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盛宠为凰:皇上您要点脸

第一百九十三章 惩治皇后

  斐苒初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她虽然不知道他和轩辕梦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往,但是事情已经变成了这样,就再也没有转还的余地了,不管以前有多爱,现在都只能一个人默默地藏在心底了。

  “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喝闷酒?”她语气尽量表现得轻松,打趣着他。

  一听见有人来,赵禄录马上收起手里的簪子,生怕被别人瞧了去,好像这样就能不被人轻易发现自己心里的秘密。

  “我找了最好的解毒郎中,暗月现在已经没事儿了,只需静养几天,便可痊愈了。”赵禄录知道斐苒初今日约他到这里,无非就是担心暗月的伤势,所以不等她问,自己便先说了。

  斐苒初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下了,她可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让暗月白白送了性命,“那便好,你可找到了暗月中的是何种毒药?”

  赵禄录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瓶来,一副很是骄傲的样子,和刚才伤春悲秋地样子截然不同,“这毒药的名字叫做蛇绕藤,产自南玄国,也只要像南玄国这样专门炼毒的国家才能制出这样的毒药。”

  一听到这个毒药地名字,斐苒初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这世上怎么还有这样听着名字就很吓人的毒药?

  “不过这种毒药不是很常见,因为它的药效和大多数地毒药发作时是一样的,如果你不仔细查看的话,很容易就和其他的毒药混淆在一起,若不是这次暗月中毒的话,还查不出吗北辰萧也是中地此毒。”

  赵禄录看着那瓶毒药,和斐苒初细细道来。

  这话听得斐苒初有些背脊发凉,看来这个南玄国确实是一个难对付的国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大大方方地挑战还不算什么,最怕的就是想南玄国这样的国家,动不动就给你来几滴毒药,到时候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过她还意外的是,这赵禄录看似是一个不中用的,整天花天酒地的花花公子哥,没想到办起事来,还怪有效率的,不过一晚上,就把事情查得这么清楚了。看来,是一个可造之材啊。

  “那就好,今晚,你们府上怕是会有不速之客了,希望赵公子能好好招待哦。”斐苒初勾起嘴角,一脸坏笑地说到。

  赵禄录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你就不问问我的意见,就把这些人往我府上引,来打发我无趣的时光,可真是好知己啊。”

  斐苒初知道他虽是这样说,但是也是同意了这件事情,把这件事情叫给他,自己也是放心的。

  “等这件事情过了,我可得好好报答你的恩情啊,说吧,要是想要带什么东西,或是传什么话给轩辕大美人,我都是乐意效劳的哦。”

  一听到轩辕梦的名字,赵禄录的神情明显恍惚了一下,可是最后还是化做了一丝苦笑,“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说完又猛灌了一口酒。

  看着他的样子,斐苒初也只是默默叹了口气,“那好,等大功告成了,再一起喝酒。”

  赵禄录点了点头,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示意,今天晚上的事情,自己一定会办好的。

  等回到宫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天气渐渐变热,人的心情也跟着变得躁动难安起来,特别是百花宫的那位。

  今日,不知又是哪位奴才惹得斐季清不开心,砸了屋里的东西不说,还将宫里的下人个个打得是满身是伤的。

  而这源头便是今日一早,不但得知皇上今日没有上朝,而且还是从阳华宫里出来的,不用想,就知道昨天晚上在阳华宫内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让斐季清气得不轻,嫉恨之情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了她心里的整片地方。

  她恨,为什么斐苒初就能得到这样的殊待?从自己进宫起,皇上就没有碰过自己一丝一毫,就算是好不容易在百花宫留宿,也只是在外间睡一晚而已,从来不会碰自己。

  别人都以为她荣获盛宠之时是多么的得意,可是这其中的心酸却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她不能说,谁都不能说,就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曾提过,若是说了,就是这脸也不知往哪里搁。

  “斐苒初!”她坐在梳妆台前,手里紧捏着巾子,好像这就是斐苒初一般,恨不得将她捏碎了。

  “去,给父亲传信,明日,本宫就想看到斐苒初从那个皇后的位置滚下来!”她声音气到接近颤抖地吩咐着绿影。

  绿影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连连点头,马上连滚带爬地出去了。

  次日一早,在宣德门外,众大臣齐聚,不仅皇上在此,就连太后也在,想必定是要发生什么大事的。

  “皇上,太后,今日若是不惩治皇后,怕是难平天下人啊!”斐志浦高声说道。

  那些个大臣也是跟风狗,听到丞相这样说,都纷纷跪下来附和着。

  太后本是不管前朝政事的,可是这一次却不想,不仅是前朝的事,更关系到后宫。刚开始她也是有点耳闻的,但是碍于皇上的面子,她没有说什么,将自己置身事外。

  可是昨日,湘贵妃却跑带自己跟前来哭诉了一番,说皇上被那斐苒初迷惑不轻,就连发生这样的大事都撒手不管,任由斐季清逍遥法外。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地大臣纷纷上书给她,她也就不得不站出来了。

  斐苒初此时还在自己的寝宫内,不料却闯进来一帮侍卫,横冲直撞地直接进了皇后的寝宫,喜翠拦都拦不住。

  见众人来者不善,但是斐苒初似乎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一脸的淡然,不用那些个侍卫提醒,自己便跟着走了。就连其他各宫的嫔妃们也都被请去了,说是要立一立国风,以振纲常。

  到了宣德门外,众大臣跪了一地,嫔妃虽不是大臣,但也都是些知事的人,也都纷纷跪了下来。

  太后坐在和皇上并列的位置,手捻着一串佛珠,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痕迹,可是却也丝毫不影响她作为太后的威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