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四百十一章 董卓亡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4845 2022-11-07 10:47

  七月七,骄阳似火,即便是最勤奋的老农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慎重选择出门干活的时机。

  无他,热尔!

  也因此,王允提议早朝自卯时提前至寅时三刻,早上半个时辰。但遭到董卓反对,最后甚至差点将早朝改至晚上,成为晚朝。不过最后董卓的想法也没能成行,只是又将早朝的次数削减了半数。

  由此,董卓蜗居郿坞避暑的时间久了很多。

  这天,王允却趁着大中午从后门悄悄离开。

  及至半个时辰后,王允出现在了皇宫之中。不过因为王允走得乃是偏门,到的也是偏殿,一路上并未有多少人发现。若仅是如此也就罢了,偏偏王允到此不久,刘协也来到了此处,并以乏了,需要休息为由,将董卓安排的人给赶了出去。

  翌日。

  一道圣旨传到郿坞。

  “由商至周,前者千五百,后者八百年;又由秦至汉,前者数十而亡,而本朝至今已有近四百年,虽逊于上周,却也是秦近十倍,天心转圜,朝代当更迭,今寡人抱恙而无德,有天人之丞相董卓,有九五之资,寡人不欲天下不宁,于百姓有害,欲禅位于丞相,丞相当可速应之,及早即位,安宁天下!”

  董卓闻得圣旨,不由大喜,他想要登上那个万万人之上的位置久矣,然总是不能达至。董卓当即欲要接旨,恰逢太尉李儒至此与之商议朝中要事,当即阻拦道:“丞相,共主尧老年之时,欲要择贤而位,遍访天下,直至寻得大贤舜,其实舜之名已是传播甚广,但共主提及此事,却再三推辞才答应下来。丞相之才尚比不得舜,岂可即刻应之,当推之。”

  董卓闻言甚是不悦,但见李儒满是严肃,仍是应下了,对来人道:“卓才能不足,位至丞相已是万幸,焉敢得陇望蜀,染指那九五之位。”

  此话回传至刘协耳中,刘协大喜,以为董卓是真心不想即位,觉得皇位已经保住了。王允阻拦道:“陛下不可!”

  刘协惑之。

  王允解释道:“凡贤者,当有礼,况其天下之主乎?陛下宜应再下旨,以显诚心,否则必为其所察,我等所谋将化作泡影。”

  刘协从之,再次下旨,言辞愈发恳切。

  董卓仍是不应,以为人臣者,当尽忠职守为由拒绝了。

  刘协得王允指点后,已然想通其中关键,于是欲要再下旨,王允再阻之,言道:“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否则如此急切的做法必然为李儒等人察觉其中蹊跷,先前所为尽数付诸东流。”

  “非司徒之言,朕险误大事。”刘协诚恳道,“如此,司徒以为当如何?”

  王允道:“朝代更迭,乃是神圣之事,盖因陛下乃万万人之上,天之子。如此,陛下当静心祭拜先祖七日,再沐浴更衣,以显诚心,如此,董卓必然入瓮。”

  “如此,就依司徒所言。”

  之后一连七天,刘协吃住在祖庙,每日焚香祭祖。

  七天过后,刘协沐浴更衣,在祖庙外下达了禅位的圣旨,又着人以御辇前往郿坞迎接。

  董卓接到圣旨,对李儒等人道:“咱家已经推辞了两次,有道是事不过三,今不可不应,否则必遭天谴。诸位以为如何?”

  李儒自第一次圣旨传来,就着人加强对刘协等人的监视,也得知了刘协祭祖沐浴一事,虽然没有发现哪里有什么问题,但是总觉得不对,欲要再劝。不想一只脚尚未踏出去,就被贾诩拦下。

  李儒望向贾诩,只见贾诩冲他微微摇了摇头。李儒知其意,不由迟疑了一下。

  也正是这一下,让董卓觉得时机已至,当即呼道:“天时已至,卓自当顺应民意,不致民心枉然。”

  即时。

  董卓沐浴更衣,更令李傕、郭汜、张济、樊稠令飞熊军镇守郿坞,自己则在牛辅的护卫下往长安而行。

  大队人马行得数里,董卓座驾忽然折了一轮,只得下了马车,对左右问道:“这乃是何兆?”

  左面李肃对曰:“此乃丞相合该城天子御辇耶!”

  原来董卓出府后竟是没有乘坐刘协派来的御辇,而是以尚未即位,不可逾越为由拒绝了。现在听得李肃之言,董卓觉得或许还真就是这样,喜道:“非汝之言,吾实不悟。”遂改乘御辇。

  之后一路顺利抵达长安城外。

  董卓更是觉得李肃所言不差,却没有注意到李儒和贾诩竟然都没有跟上来,不知去了何处。

  随后,董卓在文武百官的迎接下,往皇宫而去。

  宫门处,有一道人相阻,但被李肃所诬,董卓此时对其深信之,遂驱走。自此,董卓最后一线活命之机断裂。

  来到北掖门,董卓方欲入内,却见王允、吕布持剑、持戟而立,心底顿生不妙,呼道:“持剑何意?”

  李肃不应,推车而入。

  王允大呼道:“国贼至此,武士何在?”

  顿时左右转出武士两百,持戟挺槊直刺。董卓虽然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但沐浴之后,还是按照习惯穿了内甲,竟是刺之不透,只是被刺中了手臂,坠之于地。

  董卓痛呼一声,又道:“我儿奉先救我!”

  吕布却从侧面呼道:“有诏讨贼!”言毕,一戟直刺卓首。董卓欲要躲闪,但今日之吕布,早已不是昔日之吕布,被刺了个正着。

  吕布手腕一荡,董卓首级飞起,当即呼道:“贼首已伏诛,其余人不罪,当速速伏地请降!”

  随身而来的百十董卓护卫却不答话,直往吕布杀来。吕布大怒,挺戟与之战,不消片刻,在武士的协助下,尽数诛杀。

  王允道:“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

  李肃应声而出,领人往李府而去。不想,李肃赶至,儒府至于数十老仆,李儒家人却不知所踪。李肃担心被王允降罪,遂一面领人做追击状,一面往郿坞杀去。

  然而,李肃赶至郿坞,李傕、郭汜等人早得了董卓死讯,竟是抢了郿坞大半财货,星夜往凉州去了。幸好郿坞之中尚有董卓妻妾,已经小部分钱财。

  王允得知消息,看来董卓家小,以及数千万钱财,又刚诛杀贼子,不宜对有功之臣下手,便放过了李肃。

  其后,王允于都堂设宴,款待有功之臣,召集文武百官,大肆庆祝。

  于宴间,得闻有人于闹市董卓尸身处伏身大哭。王允得知,大怒,命人将其擒来。

  须臾擒至。众官见之,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也,允叱曰:“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邕伏罪曰:“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众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马日磾亦密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允曰:“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日磾无言而退,私谓众官曰:“王允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

  然而,蔡邕死讯并未传来,反倒是天牢被劫的消息传到了耳中。

  王允大怒,又诛杀了许多亲近董卓之人。是以,刚刚安定的长安又再次乱了起来。若非吕布倾力镇压,长安或将成为第二个洛阳。

  长安安定下来之后,吕布心生离意,遂与王允言及前言。

  正好王允因为吕布的反复,以及其高强的武艺,担心会成为下一个董卓,从之。

  不久。吕布便引属下数将,并三千军马,离了长安,往并州而去。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