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若换作心性不定的
这话语里带着些严厉的质问,若换作心性不定的,恐怕要在这女人的淫-威下服软妥协了,可池月硬是面不改色,打定了主意要这一纸借条。
她和和气气地对池雪梅道:“姑,不是我信不过你们,而是这二十两银子如今对我们来说,的确是笔不小的数目,我们一家五口还指望我赚钱养家呢,我哪里能说借给旁人就借给旁人的道理?不然您将我娘也叫来,当面问问她我们家里的状况,可有您所说的那样阔绰么?也只是表面上,我们盖了房子开了作坊,可内里的苦处却无人知晓,这给工人发工钱,又要交租金的,哪项不需要银钱呀?剩下的利润,就尽够我们自己吃喝的了。只是念着姑和姑父你们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才不得不拉紧裤腰带地过日子,也要从牙缝里挤出一些借给你们呢。”
这一连串诉苦水的话,直如一盆冷水倾倒到了池雪梅的头上。
难不成,池月手里果真没有几个钱?
毕竟是腆着脸皮求人,池雪梅也不好意思去寻周氏来,逼迫池月打消这个念头,如此岂不是得罪了池月?大概借钱这事儿算是泡汤了。
她眼珠转了转,对池月笑着道:“池月,这事儿我同你姑父商量商量,若他愿意写,便叫他立即写了给你,如何?”
池月点点头,随她去了。
池雪梅出门后,这边只剩下池月跟贾氏,还有那丁点儿的小东西。
见小东西又睡着了,贾氏正坐着,若有所思地望着自己,池月也不好冷场,笑着寒喧,“明日便出月子了,嫂子身子可觉得好些了?”
贾氏如往日对待前来探望的旁人一样,对池月微微笑道:“好多了,想来明日干起活来不成问题。”
“那就好。”池月颔首,又忍不住好奇地问,“嫂子既已有了两个女孩子,大哥该不会还要嫂子继续生养吧?”
此时,不仅乡下重男轻女的风气盛行,就连省府京城,九州各地都以家中生养男丁为荣。
想当初周氏也是生养了池馨池月两个女娃,池奶奶愣是逼迫他们继续生养,到底生出一对龙凤胎来,才算罢休。
适才见贾氏对贾氏的轻慢态度,想来贾氏在家里也是不受待见的,原因之一便因仅仅生养了两个女娃而已。
贾氏叹了口气,“横竖女孩子在这家里都是不被待见的,公婆同你大哥自然巴不得要我继续生养出个男孩儿来。”
言语之间,颇为无奈。
池月心下感慨,生在此时,又是个女子,难道就活该承受这些身不由己?
不愿意生养,只是迫于公婆和丈夫的压力,才将青春全部浪费在生养孩子,还有柴米油盐,平常的琐碎事务上,岂不枉生为人,同寻常的牲畜何异?
若是她,绝不会如此荒废一生,任这些个不懂得怜香惜玉的随意压榨!
可这些话,面对头一次见到的贾氏,她却是不敢说的。且知贾氏这类女子,深受《女戒》之类的教化,对于她的“胆大包天”的奇谈怪论指定一时间不能接受,还是不要吓到她为好。
“嫂子你真不容易。”池月由衷感叹。
贾氏自打生养出这个女娃,还是头一回听人对她如此怜惜,一时间冰窟似的心底,犹如暖阳照射进来,开始渐渐融化。
池月蓦地由怀里掏出一个红色的绣花荷包来,塞给贾氏,“嫂子,这是给小外甥女的,你且收着。”
“这怎么好意思。”贾氏客气地说着,将那沉甸甸荷包放到了枕头下。
横竖这份子钱都不是自己的,待会儿婆婆可是要来查帐,通通收入她囊中的,是以她对里头究竟有多少钱,并不十分在意。
不过这其中若少了一个子儿,她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是以待会儿等池月离开,她再数数里头的银钱,没的帐目不对自讨苦吃。
不过掂量着这荷包,想来池月给的份子钱不少,比跟他们最亲的崔衡这边的亲戚,给的都要多,且多出了一半去。
“月儿妹妹真是大方。”贾氏含笑道。
池月云淡风轻地道:“我对这小丫头喜欢得紧呢,胖嘟嘟的真可爱。等你出了月子,多给她买两件衣裳穿,也给自己好好补补身子,你看你瘦得跟什么似的,见了叫人心疼呢。”
虽说这银钱到底会被婆婆拿去自个儿享乐,贾氏看来要辜负了池月的美意了。但池月的话却如暖流在贾氏的胸口流淌,眼看着便冲毁了她那坚固如龟壳的防线。
这样体贴的话,在被冷落多时的贾氏心里,无疑是雪中送炭。
“月儿妹妹,我有几句话想对你说。”停顿半晌,贾氏蓦地启口。
“什么话?你但说无妨。”池月不以为意地道。
贾氏欲言又止,似在犹豫什么,又似在凝聚着一丝丝勇气,努力叫自己说出口来。
“月儿妹妹,适才我婆婆说,我家因为猪瘟盛行,死了五头老母猪,还有一群小崽子,其实……”
“池月,看姑给你带什么来了?”随着门“吱嘎”一声打开,池雪梅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贾氏猛然一震,当即停住话头,慌忙照看孩子去了。
池雪梅压根儿没注意到她,她笑着将一张纸条递给池月,“你姑父知你想叫他写借条,二话没说便写了,且签了字画了押,你看看还行不?”
