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茶座,进了雅间。
“沈总?”
柴华看到里面坐的正是沈氏集团的沈寒时,不禁就是一愣。
她没有想到,“娜么美好”基金会幕后的创始人,居然就是沈家的公子!
……
虽然沈寒时一向低调,不喜欢抛头露面。
但作为一个新闻人,柴华自然消息灵通,她知道面前这个年轻男人,是现在沈氏集团的二号人物。
大权在握!
是她可望不可及的。
是柴华平时想巴结都巴结不上的。
怪不得这个基金会这么有钱呢,原来是有沈氏在后面撑腰!
柴华觉得自己懂了!
自己掌握了财富的密码!
……
但她当然想错了。
这个基金会与沈家没有任何的关系。
那些捐资的公司,也不是看在了沈家的面上,而是因为这些公司在暗中,都与沈寒时有些密切的联系。
……
此时见到了幕后创始人是沈寒时,更让柴华坚定了一定要拿下基金会执行长的决心。
靠着大树好乘凉。
要是能傍上沈家这棵大树,那柴华这辈子都不愁飞黄腾达了。
此时的柴华当然不知道,就在之前,其实沈寒时就在围观的人群里面。
还掩护陆禾给她扔了鸡蛋。
也不知道,在9年之前,她曾经侮辱沈寒时母子是偷手表的贼。
在此时的柴华眼中,沈寒时就是一个充满了诱惑的金主。
是她要巴结、跪舔的对象。
……
“柴老师,你好。”
沈寒时的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没有任何人,包括柴华在内,能看出来这个沈寒时是多么的讨厌她。
“小沈总,没想到您不但在商业上奋发有为,还这么有爱心,这么热衷于公益事业,真是我辈的楷模啊!我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柴华在尽量用一种克制的方式,拍着沈寒时的马屁。
“是么?我也是有感于柴老师的事迹,被柴老师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真理和正义的精神感动,才投身于公益事业的。”
沈寒时倒是与柴华进行了商业互吹。
柴华一听,当然很高兴。
她没想到,居然连沈寒时都知道了自己的名声?
看来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没有白费啊!
两人又开始有的没的聊了几句。
沈寒时忽然说:“对了,最近我看那个叫范晓卉的女高中生事件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对此柴老师有什么高见么?”
听到沈寒时问到了范晓卉的事情。
柴华显得很有底气。
她大意凌然地说:“我当然是坚决反对保送这样出身的学生去华京大学了!她那样的家庭,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肯定都是一些歪瓜裂枣!我坚持认为,我们的学校要搞精英教育,除了成绩,一定也要看学生的家庭背景!出身于高门大户的孩子,往往都性格温和敦厚,有容人之量,他们都是社会的栋梁之才。相反的,那些出身底层的孩子,特别是出身在罪犯之家的孩子,则是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穷山恶水出刁民。往往都是性格乖张,心中充满了负面情绪,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在录取的时候,一定要把家庭背景综合考虑进去。优先录取世家子弟,要保证让世家子弟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资源,而对那些底层人家的孩子,有案底人家的孩子,一定要严格再严格,苛刻再苛刻……”
柴华越说越连贯。
她说这么多,其实就是在谄媚沈寒时。
因为在她看来,她提的建议,都是对世家豪门有利的。
所谓的精英教育,就是贵族教育。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上不需要每一个人都要接受好的教育。
只有那些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接受充分的教育。
因为他们是人上人。
而那些底层人士的孩子,反正以后都是要给贵族打工的阶层,能会写自己名字就可以了。
能看懂基本的操作规程,上流水线当工人就可以了。
他们没必要掌握那么多的知识。
不需要认识这个精彩的世界。
他们最好愚蠢一点。
没有见识,没有智慧,没有理想。
那样才好被贵族们操纵、愚弄、控制。
这个社会最好的秩序就是,贵族的孩子永远是贵族,老爷的孩子永远是老爷。
公主太太的女儿永远穿着精致的礼服,十指不沾阳春水,参加各种舞会。
而那些司机的孩子就永远开车。
花匠的孩子就永远种花。
厨娘的女儿一辈子围着灶台打转。
马夫的孩子,永远要趴在地上,让少爷踩着他上马。
奴役的孩子,当然就要做一辈子的奴才了。
……
这种观点,确实是很多豪门大家的观点。
他们确实也在用各种办法,秘密操纵着教育资源,霸占着很多本属于寒门学子的机会。
其实柴华自己就出身于普通的家庭。
但是她已经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
还是那句话,柴华以为沈寒时也是一个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大少爷。
天然会嫌弃、厌弃社会底层。
所以她这么说,是在投其所好。
但她不知道,沈寒时就是从底层长起来的,是在泥水中,摸爬滚打长大的。
柴华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但沈寒时从没有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