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开了之后,大家就非常理解何晶晶的做法了。
在这个靠着不固定的柴火做饭的年代,火力对于那些不会颠勺的人来说影响非常大。
这也是为什么海轩阁的那些有经验的大厨始终没有办法掌握何晶晶带过去的菜谱的重要原因之一。
没有重视颠勺的结果,就是掌握不了火候。
一个好的厨师应该可以通过菜肴的颜色,还有冒出来的香气判断菜肴现在加工到了哪个步骤了。
有的人即便能够判断,但是颠勺技能不到位,也做不出要的效果。
这就是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何晶晶这一番话,赢得了众人的信赖。
那些刚才受了蔡诗诗和雁如虞挑拨来冒犯何晶晶的人也觉得非常的羞愧。
但是何晶晶显然并没有追究报复他们的意思,反而是让大家坐下来,像朋友聊天那样给大家耐心的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
这一波操作给何晶晶拉来了不少好感,大家都对接下来的刀工训练翘首以盼。
“在未来,我会把我自己琢磨出来的那些新菜都教给大家,那些菜的做法是非常依赖这些基本功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沉下心来,把这些基本功扎扎实实的练好,这跟练习武术是一个道理。”
“若是你马步扎的不稳当,别人一个扫堂腿你可能就趴下了。”
何晶晶讲了个笑话,大家都笑了,但是蔡诗诗和雁如虞却笑不出来了。
新菜对于大家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一听说何晶晶以后还要教大家做新菜,大家的情绪又开始高涨了起来。
何晶晶在跟大家聊天的时候,蔡诗诗也没有闲着,一直在跟雁如虞说何晶晶的坏话。
“如虞,你看何晶晶那得意的样子,这简直就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雁如虞淡淡的看了一眼何晶晶,继续发呆。
何晶晶实在是不明白,这雁如虞是怎么了。
一直以来虽然雁如虞一直在对付何晶晶,但是每次都是蔡诗诗冲在前面,雁如虞在暗地里布棋,给自己牵线搭桥。
即便是何晶晶真的要查起来,查到的也只能是蔡诗诗,然后才是雁如虞。
所以和晶晶会更恨谁呢?毫无疑问就是蔡诗诗了。
何晶晶现在是当朝的平阳郡主,背后又有长公主知府大人撑腰。
而蔡诗诗不过就是一个商贾之女,虽然大家平日里尊称一声蔡小姐,家里的确还有很多的仆人和田地。
但是再怎么样都是一个商人籍,不像何晶晶是皇籍,这中间的云泥之别蔡诗诗还是有些数的。
蔡诗诗现在心里开始有些后悔,自己就这么明目张胆的跑到叶家去放狠话。
虽然叶家真的不足为虑,但是跟叶家打商战对蔡家也是不小的损耗。
更何况两家本来可以和气生财,一起合作共同创造财富。
蔡诗诗自己放不下这口气,再加上雁如虞的一挑唆一撑腰,自己就一头热的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跑到叶家去闹腾了。
其实蔡诗诗也知道,皇帝赐婚了基本上自己和叶海轩的情缘就断了。
蔡诗诗也知道,叶家始终都有只娶一个妻子的传统,但是雁如虞再三的说自己的姑姑是雁妃,手里的权利非常大,根本就不怕何晶晶。
总之现在蔡诗诗的心里非常乱。
“如虞,这蔡诗诗挑拨离间的能力还真是厉害啊,咱们该不会就是她嘴巴里的‘有心人’吧?”
蔡诗诗又抓住一句何晶晶的话不放,然后对雁如虞挑拨道。
可是雁如虞只是看着何晶晶冷笑,然后一脸嫌弃的看了坐在自己身边的那些人。
蔡诗诗努力扯起了嘴角,然后心里又陷入了沉思。
自己这么一直的挑拨雁如虞,雁如虞居然一点表示也没有。
而且之前所有的狠话基本上都是自己放了,雁如虞只不过就是在身边站着做个样子。
虽然蔡诗诗明白雁如虞非常不喜欢何晶晶,而且处处和何晶晶作对。
但是蔡诗诗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蔡诗诗自己还没有啥到相信自己几句话就能让雁如虞对何晶晶恨到这个地步。
毕竟雁如虞是动用了家里的力量,还找了一些官差和死侍来对付何晶晶,这样沉重的代价蔡诗诗是想都不敢想的。
蔡诗诗现在心里有些害怕。
若是到时候把何晶晶逼急了,何晶晶想要回过头来主动出击对付自己可怎么办?
雁如虞的姑姑是当朝的雁妃,而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商人的女儿,根本就找不出什么靠山。
雁如虞当然可以轻飘飘的就全身而退,而自己就不一样了,自己说不定会成为最惨的那一个。
甚至雁如虞的那些锅都要自己来替雁如虞背。
想到这里蔡诗诗觉得心里非常的委屈。
本来自己已经放下了跟叶海轩的感情了,是雁如虞说看不过去自己被欺负,要给自己撑腰,鼓励自己去叶家闹一场。
而且叶家和蔡家商战这件事情也是雁如虞出的主意。
自己当初怎么就这么傻呢?真的跑到叶家去闹腾了一场?
而且跟雁如虞相处久了之后蔡诗诗就更加的感受到了身份地位的不同待遇的不同。
蔡诗诗现在还没有飞上枝头,只是一个民间的麻雀,心里极度渴望拥有跟何晶晶和雁如虞一样的地位。
联合雁如虞一起来对付何晶晶,也是因为自己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但是现在看来,蔡诗诗总觉得雁如虞和何晶晶之间的仇怨好像没有那么简单。
不然为什么宫里的雁妃娘娘,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后宫主子了,却还要帮着雁如虞来对付何晶晶这个小角色。
蔡诗诗现在觉得自己有些头疼。
自己这一路处心积虑的和雁如虞处好关系,并且一直给雁如虞灌输何晶晶不好的观点。
仿佛自己只是一个被人利用了的跳梁小丑还不自知一般。
蔡诗诗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开始小心这个所谓的“朋友”,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