池月接过来,但见上面写着:彦帝十年七月二十,崔耿借池月二十两银子,一年期限,务必还清。”
池月眉心微皱,出其不意地,将借条还给池雪梅,面色微冷,“姑,姑父也算是个读过几年学堂的文化人,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岁,做了这么久的生意,也必定是见过写过借条的,怎的这其间还犯如此大的错处?”
池雪梅纳闷得很,将那借条横着念又竖着念,反反复复地读了几遍,都读不出什么错别字来,只好奇怪地问:“池月,虽说我识得的字不多,可这几个字我还是识得的,我看这上头也没啥错处呀?该不会是你看走眼了吧?”
池月见池雪梅果真一副迷惘不解的样子,心道他们兴许是无意中犯了这过错,面上也就温和了些,“姑,我不是说这其中有错字,而是说这言语上有些说不通,没的叫人误会了去。‘崔耿借池月二十两银子’,究竟是姑父向我借呢,还是借给我二十两呢?这话总得说清楚些,到时候拿着去给旁人看,好叫旁人也能给公正地做个评断,您说是不是?”
池雪梅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嗔怪道:“这个粗心大意的,白认了那么多字,写个借条也犯这么大的错,没的要再费神写一遍。”
虽觉池月有些小题大作,池雪梅却也不敢对她直言置喙,不过言语中带着那么一股子不甚明显的怪责,只盼着池月能听出来,好就此罢休,叫她不要再费这个力气跑一趟。
池月哪里听不出来?只是她定要一张写得清楚明白的借条,也免去了今后可能会有的后患。
是以,她默不作声,只等着池雪梅去拿一张新的借条回来。
池雪梅见势,只好重新跑腿去了。
这边,池月扭头又问贾氏,“嫂嫂,你适才要对我说什么来着?”
贾氏适才被池雪梅的突然出现惊吓到,心里怦怦乱跳,生恐自己的话被婆婆听了去。
若婆婆知晓是她将事实吐露给池月听,令池月不甘心借钱给他们的话,那么她今后的日子岂不愈发难过了?兴许孩子也要受到牵连,愈发得不到他们的待见了。
为了这个初次见面的亲戚,直言倾吐一些不该倾吐的,反而连累了自己跟孩子,不值得得很。
适才还好婆婆及时出现,阻止住她的话头。她在心里庆幸着,却又一边被愧疚之心折磨着,五味杂陈,很是难受。
这会儿听到池月问她,贾氏当即摇头道:“没,没说什么。”
接着又补充道:“都是些不打紧的闲话,月儿妹妹不要放在心上。”
可她越是解释,池月越是觉得其中有猫腻。见贾氏不肯说,她自己也猜不透,便也就作罢了。
不多时,池雪梅又跑了回来。
这一次,她面上的笑没有之前那样灿烂了,反而眼神里带着些闪闪烁烁,夹杂了些旁的东西。
回想到适才,她将借条扔给崔衡,一并嗔怪了他几句,崔衡当即皱起了眉头。
“这个小丫头倒是精明得很。”崔衡嘴角溢出一丝阴险的冷笑,“我这招从来都是屡试不爽,没想到竟被她戳破,看来她倒是经历过不少世事,是我忒小瞧了她。”
池雪梅听这话里的味儿不对,才知崔衡是故意这样写,企图欺哄过池月的。
“当家的,原来你是故意写错的?”池雪梅睃巡了四周,方才小声地对崔衡嘀咕。
“什么写错不写错的,我哪里写错了?”崔衡烦燥地摆了摆手,轰赶着凑上来的池雪梅,“看来这小丫头片子的便宜我们是占不到了,便索性真写张借条给她。横竖最后我们都是要大发一笔的,到时候即使双倍还给她,我们也不心疼。”
说着,执笔又写起来。
“切,你肯双倍还给人家?我看还一半都好似抠了你肉似的,叫你心疼得紧呢。”池雪梅不合时宜地嘟囔一句,自然又得了崔衡的一记白眼。
池雪梅将借条再一次转交给池月,池月见这一回,上面的字变成了:彦帝十年七月二十,崔衡向池月借二十两银子,一年期限,务必还清。
池月读罢,点了点头,满意地收入口袋里,含笑道:“劳烦姑你跑了两趟,您不怪侄女多事吧?”
“哪有,你肯借给我们银两,我们感谢你还来不及呢,不过是跑两趟腿的事儿,哪里就能责怪你呢?”话虽这么说,可看池雪梅皮笑肉不笑的样儿,她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
“这银钱……”池雪梅提醒她。
“银钱明日叫姑父去我家里拿去,叫我娘给你们便可,我明日还要去县城作坊里瞧瞧去,就不便陪你们了。”池月道。
池雪梅连连点头,巴不得快到明日,好前去拿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