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论脸皮厚度
换在没受冷落以前,李辰兰这么夸他,李二柱顶多心里舒爽一下。
现在几乎就是感动的热泪盈眶了。
李二柱恨不得现在回老房子,多拒绝自个儿亲爹几次,可不容易啊!家里这些娃儿终于给他好脸了,娇娘睡觉时也不再拿背对着他,肯朝着他笑了。
请了两次,李二柱都成功拒绝后,李立德终于死心。
分家后这二儿子果然脱离了掌控,虽不甘心,但能怎么办呢?他是要脸的,难不成让他这个做爹的一次次求着自个儿子出海?关键就算他求了,也不顶用。
这个二儿子,如今心里眼里只有他那个小家,哪里还有他这个爹?
李立德是死了心,小张氏却不甘心。
她还惦记着上次没能拿回去的手绳和剩下的布料,结果再次上门,直接让王氏堵在了篱笆墙外,连院子都进不去。小张氏这个气啊,要推开小张氏吧,李二柱护在王氏身前。
不管她怎么叫骂,就是不让开。
说实话,每次挠李二柱一脸花,别人看着都是李二柱惨,同情李二柱。可她这老婆子今年都五十多快六十岁的人,也很消耗体力很累的好吧?
以往喜欢用这招,是因为这招数好用。
一旦她撒泼打滚,再不济直接上了手,李二柱分分钟就妥协了。
现在李二柱跟变了个人似的,不管她怎么抓怎么挠都没反应,小张氏自然开始心疼起自己那点子力气。再说李二柱脸上身上她上次抓挠的痕迹还没好呢,她这会儿是想挠都没地儿挠了。
没辙的小张氏,闹累了只能撤。
除了让李家二房在村子里的名声更难听了点,对李家二房的生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甚至就连流言,也没持续的太久。
大家都长了眼睛,李家二房当初分家是个什么情况,李二柱是个什么人,村子里谁不清楚?之所以喜欢传播流言,不过是嫉妒李家二房这段时间赶海的收获,眼馋罢了。
谁知李二柱家的那几个孩子,把工具的做法全教给了村里人。
这下子,连眼红的必要都没了。
羡慕人家赶海收获多?那你自己也做了工具去赶海呗!
这要还比不上人家的收获,只能怪自己点背。
小渔村人心淳朴,除了几户特别偏激的,觉得李家二房肯定偷偷藏了捉鱼的办法,不可能真把所有的工具、方法告诉他们之外。大多数人不仅停止了传播流言,还帮着李家二房说起话来。
王氏出门也不再总是气呼呼的回家,每天都乐呵呵的。
如此过了十多天,李辰兰她们的生活极为规律。一般上午赶海、下午在家编手绳收拾家务等,后来李二柱的腿好了,王氏有时家务活不忙,也会跟着去赶海。
李家二房的收获就更多了。
好在李二柱一连做了五六天装海货用的竹筒、木桶,后院一排排光木桶就有十多只,足够装下他们所有的赶海收获。不仅如此,原来装水用的大水缸也被清空,重新装上了生活用水。
终于不用做顿饭,都用脸盆去小河里装水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为此,王氏迷恋上了做饭的感觉,一连好几天连宵夜带点心的至少做个五六顿。有时没什么好做的了,家里人都表示吃撑了,还会烧一大锅竹叶茶,上面再蒸个鸡蛋羹什么的。
竹叶茶没事喝着玩,鸡蛋羹给孩子们补身子!
一日日的看着后院的木桶被装满,里面好东西越来越多,王氏的心态不知不觉间就放平了。
反正银子赚回来,是给孩子们花的。
这么多海货,怎么也得卖个几两银子了吧?一碗鸡蛋羹才几个钱,她们李家二房吃得起。
就是蜡烛用完了。
李辰兰总共才买了两根蜡烛,坚持到第三个晚上终于寿终正寝。
她们又习惯了吃过晚饭,就着烛光多干一阵子的活儿。一家子编手绳的编手绳,做衣服的做衣服。连李二柱和松哥儿,也会围着小桌子做点细致的木工活和竹子活。
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实在令人着迷。
蜡烛用完了,所有人都没想过要恢复过去那种吃完晚饭,立刻上床睡觉的习惯。
于是只能又在院子里烧柴火堆。
可这大夏天的晚上再怎么凉快,一烤火还是热的不行。偶尔一两次是新鲜,天天这样谁也受不了。再说她们各自都有活儿要干,烧柴火堆总有烟气熏眼睛。
没两天大家就受不了了,只能恢复天一黑就睡觉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日李辰兰把手**出来了。
用的是前世织手套的办法,让李二柱这个当爹的搓了一卷麻绳,又用竹子做了两根编织棒。李辰兰花了两个下午的功夫,给家里每人织了一只手套。
麻绳比较扎皮肤,为了戴着舒服,又在里面表了一层细棉布。
你说什么?为什么是每人一只,不是一双?
呵呵,织手套它不累的嘛!
李辰兰是一个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享乐主义者。赶海时有一只受保护的手,往礁石缝隙里摸东西就够了,用两只太奢侈。在二姐没有学会做手套以前,她是绝壁不考虑人手一双的。
脚护这个东西,有了做手套的经验,也很快搞出来了。
用的做草鞋的材料,这回是李辰兰出主意,王氏动的手。
王氏编草鞋经验丰富,李辰兰让她编个罩子罩在草鞋外头。不过提了一嘴,王氏很快就做了出来。而且她不像李辰兰这么抠,一人给做了两对,说是万一穿坏了,还能有的换。
李辰兰会为此觉得羞愧嘛?当然不会啦!
她特厚脸皮的接过自己那两双脚罩,迎着众人看看手套又看看脚罩,那鄙视的眼神群嘲,若无其事的继续编手绳。
羞愧?不存在的,她又没做什么对不住人的事儿。
没听说一句话嘛,懒惰才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当然啦,人家要勤快,她也是没有意见的。
特别这个“人家”还是自己人,可以让她坐享劳动成功的时候,那她就更没意见了,嘿嘿嘿!
王氏等人:“……”
论脸皮厚度,果然还是兰丫头(四姐、四妹)更厚,吾等不及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