还直接提笔在纸上记下来。
事后,众人又拿出笔记比对,将总结出来的经验完整地记录下来。
几乎一整,薛家众人都在烘炒山核桃中度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烘炒,连外面的课都特意停了一日。
而那杨师傅也是一遍遍地指导众人,让他们尽快熟悉整个流程,面对他们诸多的提问也没有丝毫不耐烦。
傍晚时分,当郑家派了车来接杨师傅时,杨师傅直接带走了五六十斤认为合格的可以拿去售卖的山核桃。
算是认可了她们的技术。
第二日,众人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几乎又是烘炒了一整日,出来的效果已经不比第一日在杨师傅的指点下炒出来的差多少了。
不她们这次试验,这么好几日过去,薛琅静等人带回来的青果子,经过这么几日的堆放,其中有七八千斤已经可以脱蒲了。
又过去一日,这日早晨,吃过早食之后,便有不少人带着自家的刀具、板凳、脸盆或是木桶,以及装东西的箩筐等物过来等着活儿干了。
甚至还有拖家带口,带着家中辈过来的。
至少好几十的人都围在薛家的院子外。
等他们将屋里存着的青果子一筐筐地抬出来时,村民们便排起队过来领果子。
薛家给的工钱不按时间来,而是多做多给,少做少给。
每百斤青果子给八文钱的脱蒲费,领果子时像用称称过。
等他们脱蒲后交还时,再次称过果核与蒲壳的总量,合起来后满百斤,并且果耗重量不低于他们指定的量,便记八文钱。
之所以如此严格,便是因为谁都知道山核桃贵,这果子虽然只是最原始的果料,但对普通人而言也值不少钱。
若是不多加规范,难免会有人见财起意,偷偷私藏,那亏得便是他们薛家。
当然要严格管理,尽量避免被人钻空子,这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更何况是他人。
哪怕就算如此,也避免不了某些人每次都偷藏那么几颗。稍微有点不足称是正常的,你也不好什么,毕竟在脱蒲的过程中,还会有汁水流失呢,这也是要少去一点重量。
但这少量的损失,他们还是能承受的。
话这些人们在领走青果后,便是三三两两或是一家子坐一堆,各自戴上护手,抄起刀具剥起蒲来,剥好一个便将那果核扔进装满水的木盆或是水桶郑
没过多久,薛家院子外便坐满了一堆堆的人,人群之间吵吵闹闹的,衬的薛家好不热闹。
这群人中以妇人为主,从老到少的,各个年龄段的妇人都有,其次便是孩童,以及最后少量的男子。
带着护手,手掌与青果子终究隔了一层,自然不如直接握住果子方便。
便有几个妇人,想要多剥几斤,多挣几文钱,选择脱掉护手,直接用手剥。
尽管薛家众人多次提醒,这青皮可是有毒的,染上很难洗掉不,还会山肌肤。
甚至还亮出自己的手掌给她们看,这手的黑污便是前几染上的,而且当时的防护都已经做的很好了,只是染上了少量的汁液,到现在都还没褪去呢。
戴上防护都如此,更何况直接接触青果子。
但即使如此,也没服人家。
这青皮有毒,之前又不是没有与她们讲过,不然为何给护手呢。
她们显然知道,只是这些都没有让她们挣更多银钱来的重要。
都是农人家家的,这农活一年年地干下来,哪个手上不是长满老茧、皮糙肉厚的?
尤其是那些年长些的妇人,那手本就黑不溜丢的糙的很。
满手的粗皮黑肉,早已过了爱美的年纪,根本不在意这劳什子染不染黑的。
当然是咋样能挣更多的钱便咋样来,不搞这么多讲究。
这手长的好看些能当饭吃吗?
至于那些年轻些的,这手毕竟还娇嫩好看些,多数还是选择带着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