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风卷长天

三百二十八章 自创绝招

风卷长天 西蜀 5807 2022-10-29 15:55

  皇甫欣、映雪、白天益、皇甫承、金笛等人,在治政上相对于高远风来说,都是高手。既要综合考虑到各方利益,又得不让功臣觉得委屈,还必须贯彻高远风富民强国的旨意,结合各方发来的建言传书,对高远风拟定的新律做了整体修改。

  贵族特权终是没有彻底取消,但进行了大幅度的限制。贵贱同法也只是体现在刑律上,在子女入学、封地赋税、行道优先权、配备拿朝廷俸禄的侍卫等方面还是享有一定特权的。

  在高远风的坚持下,所有贵族的仆役都必须入籍,不再是贵族的家奴。白天益等人倒是没有坚决反对,因为高远风取消了人头税。不用按人上交税赋,想来贵族对家奴入不入籍就不是太在意了,只不过不能再将家仆视为私产,打杀同样是违法的。

  朝堂架构上,外庭结构主要由庭阁议会、外府、监察院、军务院等组成。庭阁议会分为两阁,一为东阁,一为西阁。东阁主要由不在西阁和其他各部门任职的勋贵组成,这是给功臣的一种封赏。西阁由各州议事阁举荐阁员组成。

  国家重大决策,国家律法的修订,重要官员的任免,都必须在两阁获得多数人同意才有效。庭阁负责人称之为东阁首和西阁首。

  外府为统管治政的机构,下设吏户礼刑工五部,负责人称之为丞相。礼部下设国子监,负责在全国设立各级学校,培养文武人才。以后官员的选拔,都通过文试和武试。国子监负责人称之为太师。这大大降低了原太师的职级,也相应提高了国子监的地位。

  降低太师职级,是因为高远风认为皇家子弟也应该跟其他学子一样就学,而不能单独在皇宫学习,免得培养出的皇室子弟都跟拓跋嵩一个德性。太师不再是超品,职级低于丞相,跟礼部尚书等同,同时兼职礼部侍郎之一。

  军务府负责全**务,另外下设一个超人府,负责组建各军超人战队。监察院负责监督。

  在修订律中,内庭的职责有所提升,不再是单纯沟通内外和用印,比如负责皇宫和皇家成员的安全,组建一些参谋机构为皇帝提供决策参考等。设有自己单独的军务政务情报、参谋部门。

  禁军缩减编制,只保留一万人,归属内庭,不受军务府管辖。

  组建皇家影卫,这是直属与皇帝的不受内外庭约束的情报和安全部门。

  这些是对外公开的。不对外公开的,高远风保留了暗卫、长风阁和无风阁三个秘密组织。

  暗卫由亲卫队里非天门子弟组成,

  长风阁搜集情报,无风阁为执行部门。原无风阁成员,全都转为公开的廷尉府廷尉。新无风阁成员,由清一色的天地子弟组成,别说雪莲教弟子,就是跟雪莲教弟子配对了亲卫都不允许加入。也就是说这两个机构,实质上是高远风新天门的雏形。

  高远风将原亲卫队一分为四,有光宗耀祖愿望的,随黄西河、洪虹、司玲、李慕真四人去军务府,主持超人府,帮助各军组建超人战队,并招收各地修炼资质不俗的武者加以培养,一旦有功力达到成丹期巅峰的,就有高远风亲自引导进阶超人,为超人战队增加后备力量。

  非天门弟子的其他人,归属映雪和古十八负责的影卫。天门弟子一分为二,一部分在马廿一和童卅三带领下组建新的无风阁,一部分加入长风阁,由柳七钟九负责。

  如此划分并非是不信任非天门弟子,其实亲卫队基本上都已经知道了天门弟存在。高远风是担心将来万一事发,可以让这部分人撇清跟天门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翻页)

  确立基本原则之后,高远风再次将所有事物全丢给属下去操心,他自己则沉迷进自己的研究之中。

  人在船上,受限于环境,炼药炼丹炼器都不合适。最合适的研究只有新武技和兵器阵。

  是的,高远风还在继续研究新武技。不过不再是为军队而研究,而是为自己。叶老没教授高远风任何武技招数,因为他属性齐全的体质,只要跟别人一交手,就能很快地学会对手的武技。叶老说,天下任何武技都是高远风的武技。高远风自出山以来,准确地说,是从洛都郊外遭遇愈家超人截杀开始,跟人交手都是先学习别人的武技而后反制。

  可高远风对此不是很满意,因为万一遇上功力远超自己的对手,比如愈子德,自己就毫无还手之力。交手一两招,不等你学会对方的武技,人家就将你斩杀了。所以,高远风想琢磨出一套自己的绝招,哪怕是几招也好。前面传授给各军的武技和战阵,只能说是高远风和天风对各种武技归纳优化的结果,并非新创。

  自创武技,那是智慧超卓且长期浸淫武道的宗师才有这个能力,高远风在知识面和经验等方面都远远不够,不过他有一个好助手,天风。

  在高远风舱室的内室,除了高远风自己任何人都不许进,因为天风被高远风从灵戒里取出来,正在进行人体经脉穴位以及真气灵气的研究。

  真气灵气元气,都超不出能量的范畴。天风将这些能量都假设成电能,人的经脉穴位假设成电路,灵器假设成用电器。那么人们外放出体外的真气灵气等,就相当于激光武器。人的神识攻击和神识压制,就类似于电场干扰。

