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皇帝倒是知道因为大运河突然对商户停运,各处都有受损,百姓情绪激动不稳定。可就连当初在北城的百姓示威游行也在短短三天之内被知府劝服,怎么又会在各地突然出现各种不稳定现象甚至武力起义?
便是扬州萧条,各处来的客商怨气冲天,他们在商海中沉浮,也该知道自己的斤两更该清楚罢卖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是百姓天真,真当他们胡乱闹一闹就能左右朝廷,还是中间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皇帝看着各处传来的密信,眉头皱起又渐渐松开。
“传户部、工部两位尚书进宫!”
皇帝传召,两位尚书很快就进得宫来。见皇帝问询上次派人探查大运河运盐可行性的事情,两位尚书相互看看都没有抢先说话。
“怎么?到现在都没有结论?”
皇帝的语气很轻,神色也看不出喜怒心情。可联想着周韶华他们的案子还悬而未决,便猜测是要以此为参考为周、王两家定罪。
户部尚书和周家向来亲厚,有意替周家说几句好话,可大运河南北疏通,承运粮、饷,官用物件已经让迁都称为可能,若再能繁华南北两地,那……
朝堂上的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当初调查大运河运盐的事情几位王爷就打过招呼。下面没好生办这件事,也不想好生办成这件事。如今皇帝再问,可该怎么作答?
工部尚书和周、王两家素无交情,回答起来倒少了不少顾忌。
他见户部尚书为难,便上前一步,作揖行礼后道:“微臣已经派人去各处详细查验,结果是要实现大运河兼运食盐,至少还得十年时间!”
皇帝眼神顿时深邃起来,他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饶有兴趣的问他:“十年,怎么个说法?”
“大运河疏通不久,寻常运送粮饷已经任务繁重。若再要兼运食盐,首先得再建造船只,培养相应的船头船工。其次得再多兴建仓储,组建管理运营衙门,管理盐运相关事宜确保相关秩序和规则。为保证运河畅通,投入盐运船只后得重新评估运河容量,以免拥堵;各处得再设应急人员,制定应急措施,以防风暴等意外情况发生,更怕翻船事件频发,货品翻入河流与泥沙一起堵塞河道!”
说到这里的时候,工部尚书特意抬眼看了皇帝一眼。
大家都知道朝廷为了疏通会通河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甚至军力,都知道为这条河多少劳役意外丧命。皇帝想迁都,大运河就是输送血液和养分的命脉,畅通可比创造财富重要多了。
两位尚书觉得:但凡是有头脑的人都该知道怎么选,尤其如今的大明国家富饶并不缺大运河挣来的那点银子。
皇帝淡淡的看着他们,好半晌后才接着淡然的问道:“完善这些问题的避免方法,你们觉得至少需要十年?”
“是!”
高位后的皇帝安静的品了口茶,而后摆手让他们下去。等他们离开,皇帝便吩咐锦衣卫带周韶华和王文过来:“隐秘些,别惊动了人!”
不管锦衣卫在当时的名声如何,办事能力也是绝对的高。皇帝不许惊动了人,周韶华和王文被带到御前的时候,当真是神不知怕鬼不觉无人知晓。
锦衣卫行事隐秘,周韶华一路过来也猜到了是要见大人物。所以,见到皇帝的时候,他并没有多少惊慌。
皇帝也没心思和他们虚情假意,等他们行罢礼,皇帝便将周知府、周韶华当初写的奏折等物件递到了周韶华面前:“这些东西,你可还认识?”
再熟悉不过了!
见到皇帝的瞬间,周韶华实现理想的欲望瞬间膨胀,却也知道分寸的强行按捺了下来。他面上神色并无多大波动,只规规矩矩的回道:“是家父亲笔所书的奏折和微臣用半年时间调查所得的笔录。”
“既然认得,那你也该知道上面写了什么吧!你说大运河适应商运可行,朕倒想问问你可行的点在哪里!”
这个问题让周韶华有些懵,可行的点就在他的观察笔记里啊!运河能容纳那么多船只,码头有一定的仓储能力,劳役和船工可能还欠缺些,可有齐船头他们在,新培养出些也并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
但凡能周韶华能想到的问题,当初的笔录里都有解决办法。皇帝若仔细看过,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周韶华弄不清皇帝的意图,也只得根据记忆重新说起自己的见解。可他才刚开口没多久,皇帝就打断了他:“上面写过的就不消说了,你说说看河道安全如何保证;船只、船工短缺各路货品如何周转运载;还有河道的拥堵问题,意外事故的防范和急救措施等等。你建议大运河尽快兼顾商运,那这些问题你都想过吗?”
