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书院冠了青州□□号,自然要对得起它独一无二的名字,乃是整个青州教学资源最好的公立书院,亦是开设课目最全的书院。
它开设诗书礼乐数射六门必修课目,棋画舞茶医武农工八门选修课目。
这里的“诗”实则指的是“经史子集”,乃是正经做学问的课目,不单单是风月诗词;而“书”指的却是“书法”;“礼”教人如何待人接物;“乐”用来愉人愉己,陶冶情操;“数”是算术,培养逻辑思维;“射”就是箭术,培养健康体魄。
所以说:
有学问不够,要能写下来;
写下来不够,要能与人交;
与人交不够,要能有情调;
有情调不够,要能够冷静;
够冷静不够,要能身体健。
加上:下棋、画画、跳舞、沏茶、医术、武功、农耕、手工。
全方面人才培养基地,青州书院是也。
每一门课都有一个专门用于上课的院落,这在之前三人团过来的一路上已经看到了,各个院落都挂有相应课目名字的匾额。
每位学子皆须得上的课目,包括六门必修课目,加上自八门选修课目中凭各自心意选出的两门课目,共八门。
这其中,有一个必修课目较为特殊,便是乐。乐即丝竹,包含许多种乐器,而书院的乐课只有琴、箜篌、洞箫、琵琶四种器乐可供选择,每位学子只择其一。
如此八门课,每日四门,两日一轮回。
每门课半个时辰,每日上半晌两门课,从辰正两刻至午初,课间休息一炷香;下半晌两门课,从未正至申正两刻,课间休息一炷香。翻译一下就是说:上午八点半到十一点,九点半到十点是课间休息;下午两点到四点半,三点到三点半是课间休息。
每日下半晌课后,从酉初两刻至戌初两刻,即傍晚五点半到七点半,有一个时辰俩小时,是社团活动时间。至戌正,及晚八点,书院便要清场,关闭山门。书院的每个课目都有相应的社团可供学子们自由选择,因着社团活动不是每日都有,举例来说,诗社可能是每月三次、五次、九次社团活动等等,画社也许是每月两次、五次、十次社团活动等等,时间都是人为调整,若是愿意、且能通过选拔的话,全部社团都参加也随你高兴,不高兴了加入社团但不去参加社团活动也拿你没办法,最多将你踢出社去。当然,一个不选也可,并不强制要求,那么每日上完课就能回家去了。
书院实施“学四休一”制,即上四日课休一日,休沐日一般都放在每月逢五日,即初五、十、十五、廿、廿五、卅。遇节假日可调整。每年有小假日若干,有长假两次,一为年假,从腊月至正月,两个月;一为暑假,从六月至七月,亦是两个月。故而每年只有八个月是上学时间,还要再去掉每个月的六个休沐日,以及各种节日放假。
不单如此,书院几乎每月一次小考,不定期还会穿|插有各种各样的大比竞赛,再不定期还会有五花八门的趣味活动,这些通通都要耗时间,这么一算,实则每年正经上学的日子约莫就只剩了半年。
哦,这句话的重点并不是剩半年。
“黄一级”敞屋中,迎着三百多个初入书院的新瓜蛋子带着新奇、期盼、向往等多重情绪的灼灼目光,从容立在众人前面的女子,也即教务署署长,这样说道:
“每月小比之后,都将把每班最后一名的名字张贴在书院进门处的公告墙上,公告整个儿书院,供所有学子来往欣赏。”
……所以倒数第一会非常丢人。
必须争取到倒数第二。
逼人上进。
唉。
再一回神,教务署长说到了:
青州书院学子约有三千,分八小级,每级十二班,恰好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命名。每班约在三十人上下。
必修课目按班上课,选修课目需按学子的选择再行分班。
教导学子们课业的书院先生称为教官。
在介绍完以上内容之后,接下来便进行第二项内容,即公布新一届黄一级新生必修课目分班名单。
便有一位书院署官,即书院工作人员,进得屋来,手中端着一个大托盘,上面堆了小山一样高的像是银铁片一类的物什。
那是书院令。
每位入学的学子都有一枚,上面刻着学生的名字,用以证明学籍身份。
署官将按班分好的书院令放在教务署长身前的书案上,待她一边报名字,便将相应的书院令找出来交到上前来的那位学子手中。
各大书院的令牌纹样不同,青州书院的乃是青龙。
年前,沈容之为了三人团跑到青州书院的档案署去寻署长走后门,不巧被范老太爷撞见,使得事情泡了汤。但三人团在分班一事上的好运气与坏运气却同时达到了巅峰。
首先,仨人全部分在了同一个班:黄一辰班。
然而,分在黄一辰班的还有:
祁明昳,愉亲王唯一的郡主;
沈宜之,陇西总督沈大爷的小女儿,沈四姑娘;
罗盈,沈二老太太的外甥女;
汤蓁蓁,汤知府的孙女;
谭凝安,谭八姑娘;
常令欢,正三品将军常武的孙女;
韦冉纯,韦乃信的女儿,其母杨胧;
程敏,青州刑司同知程昱之子,其母杨朦,与杨胧乃双生姐妹;
江仕嘉,青州书院副院长江培的孙儿;
黄彻,青州北营守尉黄刚之子;
孟恭,孟尝堂弟;
等等,还有些她走神儿没听清楚的。
但哪怕至此,这个辰班都有了许多重量级人物,完全形成了一个小型社会,青州官场的缩影。
……以后的上学日子,其精彩程度已经可以想象了。
你要说“命运”这个见不得人清闲的家伙没有在这当中推一把手,她都不能信!
苍了天了!
过了一炷香的光景,教务署长终于念完了全部名单,接下来要开始进行第三项内容:提交选修课目名称,以便对选修课目进行重新分班。
选修课目的选择不是小问题。往小了说,都关系到接下来八年的学习生涯,往大了说,甚至可以扯到一生的兴趣与未来人生的前途上面。
这会儿钟声又已响过两次,一次乃是九点半,第一堂课下课之时,另一次是十点,半小时休息之后第二堂课开始,故而时辰已至巳正,三百多近四百人的选修课目登记在上半晌定是完成不了了,只能放在下半晌。
教务署长便放了人,道是:没想好的,可回家去同长辈好好儿商量,趁晌午的功夫想想清楚;想好了的,可在书院中逛一逛,熟悉熟悉之后八年的学习之所,也可回家休息。午饭可回家用,也可凭借书院令到书院中的膳苑去吃饭,分文不取,吃完饭可到憩苑稍作休息。总而言之,下晌未正时分,即下午两点,回到此地集合,报出选修课目。
待得下晌回来,迈进敞屋,便见敞屋最前面整齐地排了一排书案,一数恰恰十二条,每条书案上都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子丑寅卯等等不同的班级名儿,还摆放着笔墨纸砚。
学生们见这情景,都自发地按照各自的分班坐在了对应的区域里。
而后教务署长带着十二位书院署官鱼贯进了屋,十二位署官面对着满堂学子一一坐在了十二条书案之后。待悠长的钟声响过,学生们便挨个儿上前到对应的书案处向署官报出自个儿的选修课目。
三人团早便想过了。
谭净好报了棋与医,谭七小少爷报了画与农,郭攸报了棋与武。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