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了解多少
可是任凭她百般嘲讽,连清儿依旧熟视无睹。
淑妃越瞧她心中越是不悦,长得一张狐媚子脸不说,还能如此的厚脸皮,沉得住气。
“罢了,该去给陛下请安了,本宫实在是不想见到你这副模样,婵儿心儿,你们在这里看着她罢。”
淑妃起身,将连清儿丢给了两人。
穆烟蝉有些高兴地应了一声,目送着淑妃出了景云宫,再回头看连清儿的时候,目光里就多了几分不明的以为。
先前碍着淑妃的颜面,她不敢有什么动作,如今淑妃走了,她的一口气可算可以出出来了。
“哼,就凭你,也敢和我姐姐争,也不瞧瞧自己是个什么模样。”穆烟蝉的目光里带着嫌恶看向连清儿。
谁知连清儿一改之前默不作声的态度,对上穆烟蝉的目光,平静道:“穆小姐,我是什么模样?”
她盯着人看的时候,一双潋滟的美目夺人心魂,即使是女人也很难抵挡住她的攻势。
穆烟蝉被她这一看险些忘了自己要说什么,可张了张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
连清儿的脸是她见过的最美的脸,即使被封为汴京第一美人的她也不得不承认。
这样的容貌,若是在汴京有个像样的身份,那岂不是……
想着想着,她竟然有些走神了。
“你不过就是有一张好看的脸罢了,你哪里比得上我姐姐?”穆烟蝉说道。
连清儿将这些话都听腻了。
能不能有点新鲜的词儿?
“穆小姐,你曾经真正地努力做过一件事吗?”连清儿将手中的茶盏放下,揉了揉酸痛的手腕。
“你们口口声声说是我抢走了睿王殿下,说我以色侍君,但是穆大小姐,你敢确定,如果没有我,你和殿下就一定能走到一起吗?”
穆萦心愣了一下,直起身子,看着连清儿:“自然是能的,我和殿下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是匹配的,他是皇子,我是重臣之女,他是大雍战神,我也不差,若是我和他在一起,一定能帮助他。”
连清儿摇摇头,道:“那你了解他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穆萦心道:“我自然是知道的。”
她迷恋战世宣已久,关于他的传闻和事迹皆是烂熟于心。
“殿下他十三岁上战场,第一年就率领大军击退了蛮族的进攻,当时大雍正处于腹背受敌的情况,是殿下平定了南蛮的入侵之后,不辞劳苦,日夜奔波赶到北风之地,将琉国的将领斩杀于马下,半年之内就让琉国投降,从此归顺大雍,成为大雍的附属国。”
说到这里,穆萦心的目光已经越来越狂热,她盯着连清儿,语气越来越激动:“我知道他打过上百场仗,从来没有输过,他受过最严重的一次伤是他十七岁的时候,被敌军的一支箭射中了胸口。我知道他虽然威名在外,可在边关,他是人人称颂的英雄,只要有他在,百姓就不会颠沛流离,他不仅是大雍的英雄,也是百姓的英雄!”
连清儿看着她愈发高昂的语气,知道在她的心中,战世宣已经是一个“神”了。
“那你知道他的生活,他的喜好吗?”连清儿接着问道。
“当然,我知道殿下不喜欢吃青菜,小时候总得淑妃娘娘追着喂,他最喜欢的花是牡丹,他的王府里养了很多的花,小时候他总是调皮,上蹿下跳的,有一次淑妃娘娘的生辰,他贪玩跑出去一整天,等宫宴过后,才浑身是泥地回来,淑妃娘娘骂他,他还笑嘻嘻地从怀里掏出一枚丑兮兮的簪子要送给娘娘……”
穆萦心说着说着,忽然就痴了。
她仿佛参与了战世宣的所有人生,对他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也更加痴迷。
这些事情,她曾经无数次地央求淑妃娘娘说起过,无论是哪一遍,她都听得是津津有味。
战世宣从出生到慢慢长大,到远赴边关,到回京,她都一清二楚。
她才是最了解战世宣,最配得上他的人。
连清儿其实也十分震惊于她对战世宣的痴迷程度。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热爱,才能对一个人如此了解。
穆萦心的一切,都是为了战世宣。
“你问我这些做什么,想考验我对殿下的爱,还是想要反驳我对殿下不够了解,连清儿,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我更爱他!”穆萦心攥紧了手中的茶杯,几乎要生生将它捏碎。
正是因为太喜欢他,才隐忍到如今,不想做出任何让对方不悦的事情。
“我不是这个意思,穆小姐。”连清儿打断她的话。
“我承认你所掌握的消息,甚至比我知道得更加清楚,但是唯有一点。”她缓缓说道:“你其实并未真正参与过他的人生。”
穆萦心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旁人的口中听来的。
淑妃是战世宣的生母,她参与了他的童年,边关的百姓和探子将战世宣的事迹传到了汴京,她只是比别人知道得更加细致。
“你什么意思!”穆萦心咬牙。
“他其实没有你想象得那么英勇,上战场的第一年,他也在军营里偷偷哭过,他想念陛下,想念淑妃娘娘,也想念他从小养到大的旺福,他在军营里也养过一条一模一样的狗,可惜后来被流箭射死了,他很伤心,将它葬在了城外。”
“他从南蛮奔赴到北地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吐了好几天,根本没有上战场,他受过最重的伤,是七年前一次安抚百姓的时候,被混在百姓中的细作一刀刺穿了肚子。”
“他最喜欢的花,是一种叫“青玉子”的花,是一种乡野小草,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即使是支离破碎的战场,青玉子也能很快长满,让这一方面恢复生机勃勃的模样。”
“他每年都为淑妃娘娘准备了生辰礼,那一年他没有跑出去,而是在小院子里,和几个小太监一起,雕刻一枚梅花簪子,要送给娘娘。”
……
连清儿用最平淡的话语讲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