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年,我七岁,王守文七岁,王守仁二十六岁
牙刷的制作已经在王守文的要求下进行流水化生产了,从杀猪的屠夫那里低价买来一堆猪毛,之后由木匠制作好手把,王守仁和母亲两个人帮着王守文把家里小厮家的婆娘,女儿组织起来,教给她们制作牙刷的方法后,由这些女人开始生产。
而生产出来的牙刷,一开始是由母亲在内宅之间赠送,那些夫人们将牙刷推荐给自家的男人使用,渐渐地那些人觉得牙刷比柳枝子更好用,而自家又生产不出来的时候。这些男人就让他们家的夫人找到母亲,母亲则推荐他们去王守仁为王守文开的牙刷店中去买。
“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上面的人他们喜欢的事物,则会引起下面的人的效仿。当自家的门房看到自家的老爷每天用牙刷刷着牙,原本米黄色的大板牙变得洁白了,说话不再有口臭,每天笑起来比二十岁的小伙子还自信的时候,门房便也开始考虑买一支牙刷试试。而门房的亲戚看到门房因为用了牙刷的改变之后,便也考虑买一支牙刷试试。
于是,牙刷莫名的就在大明火了起来,当人们知道牙刷这种神奇的东西是由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制作出来的时候,纷纷大感意外,于是王守文被人们冠以“神童”的称号,而在京城意外走红。
有时候王守文出门,就会被街上的大妈指着说:“老王家的你看见没,走在前面的那个少年,就是牙刷少年。你说我家狗蛋咋就没人家这么聪明,每天只知道淘气,他要是我的孩子就好了。”
……
两年时间过去了,王守文“牙刷少年”的称号渐渐地被人们遗忘。
可是作为王守文第一次发明的东西,还受到京城百姓的大力支持,他一直在关注着自己产品,同时也在改进着牙刷的质量。至少我现在每天早上刷牙不会再有猪毛塞在牙缝里了。
直到前几天的时候,王守文突然找到我,神情极其抑郁,在我的逼问之下,他才告诉我牙刷的销量大幅度下降。
说实话我并不是很相信,因为在我的思想意识里,牙刷这种东西是生活必需品。若不是出现意外,比如牙刷品质不好,牙刷信誉下降,导致销量大幅度下降,还能有什么原因能导致销量大幅度下降?
王守文这两年一直致力于发展更好的牙刷,所以品质肯定有保障,家里用的人也都是王守仁精挑细选的人,应该也不会出现坑蒙拐骗的事情,那么会是什么原因?
直到王守文开口解释,我才明白牙刷销量下降的原因。这个原因,真的是刷新了我的三观。
大明的百姓其实并不富裕,作为帝都的百姓,在天子脚下可能受到的照顾还比较多,可是再多他们依旧生活贫苦,吃不饱穿不暖其实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柳枝子是不要钱的,而牙刷再便宜也是需要花钱的。穷苦的百姓们手里并没有太多的闲钱可以让他们“肆意挥霍”,他们连肚子都没办法吃饱,为什么不用买牙刷的钱去买两个包子?这就是牙刷销量下降最真实的原因。
牙刷刚刚出来的时候,百姓们觉得牙刷很神奇,而且价格也不是很贵,他们手里的钱可以买一支试试。最关键的是,那些豪门大族的人都用它刷牙,所以百姓们也想追追风,尝试一下豪门大族的生活。
牙刷出来两年了,人们对牙刷的新鲜感早就没有了,所以这才造就了今日牙刷销量的大幅度下降。
听王守文给我解释完了之后,我只觉得心口有一块大石头在压着自己。
大明的百姓生活的竟是如此凄凉吗不是说弘治皇帝是个好皇帝吗不是说明孝宗统治的这段时间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被称为弘治中兴吗?为什么还会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保证不了呢?
作为现代人的我,第一次有一种无力感从心底升起。
以前学到的历史知识终究是骗人的,即使是在盛世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也并不好。历史书上所指的好,不过就是相对于乱世,人们能够有一个地方安歇,能勉强吃饱肚子,不用像猪狗一样生活而已。
“哎~还是生活在中国□□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好呀!”感慨一声之后,我便无力的躺在床上,看着床幔发呆。
……
牙刷的事情暂且不提,最近有一件让我很激动的事情,在我的回忆和王守文的补充之下,我们两个已经能将家里的米酒蒸馏成为烈酒。
想想这两年的经历也挺吓人的,当年化学课学酒精蒸馏的装备在我的冥思苦想之下都一一列出来了,什么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和接收瓶,但是我唯独忘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忘记在蒸馏瓶中放少许碎石,结果导致了里面的液体暴沸。
如果不是王守文即时地熄灭下面的火,或许我们俩会被爆炸的瓶子炸伤。
不过再怎么艰辛,也是值得的,烈酒的出现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相信过不了多久酒精就会问世。酒精的出现不仅可以制成花露水,还可以制成香水。
只是我对香水是没什么信心了,太复杂了,即便能够做出来也没办法与现代的香水相媲美,有花露水我就知足啦!
……
都说瑞雪兆丰年,今年的冬天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天气也格外的冷,看样子今年的秋天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想的有点远了,我还是考虑考虑现在怎么办吧!这么冷的冬天,老娘还非要带着我和王守文去串门,王守文一个小胖子,有那么多的脂肪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寒冷。可是我一个小瘦子,即便有厚棉袄也没办法抵挡严寒的冷风。
“小姐快走吧!再不走一会夫人该派人来催我们了。”夏欢在一旁催促道。
“走吧走吧,帮我把手炉拿上。”我把自己做好的手套、耳罩都戴好,这才掀开帘子往外走。
坐在马车里没一会就到了周家。周经大人是父亲的同僚,两个人私交不差,于是今天母亲拿着一堆礼品前来拜会周夫人。
两个女人在一群丫鬟的簇拥下进入了周府的内宅,我和王守文跟在两个人后面无聊地听着她们的谈话。说实话,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总有很有的相同之处,就象现在,两位母亲在一起聊天的内容,和以前我家楼下那些中年妇女聊的没什么差别。什么自己丈夫又升官了,孩子的考试成绩特别好,儿子怎么孝顺,夫君对自己怎么疼爱。
说白了,还不是在那显摆呢吗!还是臭显摆!
实在听不下去的我拉着王守文的袖子:“二哥,我看这周府的亭台楼阁与咱们家的大为不同,要不咱们俩去逛逛,你肯定也听腻了母亲和周夫人的谈话了吧?”
“那咱先跟母亲说一声,你是姑娘在人家府里跑来跑去没什么关系,我一个男子,这样不好。”
“人家既然让你进后宅就说明两家是通家之好,你还计较这么多俗理。”我在一旁冷嘲热讽道。
王守文用手扇了我后脑勺一下,在我正疼的捂着脑袋准备找他算账的时候,他冲我做了个鬼脸,之后跑到母亲怀里,撒娇地说周府的院子景色别致,想带我看看周府的园子。
周夫人听见别人夸奖的话后,眼睛笑得都没有了,一个劲地夸王守文。王守文那么厚脸皮的一个人我今天竟然看见他脸红了。
母亲乐呵呵地嘱咐了王守文几句,无非就是照顾好妹妹,别玩太长时间一类的话。
王守文知理地一一应下来后便带着我离开了。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