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第221章汪师长的表扬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周雨滨 8245 2022-11-07 10:35

  第29章汪师长的表扬

  临津江,新岱村。

  我刚滚出房门,就见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金永姬狂扫。

  “哒哒哒哒哒哒哒!”

  密集的子弹打得金永姬只得往旁边一滚。

  妈的,敢打我的女人?

  我想都没想,抬手就是一枪。

  “碰”

  一声惨叫声中,这个南韩特工倒下了。

  “碰”我抬手又是一枪!

  正想对金永姬shè击的另一个人影又倒下了。

  见已方一转眼,就死了两个人。

  另一个特工吓得转身就跑。

  “不准动!”王凤江和覃连长带着新兵们忽然冒了出来……

  这个特工见眼前十几把枪指着他,只好丢枪投降了。

  “你丫的,敢偷袭老子的女人,你不想活了!”我抓着这名俘虏的衣领,大怒道。

  说完,我偷眼看了一下金永姬。

  我估计,她肯定听到了我说的话,!

  但她明显没有生气。

  我与王凤江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看来,王大哥的话是对的。

  男人,对女人就要有担当。

  “我们不是成心的,这是我们的任务!”这名俘虏说道。

  娘滴,这个特工中国话说得倍溜。

  我本来就是骂给金永姬看的,当下不生气了。

  我反问道:“什么任务?”

  “我们每天凌晨四点过江侦察,傍晚回去!”特工说道。

  “王大哥,这个情报很重要!”我说道。

  "对,看来要叫师里组织大规模的反特工作!否则,我们进入阵地时,敌人一下就发现我们了?”王凤江说道。

  “将这个俘虏带走?”我说道。

  “这,还是交给你那个金永姬?”王凤江说道。

  “不,我们是志愿军,不是小rì本,俘虏不能给她杀了!”说完,我偷眼看了一下金永姬,见她这次到没有生气。

  娘滴,对女人就得这样,不能什么都由着她的xìng子胡来!

  这就像与敌人打仗,你硬他就软!

  “对了,团长叫你回去一趟!”王凤江说道。

  “叫我回去干吗?”我问道。

  “还不是我们钢七连的战斗计划!我是个武夫,不知道怎么说!我怕说了半天也说不清,还是你去?”王凤江说道。

  “你没事?我先回去了?”我走到金永姬面前,问道。

  “去,又没人留你!”金永姬冷冷的说道。

  “对了,我们语言不通,你能不能帮我们买几条狗?”我问道。

  “买狗?”金永姬奇道。

  见她和我说话了,我不由很高兴!

  “打仗的时候,钢七连要从江水里过,得吃点狗肉驱寒气!”我笑道。

  金永姬走了……

  过了一会,金永姬回来了。

  她说道:“没办法!本地村民不认朝元,只认美元。而且开价说,每条狗要5美元一条。”

  “我给他们美元一条,条件是要帮我杀了、去皮,还要给我弄点干辣椒!”我说道。

  “你有美元?”金永姬奇道。

  “当然,缴获的……”

  一个小时后,我率大家扛着口袋狗肉,坐车急往驻地赶……

  我和王凤江急匆匆走进了团指挥所。

  “周班长,你来了!我们没有对美军阵地攻坚的经验,所以叫你来说说你的奇袭计划!”李团长道。

  “不,临津江没有美军的主力?”我说道。

  “什么?没有美军的主力?”李团长说道。

  “对,我们抓了个俘虏,叫白中chūn。他供认,当面之敌是南韩第师的第,第2,第5团。炮兵是第师师属炮兵营,及配属的美军炮兵2个营,及一个黑人反坦克连!至于美军,布置在离临津江2公里之外!”我说道。

  “什么?这个情报准确吗?”旁边一个人说道。

  “这个是我们第6师的汪洋师长!”李团长插话道。

  “汪师长?原来你就是汪师长?”我叫道。

  “怎么了?我们好象不认识呀?”汪师长奇道。

  “汪师长,在你的指挥下,第6师在云山战斗中重创美开国元勋师骑师,2月4rì又收复了平壤。你的英雄事迹,在朝鲜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我夸道。

  “那里,那里,全靠友邻部队配合得好!李团长,这个战士是……我好象没见过?”汪师长满面笑容的说道。

  我不由暗自高兴,本来我想去投靠林标曾当过师长的第5师!

  现在到了更威猛的第6师,真是因祸得福呀!

  历史上,95年7月,感觉朝鲜要出大事。

  于是派林标麾下的四野jīng锐,第、第9、第4军开赴东北,连同第42军及炮兵、工兵等部队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

  第十三兵团也是朝鲜战场一等一的主力部队。

  第9军第6师,更是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

  “这个是我们侦察连的周班长,过去是……是失散人员!”李刚团长又说道。

  “哦,了不起!这个小同学有觉悟呀!你得好好培养!”汪师长说道。

  “是!您说得太对了!我一定好好培养……”李团长答道。

  “这次我们三个师争着当主力,第5师实力与我们相当!他们提了一个小时攻上敌人阵地的方案,烦呀!”汪师长说道。

  “师长,不用烦,我们的周班长,提了一个分钟攻上敌人阵地的方案!”李团长说道。

  “什么?分钟?你不是开玩笑?莫非你们长了翅膀,能飞过临津江?”汪师长说道。

  “林总说过,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用的时候,它胜过钢铁长城,坚不可摧;没用的时候,它是一堆垃圾,不值半文。”我笑道。

  “好,有豪气!快说说你那个分钟方案!”汪师长期待的看着我。

  “打洞!”我笑道。

  “打洞?”汪师长奇道。

  “对,在平原之下挖一条地道,直通江边。这样,钢七连就可以在战斗打响后,一分钟之内冲上冰面!分钟爬上陡崖!”我胸有成足的说道。

  “妙呀!虽然有点险,总比在平原地带挨敌人的枪子好!”汪师长高兴得一拍大腿道!

