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四人到底谈了些什么,谁也不清楚。
不过,几乎可以预料到的是,绝对和许志清给女儿订的这门亲事有关系,说不得还与他职位的调动有关。
宋筠其实都不太清楚表姑父之前到底是做的什么官,主要是他们离开黎阳县的时候,宋筠还没出生呢,家里也很少提起许家人。
等她再大一些,知道自家有这门亲戚,也只是每年过年互相寄年礼的时候才听自家祖母提上几句,只说是在南方做官,很有本事,但到底是什么官,有多大的权力,宋筠不知道。
所以一直到许家回来了,宋筠才在宋念偶尔和沈氏的聊天中,得知许志清是在松江府做官,如今要被调到兴庆府。
宋念对这次调动知道的也不多,只是在书房的时候听表姐夫说了一下具体情况,才大致有个了解。
不过,他心中还是颇为困惑的,按理来讲,许志清在松江府经营十年之久,就是升职了,也应该继续在南方任职,怎么突然就被调去西北了呢?
这不是说西北的那个职位不好,而是说这个调动有些出乎意料。
如果是许志清做得不好,那他应该被降职甚至夺官,如果说他做的好,那让一个习惯于南方处理事务的人突然去西北的军事重地做事,未免有些奇怪。
许志清也没说得太明白,只说是那边的官场出了问题,急需官员,而且上面的人怕党争误事,所以选中了他,还有一些寒门出身的官员。
这话固然有些道理,但宋念又不是小孩子,很明显不完全相信,只觉得许志清是避重就轻,说给家里人听的。
好在,许志清解释的时候,也吐露了几个人名,莫名地让宋念有些熟悉。
他坐马车回家的路上就一直在想徐志清在书房说的那些事,别的倒还好,主要是西北那边的调动,对他们这边没有太大影响。
倒是其中几个名字,让他颇为在意。可他一下子又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只能在心中不断默念,试图发现什么玄机。
宋筠是全然不知她爹的各种考量,终于走完了亲戚,她只想回家靠着炭盆休息一会儿,看,吃吃零食,以至于错过了一个关键的信息。
宋念回家后,去书房翻了一遍他和郑翰林通信的信件,又看了看之前收集的各种邸报和朝中的消息,倒是的确见过这几个名字,可是还不够,绝不仅仅是这些地方见到的。
这如果是宋筠在这里,一下子就能发现到底是哪里出现过的名字,可宋念平时的消息渠道比宋筠多了好几倍,的确是很难想到他匆匆翻了一遍的册子,只能放弃了。
不管如何,宋念还是把从许志清那里听到的几个名字记录了下来,并在后面写上“通敌”二字。
通敌的证据是真是假,宋念并不是绝对相信,从古至今,借通敌的罪名去拉边境官员下马,几乎是最有效的办法,毕竟皇帝总是“宁可错杀不愿放过的”,可牵扯到这么多官员,绝不仅仅是通敌的问题,肯定和朝中的局势有关了。
宋念叹气,这年头当官也不容易啊,早些年还好,这些年,皇子们都长大了,有了各自的实力,他们在京中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在地方的官员也得被迫选边站,一个不好,就被卷进去了。
也不知道这个表姐夫,是真的稀里糊涂地运气好地得了个好职位,还是他也有了自己的立场。
其实这是最有可能的答案了,其次才是那边真的没人用,以至于朝中的大臣看了许志清的履历后就选了他。
宋念当然希望是第二种的,可他又不是那么有信心,尤其是在许志清突然在京中给女儿订了亲事之后。
宋念呆坐在书房,只觉得身际全是迷雾,原本和他一介举人干系不大,可他亲表哥和晋王结了亲,不管有意无意,王家总归也被归入晋王的势力范畴。
同样地,不管晋王什么想法,其他皇子也会防备他的存在,这是必然的。
如果再加上土豆的功劳呢?
宋念有些后悔在局势还不明朗的时候暴露土豆的存在,这样一个高产的粮种的出现,必然会造成朝中势力的不同倾向。
他看着香炉中升起的烟雾,不断地推测着,不断地考虑着自保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