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对峙
彼时我对莫逸城所说的话半信半疑,后来母亲也曾对我说过类似的话,母亲断然不会骗我,如此想来莫逸城的话应该也没错。
自那以后,我便开始循规蹈矩起来,时时刻刻铭记着要与男子保持距离。
若是我不小心被男子的美色所惑,忍不住上前多看两眼,莫逸城便会走到我身边,打开扇子半掩住唇瓣,笑着提醒道:“陛下,距离。”
我便立刻收回了心神,狠瞪了他一眼。
这清心寡欲的日子一过便是五年,细细想来,寡人这么多年定是让莫逸城给哄骗了,他自己孑然一身,竟还拉着寡人陪他一起,真真是可恶至极。
何姑姑说的没错,尚清喜欢的是寡人原本活泼的本性,如今我这勉强装出来的温婉端庄分明就是画蛇添足。
不成,寡人不能让莫逸城那奸臣得逞,寡人要痛改前非!
隔日上朝,我瞥了眼下面的尚清,嘴角一勾,将嘿嘿嘿的笑声尽数压在胸腔之中。
这时女官署的莫笙将秀男名册让人呈了上来。
当年国师原本只想收养莫逸城一人,奈何莫逸城执意不离开妹妹,国师只好将二人一同带回府中。
莫笙能升任女官署一职,是寡人一手提拔上来的,同为国师的养子,莫笙却从未帮国师做过任何事,甚至在寡人看来她还有点恨国师。
“莫学士,你确定符合条件的良家子都在上面了吗?”我扫了眼名册,皱起了眉。
出自五品之家的一等秀男本就不多,符合条件的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名册上只有寥寥数十人,但怎么感觉好像还少了一人。
莫笙稽首道:“回陛下,除却有婚约的,亦或是非良家子被剔除外,其余符合条件的官家子弟皆已记录在册。”
像是想到了什么,我愕然地张大了嘴巴,随即将视线移到尚清身上。
难道他也有了婚约,还是说他早就不是良家子了?!
我的心像被车轮碾过一样,瞬间碎成了渣渣,我捂着心口对莫笙道:“莫学士,一等秀男先搁置吧,二等秀男也不必再采选了,怪劳民伤财的,寡人累了,今日就先退朝吧。”
话音落地,群臣哗然,我沉痛的摆摆手,颤颤巍巍地离开了。
寡人辛辛苦苦守着这清白之身十几年,难道最后竟还要便宜了他人?
我哀叹了口气,悲痛地锤了锤胸口。
小银子体贴地问道:“陛下,身体可否不适,要不要小银子去传太医?”
“寡人没病。”我捂着胸口,“就是——堵得慌。”
我哀痛地仰头望天:“小银子,你不是说楼御史不曾与女子有过往来,那他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一等秀男的采选名单中。”
小银子眼睛一亮,随即低下头道:“陛下当日在朝堂上宣布要采选秀男之时,楼御史恰好那天因事没有上朝,会不会是女官署将他漏下了。”
我半信半疑道:“有这可能吗?”
虽然女官署办事严谨,但此刻我显然更愿意相信小银子所说,是女官署的粗心才导致尚清不在名单之中,尚清上次因为抓捕陈景,耽误了早朝,也许他并不知道寡人这次的采选一事呢!
思及此寡人一扫脸上的阴霾,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然而笑容并没持续多久,就堪堪僵在了脸上。
丞相府的小厮走上大殿,缓缓行了一礼,道:“陛下,上次送来的奏章可有审批完?”
“呃……”我瞥了一眼基本没怎么动过的奏章,双眸一转,计上心来。
我晃晃悠悠地抱起一大摞放到小厮手中,不客气地笑道:“丞相定是觉得寡人白天要上早朝,晚上还要批阅奏章,甚是辛苦,所以特地派你前来取回去,也好替寡人分担些,回去告诉丞相,他能如此替寡人分忧,寡人很是感动。”
小厮愣愣地伸手接过,随后反应过来道:“陛下,你误会丞相了。”
“误会,哪有什么误会?”
我又抱起一大摞放到小厮手中,试图堵住他的嘴。
小厮一个没站稳,踉跄了一下,手中的奏折哗啦散落一地。
小厮慌乱跪地,额头冷汗渗出,战战兢兢道:“陛下饶命,丞相派奴才过来是询问陛下批阅奏章的情况,若是批阅完成,丞相府还会继续送过来,若是未批阅完,还请陛下早些批阅。”
“岂有此理,寡人做事还要他吩咐,莫逸城呢?”我问道。
“陛下可是在找臣。”
话音刚落,莫逸城摇头浅笑走上大殿,微微笑道:“不知陛下唤臣所谓何事?”
给我装傻是吧?!
我随手捡起一个奏章,朗诵道:“南村两户屠夫,为了争抢一处地盘大打出手,期间有百姓被误伤,致其身亡,问该如何审判?”
我瞥了莫逸城一眼,愤愤道:“这种小事,不该由地方官员处理吗,况且罪责在屠夫,不管是谁致其死亡,抓起来一命偿一命。”
“那陛下可有想过,屠夫只是误伤,本意并不是要杀死他。”莫逸城说着一顿,“如今我陈国与齐国接壤处有一块土地至今划分不明,两国的士兵时常为了霸占此地发生矛盾,住在此处的百姓被无故打伤,若是按陛下所说一命偿一命,将齐国战士抓来,自然会引起齐国不满,若是置之不理,那我陈国子民岂不是白白牺牲?”
我僵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其实要解决这两件事并不难,无论是屠夫还是齐国,矛盾的根源在于界限的模糊,若是我陈国与齐国划分好明确的界限,两个士兵也不会因此发生战事,同样屠夫有了专属于自己的地盘,也就能从而能避免很多矛盾。”
我避开了他的视线,悻悻道:“是寡人的疏忽,那这本呢?”
我打开奏折继续念道:“陵县近来多家富商频繁被盗,当地县衙却迟迟抓不到凶手,几家富商联手设计,抓到盗贼,待得摘下面巾后众人傻眼,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地的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