这些问题周韶华想过,他不但仔细想过还反复推敲,有了相对成熟的解决办法。
皇帝既然想要了解这些,那便说明又开通大运河商运的想法。周韶华心中说不出的激动,好费了一番力气才没在御前失态。
他理了理思绪,而后便有条不紊的仔细作答。他的回答严谨而周全,造船、建仓以及船工培养这些方面细致详细。对维护河道通畅和安全方面,他的办法新颖独到。其它方面虽有些小瑕疵,可漕运这样的大工程本来就不可能靠一个人全面完善。
皇帝认真听完,右手点着案上周韶华的记事本,脸上有了淡淡的满意。
“如今多个城镇的商户吵闹着逼朝廷用大运河商运,尤其以北地和扬州的商户最甚。他们闭门罢卖,纠结百姓围堵衙门。同时宣称不无罪释放你们不实现大运河商运,他们便要反了朝廷,目前为止,整个扬州几乎全商避户,百姓无法买卖物件严重影响生活。这事,你们怎么看?”
王文眉头紧皱,他直觉百姓和商户的这次行动太过偏激。而且,这番宣称和作为,只怕要适得其反。
面对皇帝的目光他双腿有些发软,心中更乱哄哄的一团,直接讶异道:“这太荒唐,朝廷如何决策难道还要受制于他们?”
皇帝从王文身上收回目光又看向周韶华。
初初听到这个消息,周韶华心里也咯噔了一声。先前在牢中也听王妍的叔父说过百姓合力要救他们的事情。当初满心里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感动,可现在再听却听出了阴谋的味道。
他眉头轻轻皱起,疑惑的问:“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出于情谊在衙门口为我等求情、想出些出格的法子为我等歌功颂德也在情在理。可说为了我等要豁出身家性命反了朝廷,就实在是匪夷所思。”
皇帝看着他没说话,周韶华沉思片刻又接着道:“罪臣私以为,这件事里面透着蹊跷藏着阴谋。走南闯北的商户,哪个也清楚自己的斤两,平白绝不会做鸡蛋碰石头的傻事。乡亲为救我等要反朝廷更是无稽之谈!若不是有人在背后操纵,那他们豁出去这样闹定然是遇到了比造反还严重的事情。”
皇帝看周韶华的眼神越发满意,只脸色也越发严肃起来。
他问周韶华道:“既然大运河适当商运可行,朝廷是不是该立刻实行以平息民间祸乱?”
堂堂皇帝,怎么能轻易让百姓威胁?皇帝这般询问,不过试探!
周韶华躬身回答:“罪臣以为不可!”
见皇帝以询问的眼神看过来,周韶华又接着道:“朝廷允准大运河上商运,是因为大运河有兼顾商运的能力,更是圣上为国计民生做出的尝试和努力。国事不是小事,并不能因为不明真相不知厉害的百姓暴乱、威胁就能妥协退让。圣上若现在推行大运河商运,会给百姓只要人多就能左右国事的解读,如此一来,往后更易生事。”
皇帝点了点头却依旧没有说话,周韶华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却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道:“再者,罪臣觉得中间又阴谋。不先查出主使者的目的,只怕会有隐患。”
“你在扬州商户中倒颇有名气,朕若令你前去扬州,你可能在十天内查清真相扭转局势?”
能发展到商户全体罢卖的程度,后头的人绝不是简单角色,这件事也绝不可能是临时起意。以仓促斗周全,周韶华没把握能在十天之内将事情全部解决。
看他面色为难,皇帝又加了一句:“若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倒可以允准你带一个帮手。”
“可否请陛下多宽限些时日,十天的话……”
“那便半月为期,若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朕必有褒奖。若表现突出,将功抵过也不是不可能。”
虽说十五天也实在不宽裕,可周韶华也只得咬牙应下来。
这是将功折罪的机会,是救下家人最好的机会,更是他的责任和义务。对方既然以大运河为名头,以救他们两家为借口煽动民众,那他出面戳破对方阴谋,以免百姓被无辜利用也是义不容辞!
“罪臣可否带王妍同行?”怕皇帝误会自己只顾着儿女情长,周韶华紧着又补充道:“王妍寻常就爱在商户中乱窜,和扬州许多商户都有交情。若带着她前去,许多事情该好办一些。”
皇帝意味不明的浅笑一下,而后便点头答应下来:“本想为你配两护卫,既如此便带上王妍吧!”
没等周韶华叩头谢恩,皇帝又对王文道:“北地的乡亲对汪家盐店倒很有感情,如此,你便带着汪雅婷去北地走一遭吧。同样十五天的时间,是将功折罪还是罪加一等便看你们自己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