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自家名声,孙县丞终于不装傻了,也不介意沈氏说的那些难听话,既迅速又诚恳地给出了答案:
“这个孽子,我公务繁忙,我家老太太又怜惜他的出身,难免娇惯了一些,却不想养出这么个荒唐的性子,妾生子就是扶不上台面啊。老夫人,贤弟,弟妹,你们请放心,我一定会给出一个让你们满意的交代的。”
宋筠这一刻,突然觉得比起想算计她的那个老太太,对她动手动脚的孙二郎,这个孙县丞好像更可恨一些,或者说,恶心。
宋筠觉得没必要再听下去了,答案肯定是会让自己和父母满意的答案,毕竟孙二郎很明显已经被放弃了。
她转身离开的时候,还听到孙县丞浑然没有子不教父之过的懊悔,反而情绪颇为高昂地和宋念套近乎:
“贤弟,其实咱们两家,哈哈,孩子们之前的交情还是不错,我那嫡长子,和你的长子可是一个书院的,还有我家若瑜,昨个儿不是还……”
剩下的宋筠就没听到了,也懒得再听了,这是庶子不争气,他就拿嫡出的找回场子啊,那纵容妾室和正室打擂台的时候,他怎么不想想嫡出子女的脸面呢?
不过这是孙家的事,而且以孙夫人一力降十会式的手段,也吃不了什么亏,宋筠也就不替孙若瑜操心了。
她想着时间还早,准备找宋箴陪她去趟书局,之前答应给田家表哥买的话本子还没买呢。
宋策和宋箴每旬休一天,兄弟俩往往会疯狂补觉,尤其是宋箴,不睡到日上三竿绝不起床。家里人也不会去打扰他们,让厨房把早饭温在锅里,就各做各的事去了。
宋策还好些,多睡了一会儿就起床去吃了饭,然后到隔壁王家找他家几个小子学拳脚了。
这倒不是他热爱运动,事实上宋策从小就是家里最文静的孩子,在宋箴上蹿下跳,宋筠偷着“玩泥巴”的时候,只有宋策稳稳坐着看书。
但是,用宋念的话说就是“家里买不起太多护卫和小厮供你们赶考时使唤,你们还是多锻炼锻炼吧,省得日后病在半路。”
然后走一步看十步的宋策就很严格地执行了每日一节体育课的时间表,每天早晨都会去王家随他们家小子们学学拳脚功夫,宋箴却一如既往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宋筠先回了自己的院子,盘腿坐在榻上,恋恋不舍地从抽屉里放着的小匣子里取出几百文,又怕不够,多拿了一两银子,再不够的话,就蹭二哥的零花钱吧。
前几年的时候,宋筠还敢直接敲门进去催宋箴起床,但这两年她大了一些,古代又很在意男女大防,再进宋箴的卧室就有些麻烦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宋筠不想被念叨,干脆在俩哥哥院子里的小书房坐着,等着小厮去催宋箴起床。
宋筠坐了一会儿,看宋箴还没收拾好,闲着无聊就翻了翻他书架上的各色杂书,然后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册子,这粗糙的装订,切的歪歪扭扭的纸张,不是前段日子在宋老太太那里看到的么?
宋筠想了想当时老太太慌慌张张藏书的动作,又想了想老太太前日说漏嘴的那句“你二哥给我写了……”,总觉得自己距离宋箴的小秘密只有一步之遥了。
不过,这种事还是要经过主人的允许的,宋箴站起来对着宋箴的卧房喊了一嗓子:
“二哥,我能看看你书架上的书吗?”
没听到回答,过了几分钟,宋箴的小厮走了出来对宋筠说:
“小姐,您随便看吧,二少爷还没换好衣服呢。”
宋箴的小厮,是沈氏特意为他选的,特别板正,哪怕宋家的仆人都习惯性叫宋策兄妹三个“策哥儿,箴哥儿,筠姐儿”,他还是规规矩矩地叫“少爷小姐”。
面对着这样的规矩人儿,宋筠都有些拘谨了,不像刚才那么大声说话,而是细声细语地说:
“好吧,那你先去伺候二哥换衣服吧,我坐这儿看会儿书,不急不急。”
送走他,宋筠忍不住松了口气,也不知道宋箴对着这么守规矩的下人,是怎么做到肆无忌惮地睡懒觉的。
她退回书房,坐到了宋箴的圈椅上,把藏在好几本厚书中间的自制书册取了出来,看到封面的三个大字,“梦情鱼”,她挑了挑眉,这是宋箴的字。
那就有趣了,这名字怎么看怎么不像宋念给买的正经书,而话本子,以宋筠逛遍府城县城好几个书铺的经验,也没见到这个名字,看来的确是自己猜的那样啊。
宋筠迫不及待地打开看:
却说晋州府某县,有一宋姓秀才,偶涉一寺,寺中有一汪潭水……
梦一豆蔻少女,周身水雾弥散,樱唇微动,口唤“恩公”。宋秀才注目良久,不觉间神摇意夺……
宋筠目瞪口呆,宋家这是要出个魏朝版本的蒲松龄啊?
“小妹,你找我干嘛?”
宋箴头发都没梳理整齐,就急匆匆推门而入,然后就看到宋筠手中的册子,眼神都有些动摇了。
“二哥,这是你写的吧?”
“小妹,你听我解释!”
兄妹二人同时开口,然后面面相觑。
宋箴讪讪一笑,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把宋筠手里的书抽出来,塞到抽屉里,又寻了个凳子坐下,然后才绞尽脑汁地找借口:
“哈哈,我怎么会写话本子呢,我功课很繁重的,而且我也没这个文采,是吧,就是和同窗借来的书,我抄了一遍,就当练字了,你瞧,还不错吧。哈哈”
宋筠心想,我信你个鬼啊,就这么巧,祖母说了你写了东西给她看,然后这话本子里头是“晋州府某县宋姓秀才”,你还恰好抄了这本书,神秘兮兮地塞到一堆正经书里头。
“二哥,你如果说实话,我是不会去告状的,说实话,我挺佩服会写话本子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写话本子又不丢人,对吧?”
“你真的这么想?”
------题外话------
我发现我已经欠了推荐票加更、月票加更、打赏加更。是我给出的加更标准太低了么,怎么每天加更都没加完啊,简直哭晕在厕所。
我特意去看了聂小倩的原文,啊,就有点点毁三观,倒不是因为宁采臣最后纳妾了,而是宁采臣妻子重病的时候,聂小倩就去宁家伺候婆母、与宁采臣相伴了,对比开头的“生平无二色”,有点讽刺啊。
话说现代编剧是怎么做到把这故事改编成绝美爱情的?我看完全文,总觉得作者是在讽刺他来着。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文学素养不行,没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