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60集电视剧剧本金瓶梅

第222章

  60/19

  清河、春梅屋中堂内。

  正中供着周秀灵位。

  春梅携金哥跪于灵位前,焚纸,哭泣……

  60/20

  清河、春梅卧房内。

  春梅消瘦少神,端起药碗,皱眉吃药。

  周义悄悄进房来。

  春梅勉强笑了笑,拉过他。

  二人在床上颠狂。

  春梅气喘咻咻,忽然向后一仰,手还搂着周义,就翻眼咽了气。

  周义大惊失色,挣开身子,慌慌忙忙穿衣,跑了出去。

  60/21

  清河城街上。

  街上无数难民奔走,一片乱象。马驮车载,扶老携幼,男呼女叫,儿哭母泣。

  (画外音:番兵逼近清河,城乡百姓十室九空,向南逃奔。)

  韩爱姐穿着破旧衣裳,背着包袱,抱着月琴,在人流中仓皇走着……

  人流中,吴月娘惊恐的脸,比前苍老许多。

  孝哥已是十五岁的小伙子,挽着吴月娘胳膊走着。

  吴二舅背着大包袱跟在后面。

  玳安长了胡须,成了大男人,背着包袱,拉着小玉向前挤……

  60/22

  黄昏,农村一茅屋内。

  韩爱姐向白发老婆婆行礼,道:“奴家是清河县人氏,往江南投亲,因天晚了,跟婆婆借一宿,明早就走,房金照付,请婆婆收留。”

  白发婆婆看看她,道:“娘子请炕上坐。老身要做饭给几个挑河汉子吃。”

  四五个汉子,蓬头,光脚,拿着锹、担进来,问:“老娘,饭好了吗?”

  白发婆婆:“好了,你们盛了吃吧。”

  几个汉子便拿了大碗,盛了米豆子干饭,端过一盘炝生菜,在地上围着吃起来。

  韩二捣鬼吃着饭,瞅见炕上的韩爱姐,问婆婆:“炕上坐的是谁?”

  白发婆婆:“她是清河县人,往江南寻父母去。天晚了,在此投宿。”

  韩二放下碗,便问:“娘子,你姓什么?”

  韩爱姐认出这人也象二叔,便说:“奴家姓韩,父亲叫韩道国。你倒象我二叔!”

  韩二一把扯住韩爱姐,失声道:“我的侄女,我就是你二叔呀!”

  韩爱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扑向韩二。

  韩二抱住韩爱姐,也大哭不已!

  白发婆婆跟着掉泪。

  众汉子劝慰一番。

  韩二拭泪问韩爱姐:“你在京城,怎么到了这里。”

  韩爱姐把前后变故说了一遍。(静音)

  韩二:“你爹娘去京后,我把房子卖了,来这里挑河挣碗饭吃。如今,我和你同去湖州,找你爹娘去,好不好?”

  韩爱姐破涕为笑:“叔叔一同去,就太好了!”

  60/23

  大运河边码头上。

  韩二带着韩爱姐上了船。

  船向南方驶去……

  (画外音:叔侄二人到了湖州,找到何官人家,何官人和韩道国已经病亡,韩二和嫂子王六儿配为夫妻,终老他乡;韩爱姐出家为尼,与青灯古佛为伴。)

  60/24

  清河城郊外路上。

  逃难人流中。

  吴二舅背着包袱向前挤着。

  吴月娘与孝哥挽手跟着二舅。

  玳安背着大包袱,搀着小玉跟在吴月娘、孝哥后边。

  60/25

  黄昏,野外路上。

  路上行人渐稀。

  吴月娘一行五人慢慢走来,到了十字路口,迎头撞见一和尚。

  普静和尚着紫褐袈裟,执九环锡杖,蹬芒鞋,背布袋,大步走来,口中高叫:“吴氏娘子,还我徒弟来!”

  吴月娘吃一惊,说:“师父,你向我要什么徒弟?”

  普静:“娘子,别推睡里梦里,你可记得十几年前,在岱岳东峰下,被殷天锡赶到我的洞里投宿?我就是雪洞和尚普静。当时你许下十几年后给我徒弟,如今期限已到,为什么不给我?”

  吴二舅上前道:“师父,你出家人,如何不讲情理,这时兵荒马乱,人家逃生途中;她又只有这一个孩儿,日后还要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她肯舍给你出家去?”

  普静:“你真不给我徒弟?”

  吴月娘垂首无语。

  二舅:“师父别误了我的行路,只怕番兵来到,朝不保暮的,让我们走吧。”

  普静:“既然如此,天色已晚,也走不了多远,番人也到不了这里,你们暂且跟我到寺中歇一夜,明早走吧。”

  吴月娘:“哪个寺里?”

  普静伸手一指:“那路边就是。”便引着众人走来。

  到得山门前一看,匾上却是“永福禅林”四个大字。

  60/26

  晚。永福寺厢房内。点着一盏海灯。

  普静闭目坐于禅床上,低声念经。

  60/27

  晚。永福寺丈室内。

  吴月娘与小玉睡在床上,孝哥、二舅、玳安在地下打铺,都睡着了。

  小玉忽然被木鱼声惊醒,悄悄起床,走出丈室。<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