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将我和王守文往他身前叫了叫,之后看了看王守文,看了看我,对我们两个人说道:“这个,守文小友,舞雩小友,我这么称呼你们可以吧?”
我和王守文两个人含笑答应着。
徐老爷子让丫鬟给我们两个人沏茶倒水后对我们两个人说道:“这就是了嘛!我与你们的父亲同朝为官,与他也算是老相识了。”徐老爷子说完这句话之后紧接着说道:“两位小友,不知你们愿不愿意给我这个糟老头子讲讲那食盐提纯法还有土豆是怎么发现的呀?”
我和王守文两个人相互对视了一下,不知道应不应该讲出来,这件事情父亲一直要求我们两个人不要对外去说这些事情,一方面是本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原则,另一方面这些东西到底已经上交国了,一切就与帝国的运行联系起来了,没准皇帝刚想用这些事物办点什么事,结果我们两个人说出去了,皇上的计划覆水东流,肯定也会怪罪我们的。
“你们两个小娃子,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吗?我是工部尚书,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工部去运行的,你们这些我早就见过了,只不过是好奇你们两个小娃娃是怎么能想到这些好方法的。”徐老爷子在一旁气的白色胡子都要飞起来了。
“您别生气,您别生气,我们兄妹两个人并没有这么想,用舞雩的话说,您是咱们大明的水利专家,我们有很多事情还需要向您请教。”王守文听完徐老爷子的话后,直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弓着身子向徐老爷子请罪。
“哈哈,守文小友,你多心啦,老头子我有什么就说什么,现在你们兄妹二人可愿意给我讲讲?”
“说来您别笑话我”,我看着徐老爷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我笑话你干什么!”说完之后,徐老爷子“滋溜”喝了一口茶。
我看着他把茶水咽到肚子里之后,才敢继续说话,毕竟当时告诉王守文我怎么想到食盐提纯法时他就是喝了一口水,之后被呛到的。要是徐老爷子被呛到了,我这不是又干坏事了嘛!
“食盐提纯法,是我,做梦梦到的。”说完之后我无辜的看着一脸蒙圈的徐老爷子。
“做梦梦到的?!”徐老爷子还是一脸不可置信。
“对啊!就是做梦梦到的。梦里梦见一位先生给学生讲课,讲课所讲的内容就是食盐提纯法。梦醒之后我就叫着我二哥,我们两个人实践了一番,没想到真的能以最简单的材料,最低的成本提纯出食盐。”
徐老爷子听完我说的话之后,咽了咽吐沫。之后看向我:“那土豆呢?不会也是你梦到的吧?”
“土豆倒不是梦到的,是有一次我自己偷偷跑出府去玩,听说书的大爷告诉我,不远的村子里来了一群西洋人,那些西洋人也会说书。我和我的小丫鬟感觉很好奇,就按照老大爷说的去了那个村子,听完那些洋人说完书,已经到了饭点,我看他们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烤熟的土豆开始吃。我自小好奇心就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感觉挺奇怪的,就和一个西洋人聊了起来,这么一来二去,我才知道土豆的产量很高,就用重金将他们手上所有的农作物都买来了。”我挑着那天的事情大概给徐老爷子说了一下。
“如今呀,这些土豆已经被种到离京城不远的皇庄里,经过这一年,估计土豆的数量也能够先分发给一些地方,让他们进行种植。最多不超过五年,土豆就可以在全国普及。”徐老爷子念叨着,眼中一片希冀。
我和王守文在一旁接着徐老爷子的话和他聊着天。
这时的我并不知道,因为我让土豆的提早面世,不仅仅推动了大明的发展,人民百姓真正能够吃饱肚子,而且还免去了后来大明的多次农民起义。其中有两场最重要的农民起义,一个是朱厚照在位时期的刘六刘七农民起义,一个是崇祯后期明末农变的农民起事。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从迎着朝阳来到了徐家,到披着晚霞回到自己家。从一开始称呼徐贯为“徐大人”,到后来左一个徐老爷子,右一个徐老爷子,我们的革命情谊就在这一天建立了。这一天我和王守文给他讲了我们是如何研制花露水和牙刷,他也给我们讲了前几年是如何整治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
徐老爷子本就幽默,他给我们两个人一边讲一边演,当时那些贪官的嘴脸,地方大员对钱财的吝惜,还有他是如何用计整治这些人,仿若带我们二人回到了四五年前的江南。
这一切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这一切远未结束。徐贯老爷子所治理的河道,在二十一世纪依然存留,欣欣向荣的江南便是所有一切的见证者。我不知道后世会不会有人记着这位为民着想的工部尚书,会不会有人记得我,但历史不会忘记!