  天风之所以如此聪明,因为他是这宇宙中,至少是高远风所在星球附近这片宇宙中,第一台也是唯一以抬智慧机器人,可以自主思维的有创新能力的机器生命。

  在天风的帮助下,高远风首先在武技上取得突破,这也得益于高远风激发了雷属性灵气。天风虽然已经将自旌山之后所有接触高远风的武者和超人的生理结构都扫描存储进了内存,但他也受原来知识面的限制,习惯于将内力和神识这种生物能做电能处理。

  其中的创新部分其实不多,就是将雷属性灵气灌注于心归纳优化出来的超人武技。高远风用的是剑,于是天风将高远风从五百亲卫和一百法教弟子以及所交手的所有对手哪里学来的一百多种剑法,优化成了三招。

  第一招,八方风雨天雷震(阵)。这是一招大范围的攻击招术,无死角攻击对手所有穴位和所有可能闪避的区间,也可用于群战。要求出剑速度快,且必须使用震颤的方式。说是一招,其实瞬间出剑千百次,雷属性灵气和肌体震颤频率达到共振,笼罩一大片。这里面巧用了电场和灵气场的斥力和引力,使得剑速超越了人的反应极限。剑划过的轨迹相当于电路,输出的雷属性灵气就是电流。电的速度,可想而知。

  还加入了阵法概念,天雷震其实应该叫做天雷阵。输出的灵气不是像别人出招那样凝成刀剑之类强攻对手,而是以细丝电线的方式,效仿从楚腾霄哪里学来的阵法瞬间凌空布置出一个困杀阵。绵绵密密地细丝单根的攻击力或者不强,但对手只要有一处防护不到位,就会被绞杀得皮开肉绽。持续时间长一点,必然是四分五裂的结果。

  第二招叫做惊天一剑射天狼。没写错,是剑射而不是箭射。看起来很简单的一招,就是一剑直击。但原理却不简单,先用神识笼罩出对手所在的一个长条形区间,然后全力将雷属性灵气以最大电磁强度灌注到灵器中,用尽可能大的力度和速度直击而出。雷属性灵

  (本章未完,请翻页)

  气将以电的速度凝成灵气剑,飞射而出。

  对于敌人来说,这招最大的威胁,不是迎面射来的灵气剑,而是来自背后。在高远风的神识控制区间内,天风巧妙调整雷属性的适当强度和频度,按照量子纠缠原理,以对手为原点,在直线上的反向坐标点,会形成一个负电场或者说是负灵气场。这边射出灵气剑的同时,对手背后会同时产生和射出一柄对应的负极灵气剑。对手防得住正面,也绝对防不住无中生有地背面负极灵气剑。

  这招的优点是速度奇快,防无可防,缺点是需要蓄势的时间,将自身雷属性灵气调整到合适的强度和频度。

  第三招叫做五行天罡弑仙阵。一看名字,就知道这招脱胎与楚腾霄的天罡弑仙大阵。这是高远风自己根据天风创造的第一招获得灵感,将雷属性灵气转换成五行属性的灵气,结合楚腾霄围杀他的那个天罡弑仙大阵创造出来的。

  同样是一招覆盖大范围的招术,规则是用剑画圈,不停地画大大小小的圆圈,将敌人困杀在圆圈之中。别人是三十六人依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和规律不停地输出灵气,高远风则一个人就够了。他可以不断地地转换输出的灵气属性。

  圆圈按照固有规律画习惯了,习惯成了条件反射式动作,就成了下意识的动作,则不需要消耗神识。于是高远风的神识就可以控制他数量惊人的神识灵器,加入战阵。

  因为神识在不断增强,高远风而今控制的神识灵器远超二十枚,完全可以组建神识灵器剑阵。将神识控制的灵器增加到三十六枚,放到天罡剑阵之中,极大地增强剑阵的强度和诡异的杀伤能力。

  优点是可以以一战多,以弱战强。五行灵气的相生,使得威力大增。用较小的力气就可以产生很大的攻击力。

  缺点是对手中不能有超越高远风神识的存在。如果对方的神识强度比高远风还强,采用神识攻击的方式,就有可能破坏神识灵器组成的剑阵。单凭手持灵剑画圈输出五行灵气组成的战阵,绞杀同阶超人没问题,却不能越级而战。

  高远风的每一招,都是冲着越级作战去的。同级对战,任何人都难以在几招之内几败高远风。几招之后,高远风就洞彻了对方的攻击招术,对方就再也没机会了。

  三大绝招都是高远风专用的,其他人想学也学不会,除非也有他的肌体共振术的高频率,也有雷属性灵气和五行齐全的灵气且能自如地转换输出属性,还得有他的神识强度。

  遗憾的是,叶老打制的游龙剑,居然在第一次试招时就解体了。不是叶老炼制的灵气等级不够高,是高远风太变态,震颤频率太高,加上雷属性灵气的强度太大,将游龙剑链接的那种可以做内甲的细丝,直接抖断了。

  看着手上仅剩的匕首一样的短剑,高远风哭笑不得。

  高远风在水底好不容易将所有剑套找回来,却无法链接成原来的模样,不得不收进灵戒里,将来拿给叶老再重新链接。

  是的,高远风是在船后的水底练招。可以想象,如果是在没有水的阻力的空气中,他的剑招将会快到什么成都。

  没有合适的灵剑,高远风正想暂时不练。回到船舱,突然发现挂在舱壁上的湛卢,心中一动,此剑现在可以使用了吧。

  所谓天子剑,也就是对凡俗帝王有吸引力罢了,对于仙教来说,什么天子剑不过是个笑话,谁当帝王,全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至于凡俗,自己现在还在乎谁?

  拿起湛卢,高远风再次下水。一招施展出来,高远风震惊莫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