  “敌人在平原布置了近五公里的地雷阵,这样一来,全成摆设了!”我补充道。

  “很好!周班长,我来考考你提的这个方案!要是你过关了,我立马升你为排长!”汪师长笑道!“好,一言为定,你可不准赖皮呀!”我笑道。

  “废话,师长一言九鼎,你小子!”李团长笑道。

  “钢七连突破口选在那里?理由?”汪师长问道。

  “不选江面狭窄的沙尾川!因为去年金将军的部队正是从这里过江的。敌人以为我军为了减少伤亡,必会从江面最狭窄的沙尾川过江,所以请了几千民工,加固工事。现在,此处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硬钉子!”我说道。

  汪师长连连点头。

  “敌人防守阵地之支撑火力点,是距前沿阵地达到五千米的9高地和447高地。因此,部队冲击速度,已成为关键。速度太慢,伤亡必成倍增加。速度快,能跟着敌人的败兵掩杀这两个高地。所以,半个小时才冲上敌人阵地绝对不行。半个小时,江上的冰早被敌人的机枪大炮打成碎片了!”我说道。

  汪师长又连连点头。

  “敌人的火力异常强大,我们的钢七连,又不得不迎着敌人的枪口往上冲。因此,若能一分钟冲到陡崖之下,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我说道。

  汪师长点头道:“有道理!”

  “因此,我与王连长商量,让钢七连从江面最宽的江湾,也就是土井到新岱村这五千米江岸过江。这一反常理,必可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我说道。

  “妙呀!”汪师长说道。

  “打一条5米长的地道,开口正对江面。2长的冰面,战士如果穿着草鞋,一分钟就足够过江!”我说道。

  “有米的江水没结冰,怎么办?”汪师长说道。

  “我和王大哥考虑到了这一点。一是用雨衣制作雨袜子防冻。二是用猪油抹在腿上防冻。三是我想方设法弄到了好多狗肉,可以祛寒气。”我说道。

  “狗肉?”汪师长道。

  “对,我们在朝鲜本地人那弄的?”我笑道。

  “付钱了吗?”汪师长说道。

  “付了,按原价的两倍~”我说道。

  “钱那来的?”汪师长道。

  “这……”我迟疑了!

  我不能说自己是第9兵团的呀?这可怎么办?

  “失散人员,缴获可以不交公……”李团长急为我解围。

  “好,干得好!”汪师长一高兴,不再追问我钱的来路了。

  “沙滩上、陡崖上有地雷怎么办?”汪师长道。

  “为不暴露突破口,沙滩上先不排雷。我带两个工兵,潜伏在对岸。战斗打响后,提前2分钟排雷,用拉雷杆在沙滩上排开一条长2米,宽米的冲锋通道。陡崖,用迫击炮集群轰击,引爆地雷,炸开落脚点,以利战士攀登!”我说道。

  “能爬上去吗?”汪师长说道。

  “我们发现了一条雨裂沟,高9米。如果有绳子,可以徒手爬上去。再制造5米长的竹梯。这样,钢七连有爬绳、爬梯子、爬石头三种方式,速度就快!”我说道。

  “钢七连有6人,要潜伏一晚又一个白天。大便、小便怎么办?”汪师长突然说道。

  “这……”我不由张口结舌。

  汪师长笑而不语。

  忽然,我看到团部的桌子上,有几个空罐头盒。

  “师长果然是师长,考虑的问题很全面。我看,战士可以每人发一个空罐头盒,就地解决!”我说道。

  汪师长不由哈哈大笑。

  “对了,我和王连长及覃连长,弄到了两张地图。一张是临津江冰面厚度分布图。一张是临津江敌人的布防图!”我补充道。

  王凤江马上把两张图递了过去!

  “好!太好了,李团长……”汪师长看着这两张图,赞不绝口。

  “周小兵同志,你出生入死,发现了天险临津江的突破口,又和同志们抓了好几个俘虏。缴获了两张详细的地图。记三等功一次,升任侦察连排长,小山东升为副连长!对了,还有5名新兵也给你!”李团长说道。

  “祝贺你!”汪师长把三等功军功章和证递给我。

  “我看,一个钢七连,容易被敌人反下来。要不再加一个第5连?来个双保险?”我说道。

  “行!反正登陆点长五千多米。我看,叫第46团,也弄两个连当突击连。四保险!”李团长道。

  “要不,全师全部挖洞,隐藏在平原之后。更保险……”汪师长说道。

  见他们在商量军事机密,我和王凤江连忙退了出来,往外走去……

  ……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