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夜宴开始
柳明音抱怨的对象自然就是郎也了,这不是她过于敏感,而是郎也的视线太不掩饰了。
或者说对方本来也没有要掩饰的想法,就是这样坦荡又毫不客气的投射着目光,似乎是根本没有考虑过柳明音此时的状况。
可如果这样去想的话,好像有些绝对了,毕竟他刚才在司膳房里表现的还是挺不错的,也给了柳眀音面子,可现如今……
“郎大人对我们的招待可还满意,既然已经酒足饭饱,不如讨论讨论正事,不要忘记你们来京的目的。”
大概是因为对方的目光过于热切了,以至于都被皇帝给察觉到了,开口催促着说了这样一番话,但这也难怪,毕竟柳眀音的位置就站在皇帝的身旁,看向她的目光,自然也会被皇帝发现。
估计是在这个时候联想到系统,因此忍不住开口说话了吧,但是现在宴会刚开始没多久,菜品也是刚上的,大家还没动几筷子呢你就说酒足饭饱,是不打算让其他大臣们吃几口吗?
柳眀音眼角的余光也注意到了,有许多大臣都在悄悄的放下筷子,想来也是可怜。
郎也听到这话之后,总算是把自己的视线从柳明音的身上移开,转而落到了皇帝身上,紧接着又哈哈大笑起来。
“陛下不说我还真忘了,毕竟我现在还没有从打了败仗的这件事情当中走出来,你们中原不是说什么骄兵必败吗?可我之前接触到的中原人可都是傲慢的很,丝毫没有理数可言,可他们却仍旧打赢了我们的铁骑,看样子你们中原人的话还是自相矛盾的呀。”
这是什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人招数,柳明音真是闻所未闻,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对方天然呆而说出来的话,还是对方的有意为之。
想到这里,她的视线又扫过坐在下方的大臣们,只见有不少人已经在窃笑,但并没有一个人发言,想必也是被这样的乱招给搞的不知所措了。
光是嘲笑人家又有什么用?要是没有人能把这句话接上的话,岂不是相当于默认了对方的言论是正确的,在这种大国交锋的时候,好的有一点正确的表现呀。
柳明音眼角的余光还朝着阳光的方向看了看,发现的确有木讷端直的言官已经将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记录了下来,包括在场的人一时间说不出来话的这件事儿。
虽然要尊重自己的职业,做到把自己的职业做到最好,把每件事情都清楚的记录下来……但这样的表现也太耿直了吧,你是这辈子都不打算升官了吗?
柳明音心里也清楚,在言官这个职位上的人可能这辈子都是难以升官的,但是还是忍不住吐槽了这样的话。
在这沉默了半盏茶,又听着郎也笑了半响后,终于有朝臣出门发言了。
“我国国土辽阔,人多,事情也多,一方风土养一方人,在京城的人们自然都是懂礼的,至于郎大人你为什么会遇到不懂理的人,我想可能也是和地域有关系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就是不同地方风土养成不同的人的经典案例,难道朗大人你不清楚吗?哦对了,北地人不讲究诗书,也没有生长橘子的地方,会不知道也是难免的。”
此时回答郎也问题的人,正是负责陪同使团进京的秦一,从某种角度上讲,他来回答使团人的刁难问题,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份不错的安排。
只不过他虽然合理的解答了,但这阴阳怪气的语气还真是丝毫没有掩饰的意思,柳明音心里感慨着,同时又扫视着在场的人们,尤其是看了看女眷的方向。
由于这座位是按照官职的排名来分布的,而女眷们又是单独的一个区域,因此身为顶级贵女的秦晓叶蓁蓁的位置都是挨着的,只不过她们两个人的身边还坐了她们的母亲。
秦晓看着自家哥哥表现的威风,自然是喜不自禁,而叶蓁蓁看到自己的情郎出了风头,脸上也带了心血含蓄的效益,只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她的母亲却在这时候咳嗽了一声。
由于距离的原因,对方咳嗽的声音并不是很大,柳明音也没有听清楚,只不过她能确定的是,在对方咳嗽过后,叶蓁蓁的笑容也消失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她察觉到自己女儿对秦一的心思,并且觉得两家并不般配,所以才会……可并不应该呀。
仗着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目光会落在哪里,柳明音便肆无忌惮的打量起了叶蓁蓁那一桌的状况。
一般人提到叶府,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叶丞相这个优秀的人物,在他之前,丞相一直一向都是由皇后的娘家家族“垄断”的,他是第一个从对方家族里抢过了丞相之位的人。
这样的身份经历听起来就好像是草根出身,全凭一腔孤勇上位的似的,但真正的草根出身是秦将军家,而并非是叶丞相,因为叶丞相有个大长公主的母亲,这就注定了他出身不凡。
这位大长公主自然就是叶家第二个话题人物,据说那位公主的手段颇应,但那只是对外对皇家内部却是颇为崇敬,据连当今圣上也对自己的这位姑姑非常敬重。
而在叶家里,知名度排在第三位的则是叶蓁蓁,京城有名的才女,美艳动人,可眉眼间却带着冷冷的疏离,和她那艳丽的容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许多公子哥魂牵梦绕的美人。
这排名也就到此为止,叶家的主母似乎没有什么人关注过,但在秦晓的八卦之下,柳明音也是略知一二。
这位主母并非是本朝人,而是他国公主过来联姻的,本来应该是嫁给皇室做妃嫔,但是在诸多考量之下还是指给了叶丞相,好在夫妇两人关系不错,也算是成了一对佳话。
只不过那位公主的母国在几年前已经灭亡了,似乎是被南疆吞并了。这也难怪,毕竟只是个靠近南疆的小国,就算应朝有出兵相救的想法,那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但实际上在这位公主只给丞相的那那一时候,就足以证明应酬的态度是不打算趟这趟浑水的了,想必这位公主以及她的母国也是心知肚明的。
这么一想,或许是同在异乡为异客的伤感吧,这是针对郎也的,而不是针对秦一的。
或许是因为同为异乡人,因此有了共情,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女儿也像旁人一样嘲笑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