从这以后,我与王守文经常来拜访徐老爷子,一切就像朱厚照所说,我们与徐老爷子真的成为了一对忘年之交。
而在这之后,朱厚照和王守文两个人竟学着江湖人士拜了把子,由于王守文先于朱厚照出生,所以王守文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大哥。朱厚照虽然不喜欢王守文每天叫他老二,但依旧捏鼻子忍了,谁让他年纪小呢!
不过后来朱厚照告诉我他很向往说书人所讲的梁山泊,在被我狠狠骂了一顿,给他讲明宋江的阴谋诡计之后,朱厚照仍然死犟的跟我说梁山泊的英雄好汉就应该跟着晁盖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不应该跟着宋江混什么狗屁功名。
太子做到这个份上,我真觉得这兄弟是古今第一人,自古都是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打压农民起义,没想到这位大哥站到了自己身份的对立面,最关键的是,他还这么渴望。
想着他和王守文这个年纪也正是喜欢这些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的时候,我就像说书先生一样把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射雕三部曲给朱厚照和王守文两个人讲了,告诉他们像郭靖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侠。
不过在我给他们两个人讲完射雕三部曲之后,我就神奇的发现,郭靖教育杨过那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被二人分别挂于他们各自的书房中,用以提醒自己:为国为民者才是真正的大侠,只会舞枪弄棒者,担不起侠之称号。
要说弘治十三年还有什么事情,我想应该是我的英语水平相较于现代有很大的提高,同时还稍微学了点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
记得谢里尔最初教我英语的时候,我一学就会,同时还能举一反三,那段时间谢里尔他们一众人都觉得很自卑,因为他们学汉语时花费了很长时间都记不住,而且汉语深奥,方言还比较多,所以谢里尔他们学习汉语的时候一直比较崩溃。而我学英语如此轻松,让他们觉得大明人一定很聪明,这倒是让我偷偷乐了好久。
相处的时间久了,我与谢里尔他们也有了很多共同的话题。他们会给我唱英国的民歌,我唱歌跑调,所以就给他们讲讲大明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故事,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大明生活。
他们依旧在不停地宣传着自己的教义,不过根据我的建议,他们调整了宣传教义的方法。
我让讲故事讲的好的爱德拉作为主讲,也就是现代常说的:旁白。再找几个人将教义中的故事演绎出来,之后一个人敲锣喊道:“各位父老乡亲们!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乐呵!”剩下的两个人拿着铁盆走到人群中收点钱。
在经过实践之后,谢里尔由原来的游移不定变成了十分支持我的做法。原因很简单,他发现这样子讲教义相较于以前来说,有更多的人听他们讲教义,而且他们还能从中稍微赚一点银两。
在他们自己攒了一段时间的银子,又得到了太子朱厚照的允许后,他们找了一个热闹的街道,建了自己的教堂用以宣传教义。不过,貌似大明的百姓并不买账,很少有人来这里。人们每每说起总觉得还是玉皇大帝、观音菩萨这些神更值得相信。
于是没有办法的谢里尔带着他的一众人马重操旧业,继续在街边一边卖艺一边宣传教义,颇让人心疼。
可能都是男孩子的原因,再加上年龄差距没有那么大,没有那么大的代沟,王守文和朱厚照倒是与他们越走越近,弄得我倒像是圈外人一样。
不过这样也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每次和他们聊完天,王守文和朱厚照两人都是若有所思的。这一点在朱厚照身上体现的不明显,但是在王守文身上却体现的十分明显。
王守文本就与徐老爷子相处甚好,借着朝中有人好办事的原因,王守文那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本不应该出现在我们家的东西。如火筒,简易版的大明战舰......
这些东西在经过王守文的改良之后明显要好用的多,这也让朱厚照没少激动。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