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成团宠:娇娇娘子会种田

第131章 谣言加好消息

  秦武德早已经跑得没了人影,方婆子撮着牙花哈哈笑,她这几天就发现村长家这小子不对劲,老是往路边角落里钻,还以为是要偷鸡摸狗。

  于是就随时跟着,想等着秦武德得手,自己就跳出来抓贼分上一半,没想到这小娃是替杏花打抱不平。

  杏花那丫头十三岁了……秦武德也是十三岁吧!

  不同祖宗只同姓,也是可以结亲的,唔!有戏!

  方婆子一边在脑海中分析有可能发生的一切,再组织语言,一段如同亲眼所见的谣言就出来了。

  另一边,江团跟江景文离开竹林一路小跑,很快就到了老宅。

  没想到江景祥在家,而大伯又进城里去了。

  看见堂弟堂妹,江景祥丢下自己正摇动的纺车就去给他们摘枇杷。

  “祥哥,你以后也要纺纱?”江团接下他的活计,熟练搓出棉团捻头,摇动纺车,抽出细线,五个纺锭转动起来。

  “反正现在也是闲着,纺吧!多一个人干活就能多份收入。”

  江景祥提着一串枇杷过来,树上已经没有了,这是专门留下的,正准备找时间给小叔家送去。

  这些天,开坊卷的事迟迟办不下来,急也没用,他在家就先纺纱存着,多一锭纱就多几十文钱,以后只管卖出去。

  江团拿过枇杷吃,眼睛瞅着江景祥纺纱,只感觉这画面怎么都不协调。

  她倒不是对男人纺纱有什么偏见,只感觉江景祥一个大小伙子做这些,有些浪费人力资源。

  村里多的是会纺纱的小媳妇老太太,随便招来几个,就能胜任。

  江景祥能写会算,可以做的事更多。

  而且,她现在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是把人力摇动纱轮改成畜力,就能将几辆纺车连在一起。

  这样一来,纺纱工不用固定在原位摇手柄,能捻动的线头就更多了。

  换句话说,就是简易版的现代纺织厂。

  江团想了想,没说,她打算等大伯家纱坊手的营业执照办好后,再给堂哥一个惊喜。

  现在就说出去,万一纱坊被别人弄去,不是堂哥做东家,岂不是替他人做嫁衣。

  正想着,康氏在屋里叫她:“娇娇,你进来!”

  江团应一声,把手中的枇杷放好,这才进屋。

  康氏住的屋里依然摆放着织机,只是她以前睡觉用的床铺已经不在了,而是在空出的位置放着一个大大的木架,上面摆放着一个个纺好的纱锭。

  这些都是这段时间纺出来的,看数量足有上百个,恐怕一拿到开坊卷,这些纱锭就会开始销售。

  康氏脸上浮现淡淡笑容,她从架子上拿出一套淡青衣裙,抖开给江团看:“你家里现在不同以前,别老是天天穿旧衣服。

  再是不在意这些外表的东西,也要学着打扮自己。

  姑娘家,花一般的年纪,也像花一样容易凋零。

  我看你喜欢穿淡雅的颜色,就让你堂姐拿了一匹好布,给你做这套衣服,你看看喜欢不?”

  江团现在身上穿的正是堂姐江景秋的旧衣服,其实柳氏也给她做了一套出门穿的,今天是下地,她就没换。

  不过伯母给她衣服,江团也笑纳了。

  喜滋滋接过衣服,江团仔细一看,布是细棉,而且还有规律的暗纹,这是大织坊出来的上等布。

  衣服做得也好,针脚细密,做工精细,的确是康氏的手艺。

  康氏脾气暴躁,那也是被老宅家里的冷暴力给逼的。

  她素来心灵手巧,又心高气傲,那也是有骄傲资本。

  康氏当姑娘时能改织布机,又会绣花。

  单纯做女红上,秦家村的女人都不如她,即便柳氏长期相处也比不上。

  现在这件衣服做工好,尤其是领口袖边密密小花,更是需要费些功夫,这套衣服至少需要花康氏五天时间才能完成。

  五天时间都足够她织两匹布了。

  另外,康氏还取出一个精致小锦盒,江团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一对珠花。

  “这是你堂姐在城里买的花饰,现在城里就时兴这个,小姑娘们人人都戴,看上去娇俏可爱。”

  那对珠花是珍珠打孔,再用银丝穿缀,只是珍珠是天然淡水蚌的,小而不规则,算不得上品。

  在见惯海水养殖珍珠的江团眼中,这对珠花比不上康氏亲手做的衣服。

  再听到城里小姑娘人人都戴,她就更加不喜欢了。

  不过这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她不能拒绝。

  “多谢伯母,多谢堂姐!”江团这句感谢还是真心实意。

  自己虽然不喜交际,对于别人的善意她也不拒绝。

  再说跟康氏接触这么久,她知道康氏是个爱憎分明的人,送自己这件价格不菲的衣服,肯定是纱坊的事有眉目了。

  见江团收下衣服头饰,康氏的心情也畅快不少。

  越是知道这生意的好处,她越觉得亏欠了这个侄女。

  康氏此时眉开眼笑道:“你堂姐说官府那边已经走通路子,就这几天事就要办下来。”

  办一个开坊卷可真是一波三折,不仅女儿那边投了钱,自己也垫付出一百两银子,几乎倾尽家财,好在终于是做成了。

  听景秋说,是可以开五十人的大坊,如此一算,一天的纯利润至少都有二十两。

  自己跟景秋对分,也有十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一百多两银子。

  这笔钱还不用自己动手,全是由别人替自己辛劳,让她如何不开心。

  江团把衣服小心折好,又把放珠花的盒子也放好,这才关切问道:“伯母,那以后纱坊是开在秦家村还是开在城里?”

  若是开在村里,人工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就老宅的后院搭建成工棚,再从村里寻几个妇人来。

  织娘们工价每天需要三十文,十个织娘也才需要三百文,要是用一些小姑娘小孩子,工钱价格就更低了。

  在这里,人工是最不值钱的存在。

  有得就有失,工钱低,运输方面就会难一些。

  从万宁镇到秦家村虽然才五里路,可地面没有硬化过。

  真正是天晴扬灰路,下雨水泥路,偶尔走一次还能捡着好天气,要是天天重车行走,想想都可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