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迟疑道“我可以给您送到府上去的,不收银子。”
“呵,掌柜的,您就别问了,她呀,怕说出来让人笑话。”许小姐冷笑一声,说着风凉话。
彤嫣丝毫不理她,含笑对掌柜的道“不必了。”
若是让他送到府上岂不是打草惊蛇,她偏要等到下个月送账过来,拿他个现行才是,这么大的两笔银子,她敢打包票,这掌柜的绝对不会记在送来的账本上。
掌柜的也不强求,点头称是,引着她二位客人去前面的柜台写票据。
刷刷两下,他就写好了,将两张票据交给了二人,笑呵呵道“两位客人下回再来啊!”
彤嫣笑着颔首,转身提步往外走去。
许小姐哪里能善罢甘休,花了四千两银子,自己这心里还是不舒坦,岂不是白花了?她三步并两步,赶紧追上了彤嫣。
“小姐,那许小姐怎么还跟着咱们啊?”霁月不满的小声道,还不时回头看向身后隔了一两步距离的主仆二人。
彤嫣当然也感觉到了,她无所谓的笑了笑,淡淡道”没关系,人家愿意做跟屁虫,咱们还能拦着人家?”
两个丫鬟扑哧一下都笑了出来,青枝捂着嘴道“什么屁呀屁的,小姐可别乱说。”
笑闹了两句,彤嫣忽然安静了下来,她的目光停留在了不远处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前。
小时候,她可爱吃糖葫芦了,每次何来富上街都会给她带一只,养娘还总是埋怨他,不能惯着她,不然会长虫牙的。
后来何来富嗜赌以后,家里越来越不富裕,她也就再没吃过两回糖葫芦了。
“小姐,小姐。”霁月担心的唤道。
彤嫣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停在了摊前,面前的摊主正奇怪的望着她。
“姑娘,要不要来三串?”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笑眯眯的问道。
彤嫣心里一动,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小姐……”青枝蹙着眉头,悄悄的拉了拉她的衣角。
这外面的东西多脏啊,瞧那老头的手指甲里都是黢黑黢黑的,做出来的糖葫芦,吃了还不得拉肚子?
老头注意到了青枝的小动作,不高兴的嚷道“俺这糖葫芦做的可好吃嘞,您看看,新出炉的,红红艳艳的多好看!选的都是大山楂,挂满了糖汁黑白芝麻,咬一口嘎嘣脆,又酸又甜,等回了家想吃都找不着呢!”
青枝撇了撇嘴,什么吃不着,我们府里的厨子什么不会做,还能没你个大街上摆摊的做的好吃?真是乱讲!
“那就给我们三人一人一支,然后再拿三支单独包起来,我带回家再吃。”彤嫣笑眯眯道。
老头高兴坏了,欢喜的装着糖葫芦,连声道“好好好,我专给您挑些个头大的,芝麻多的,保准您吃了还想吃!”
彤嫣接过一支,看着红彤彤的糖葫芦食欲大开,“啊呜”一口咬了下去。
嗯~酸酸甜甜,好好吃!她的眼睛都不由自主亮了起来。
“好好吃!”霁月高兴的举着糖葫芦,含糊不清的嚷道。
青枝为难的看向了自己的手中,这个吃了真的不会拉肚子吗?
“是吧,好吃下回再来俺这买,俺这是长摊,放心吃。”听见客人的夸奖,老头喜滋滋的,看着眼前的三个女娃娃,越发顺眼起来。
霁月和老头笑着寒暄了几句,才拥着彤嫣继续往前走去。
走了两步,彤嫣纳闷的看向了青枝,“你怎么不吃?”
“婢子……”青枝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去吃了一口。
郡主发话了,她怎么能不吃呢!
诶?好好吃啊!这沁骨的酸甜味让她眯了眯眼睛,一口咽下去后,忍不住又咬了一口。
跟在彤嫣身后的许小姐不知什么时候也拿了一串糖葫芦,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将眼睛黏在了彤嫣的背上,脚下丝毫不停顿的在人群中穿梭着。
“升荣典当行。”彤嫣仰头看着大牌匾,含着半口山楂喃喃自语。
这就是那个年年亏损的当铺了,门头不大,牌匾自然也不大,但倒真贵气,比那布庄的牌匾可贵气多了,还金光闪闪的烫着金边呢。
主仆三人一人咬着一根糖葫芦往里走去。
前面还有两三个人排着队,手里都抱着一个包袱,有大有小。
彤嫣站得不近不远,正好能看见第一个人拿了一对金镯,一对成色不错的玉牌递给了当铺掌柜。
不过她却听不见掌柜说了什么,只听见第一个人不可置信的高声质疑道“才十两?活当折一半也不能这么低啊!光是这对镯子金楼里就得值四十两银子,更何况还有一对上好的玉牌,这可是官人家里赏的好东西,你会不会看啊!”
掌柜的过了一会,从高高的柜台里探出脑袋,拿着那玉牌道“您看看您这牌子都有划痕了,它能值几个钱,我顶多算您十五两,要是嫌便宜,那就死当,那个给的价儿高,三十两。”
见这人犹豫,掌柜的着急了,把东西拿出来往那人手里一塞,不耐道“您啊,等想好了再来吧,这后面还有的是客人,我们家生意好的不行,您可别在这耽误我那时间。”
“哎,别别别,我当,我当还不成吗,十五两就十五两!”那人也慌了,赶紧又塞给了掌柜的。
他又不是不知道,天下当铺一般黑,前面那个当铺给的十三两,说辞都差不多,还不如这个呢!
掌柜的手脚麻利,几息的功夫就把银子和票据给了那人,然后又接过了第二个人手里的东西。
一声冷哼惹得彤嫣回头看去,许小姐正双臂环胸,倨傲的看着她。
彤嫣越过她往后看去,这队伍又多了两人,一个衣衫普通的中年老妇和一个正值盛年的锦衣男子。
看来这当铺生意怪好的啊,也不知道亏本是亏得哪门子本,怕是都揣进自己腰包了吧。
雍王府的管事也真是,什么都能亏本,这喝人血的当铺亏本还不好好查查,可真是失职!
她又想起,以前在丰县,这典当行成天人来人往的,可没有门庭冷清的时候。
而且听街坊闲聊讲,正所谓“穷死莫典当”,当铺里面做的都是些黑心生意,十两银子的东西,就是死当也能给说成六两银子,吃不着半点甜头,稳赔不赚。
可说归说,道理都懂,这典当行的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做的热火朝天。
毕竟这可是赃物销毁的好地方,更是陷入困境的人唯一可以得到解救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