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黄金搭档
当秦玉英说起该如何分配利益时,何荣生摆摆手说:“你出了大力气的,你说了算。”
“何荣生同志!请你端正态度,我们既然要合作,就是奔着互惠互利的目标去的,没有你吃亏的道理。如果你是这样的态度,那我们没必要再谈下去了。”秦玉英板着脸说道。
何荣生见她的态度如此坚决,搔了搔头,“那我们二八分?我二,你八?”
秦玉英奶凶奶凶瞪了他一眼,合起了那本计划书,“看来你没什么诚意跟我合作。”
“别别别,秦玉英同志,我真的很想跟你合伙做这门生意,你再给我一次机会。”何荣生好声好气劝道。
他早知道秦玉英性子有多较真,见她拉下脸来拒绝合作的样子,当即收起所有小心思,不敢在合作谈崩的边缘疯狂试探。
秦玉英神情严肃表明了她的态度,“何荣生同志,我最后再强调一次,我们合伙做生意必须要在商言商,有一说一,你不要老是抱着报恩的想法。我不会让人占我的便宜,也不会去占别人的便宜,该是你的钱就是你的,我一分都不会要你的。如果你连这个要求都做不到的话,那我们真的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
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
但凡是做生意的人,哪怕关系再亲密如亲兄弟,利益的分配必须要划分清楚,白纸黑字定下来。
毕竟谁都看不到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亲兄弟、亲父子乃至于夫妻之间为利益反目成仇的例子还少见吗?
何荣生倏地挺直了腰杆子,正了正色,“秦玉英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觉得你计划书里的利益分配挺合理的,咱们就照着你列出的分配比例来执行。”
秦玉英沉默半晌才问道:“何荣生同志,你跟别人做生意也这样?”
“当然……不是这样。别人做生意不会像你这样每一笔花销和收入分配都列得这么详细,我没有说你这样不好的意思,就是觉得挺新鲜的。”何荣生本想糊弄几句,被秦玉英那双清凌凌的眼睛看着,他实在说不出违心之话,老老实实回答。
秦玉英有心想问何荣生跟其他人是怎么做的生意,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没准这涉及到何荣生挣钱的秘诀,她这么大喇喇问出来,实为不妥。
何荣生期盼问道:“秦玉英同志,我们啥时候进山打野猪?今天腊月二十五了,咱们得抓紧时间备货,能不能发大财就看这几天了。”
何荣生做事雷厉风行,秦玉英也不遑多让,“野猪我已经打回来并且处理了好了,只差加入香料炖煮了。”
听到这令人惊喜的消息,何荣生先是一怔继而大喜,搓了搓手掌心问道:“我能做什么?”
秦玉英不答反问:“你吃过午饭了吗?”
“吃,没吃。”何荣生本想着撒个善意的谎言,结果他的肚子不合时宜叫起来了,被秦玉英给听了个正着。
秦玉英强忍着笑意说:“我煮了你的那份大米饭,你先去洗手,吃过饭再忙。”
何荣生去洗手的时候,秦玉英从他背来的三十多斤香料中,拿了制作熏肉所需的份量,用小袋子包好丢入已经煮沸的汤水中,又往灶台里塞入两大块带着香气的木柴,余下的美食进化就交给时间。
秦元祥开开心心向何荣生介绍道:“何荣生哥哥,今天有栗子鸡吃,你有口福啦!我最爱里面的栗子,特别香特别好吃!所有的栗子都是我剥的,你待会儿要多吃几个。”
“小元真厉害!我就不太会剥栗子,每次剥栗子都被我搞得坑坑洼洼的。”何荣生看了眼盘子里的小板栗,想到这些小东西有多难处理,发自内心夸道。
“嘻嘻,这些栗子是开了口又加了点盐进去煮开了,趁热剥就能剥得这么干净又好看!”秦元祥最喜欢别人夸他,还不忘传授秘诀给何荣生。
秦玉英没瞧见她弟弟的表情都可以想象得出来,这小家伙脸上的笑容有多得意,她的唇角微微上扬,何荣生这人的脾气挺不错的,对小孩子挺有耐心的。
三人围坐一桌,何荣生见秦元祥费力地夹小板栗,看不过眼就给他夹了几筷子。
何荣生夹中了一块肉很紧实的鸡胸肉,有心想给秦玉英吃,碍于男女之防,最终筷子拐了个弯,那块鸡胸肉落到了秦元祥的碗里。
吃过饭,何荣生负责刷碗,秦元祥亦步亦趋跟着他,像只小尾巴一样。
两人闲聊着,何荣生问道:“小元,你姐姐有没有说啥时候让你去上学?”
“我小学的课程都学完啦。姐姐说我太小了,让我在家自学,等我大一点,再去考初中。”秦元祥自豪道。
何荣生以为秦元祥要去公社小学念书,不曾想这小家伙竟然自学了小学的课程,不由好奇问道:“你姐姐教你的?”
“我爸爸和我姐姐都有教。姐姐去年就想送我去上学,但我不想去。我去公社小学看过了,老师教的那些东西我都会背了。”秦元祥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小学的课程对他来说如同喝水一样简单。
何荣生闻言咋舌不已,跟秦元祥比起来,他顿时被秒成了渣渣。他花半个月时间把小学知识捡回来而生起的那点虚荣心,一丁点都不剩了。
为了抱得美人归,不,为了缩短跟心仪的女同志的距离,何荣生不想跟秦玉英交往的时候,听都听不懂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连最起码的沟通都无法保证,怎么更进一步交流?
秦玉英是初中毕业生,而何荣生连小学毕业证都没拿到手,相差甚大。
乡下人家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认字,会算数,出门在外不被人坑。至于学历,那玩意儿能吃吗?没瞧见城里的初中高中生都来乡下向贫下中农再学习吗?
何荣生的想法向来是和村里人大不一样,他知道秦玉英热爱学习,又那么热衷于收集各种书籍,她的文化水平比村里那些知青只高不低。
为此,何荣生花钱跟人收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科书,托关系找门路,请动一位县城退休的老教师给他当老师,跟着对方从头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