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嫡女重生,拿下王爷不容易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击

  很快,暗芒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和善。

  “这位使臣,那么你觉得怎么样的赠礼才够和你们国君交代?”皇帝问,语气不急不缓。

  高丽的使臣从太师椅上站起来,抬头看着皇帝,仅是抱拳作揖,成礼后,他又是悠然地在堂前转了一圈。

  “依臣看来,少说得丝绸百匹,珍宝十件有余。”他说的不急不缓,“但如今皇上仅是丝绸十匹,这一比较难道不显得寒酸?”

  其余的使臣被他的话震的说不出话来,齐齐地看向站在堂中的高丽使臣,眼中有怀疑也有不可置信的。

  皇帝还未开口,便听到一声讥笑,是皇帝的身边当政的太监。

  太监弯起自己的手指,对着使臣淡淡道:“我们皇上这送出的布匹怎么能是那种普通的丝绸,这自然是由上等的冰蚕丝绣织的,只不过我们这南国一片地冰蚕难找,送起来自是没有那么阔绰。”

  使臣都是见过世面的,听见冰蚕丝顿时面色一凛。用冰蚕丝织出的一匹步价值足矣抵过十匹丝绸,可见其珍惜程度。

  只是这冰蚕丝织出来的布随是罕见却远远没有到千金难求的地步,如此看来还是有些小气了。

  使臣的面色由开始的质疑逐渐变得有些崇敬,最后停留在怀疑的层面上。

  皇帝看着,开口:“自然,我国一泱泱大国,送出的东西自然不止那么些。剩余的,在宴请后派遣人亲自送到,全当做是赎罪。”

  皇帝说起话来虽然威严,却没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傲气。

  坐下的一群使臣都很吃这一套,唯有之前高丽的使臣还是愤愤不平。

  凉亭之内,三人仍在。

  欧阳淮煜似笑非笑地看着面前的夏知秋,轻声询问:“不如什么?夏姑娘不如说得明白些,本王耳朵并不是太好。”

  夏知秋没有胆子开口,她转头看向四周,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了一伙人,看着她的表情既是寻思,也是戏谑。

  那伙人都是来参加宴会的,身着华服,携家带口。一些妇人看着这一幕纷纷聚在一块,对夏知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个姑娘是谁,长得是挺标志的?”一个小官的正妻看着夏知秋,忍不住问旁边的人。

  “这个你都认不得吗?”旁边的也是一个妇人,衣着再华贵些,“夏侯爷府上的千金,好像叫什么夏知秋,我以前似乎应该是也见过她,只是没想到看起来那么文静的一个姑娘背地里有那么好的手段。”

  “诶,人不可貌嘛。看看十九王爷那温润尔雅的样子,怎么可能是她能攀得上的,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

  短短几句议论,夏知秋就被贴上了不知廉耻的标签。她看着欧阳淮煜和旁边的侍童,脸色一阵青紫。

  侍童同样抬头看着她,笑容很丑。她用口型比划着:是我,夏知雪。

  夏知秋被抽干了浑身的力气。她看着夏知雪,倒退几步之后,竟是跌落在原地。

  她只能听到欧阳淮煜清冷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让大家见笑了,我和夏知秋姑娘没有任何关系,希望她能够自重。”

  欧阳淮煜挥挥袖子就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唯独有一个颜面扫地的夏知秋和一片人的议论声。

  夏知秋的事情渐渐在宫内悄无声息地传开,一度变成了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久禾书苑

  夏怀青知道夏知秋的所作所为是在和一群官僚喝茶的时候。

  他忽然听见一群妇人讲到了夏知秋的名字,起初还以为是哪家的有眼人看上她了,直到让侍卫走进一打听,才知道事情不对。

  这群妇人听到的版本是以讹传讹出来的,很多细节都变了味,显得更有戏剧冲突的意味。

  夏怀青也正因为这些,在宴席上一看见跟在自己身后的夏知秋,就没有半点好脸色:“我带你来时为了让你给侯府长脸,别给我像夏知雪一样,到时候她的下场也就是你的下场。”

  夏知秋第一次听夏怀青对自己说话说那么重,整个人都委屈的不像话,眼睛里生生的有泪水在打转。

  平日里,夏怀青很吃她的这一套,但现在却硬是激不起同情心,看着她面无表情:“到时候好好表现。”

  夏知秋有些哭腔地应是,想起之前站在欧阳淮煜身旁的那个侍童的口型,彻骨是寒意从背后升起。

  夏知雪她真的回来了?

  不,她怎么能回来!她更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现在只有她夏知秋才是侯府的千金!

  夏知秋隐藏下心中的一抹怨恨,坐在夏怀青后面的一桌席上,静静地看着看空荡荡的木门口。

  “皇上驾到!”木门外,太监的声音百转千回,坐在席间的一众人连忙起身行礼。

  皇帝特地换了一身明黄色的暗纹龙袍,头戴珠链峨冠,不怒自威。

  在他的身后,是后宫的美人,格格都长得水灵,一看就知道包养极佳。

  皇帝走过毯子,坐在高位上,看着座下的一众人点头道:“诸位爱卿平身。今日乃是各藩国使臣于我国交好的时刻,诸位也不必拘束,放开即可。”

  “谢皇上!”底下一片乌泱泱的感谢声。

  这说是欢迎各藩国使臣的洗尘宴,实则却和普通的宫宴没有任何差别。

  舞女在堂下起舞,奏乐班在一角奏起乐曲,琴瑟和鸣,余音绕梁。

  各藩国使臣对这些舞蹈早已没有多少兴趣,等着象征性地表演一下之后,便有人起身:“皇上,今日既是各国交好的时候,不如我们来切磋一番?”

  这切磋比试看上去并无其他,实则却是一个评判国力的好时机,在这些切磋中取胜的国家,脸上往往都会有光。

  皇帝听着使臣讲话,颔首:“不知诸位想要切磋些什么?”

  “依臣看来,舞艺和射箭不错。”这回开口的是大理寺少卿关大人,他和夏怀青的关系向来不错,这回应当也是串通好的。

  舞艺比的是艺术,射箭比的是国家军事实力。这些切磋项目虽然老套,但意义非凡。

  皇帝允了,比试很快开始。

  第一轮比的是射箭,各个藩国没有参加,仅是在其中选出几个有能力的选手。

  皇帝见各个藩国已经选好了人,忍不住轻皱眉,他们果然是有备而来的。

  “去找十九王爷,让他安排一下出战的名单。”皇帝偏头,对太监说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