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铁血丁香

第八卷 纵横四海 第廿三章 血战察里津

铁血丁香 狂歌走马遍天涯 6535 2022-11-07 11:03

  第八卷纵横四海第廿三章血战察里津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大的河流,它起源于莫斯科西北的瓦尔代高地,一直向东到喀山转向南流,然后到察里津以后折向东南,最终注入里海。这条南俄罗斯的母亲河是典型的平原型河流,其源头的海拔也只有228米,一路蜿蜿蜒蜒、平平缓缓流淌过来,沙洲浅滩众多,也就难怪“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成为人们所熟悉的形象。

  察里津就是伏尔加河畔这样一座转折点性质的重要城市。这座城市似乎天生具有一种雄踞一方的领袖气质,以掌握俄罗斯乃至天下的命运为其历史使命。在另外一个时空里,这座城市因两场著名的战役而闻名天下: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斯大林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察里津保卫战,成为新生苏维埃政权走出摇篮的重要的战役之一;后来这里就改名成为了斯大林格勒,于是,一场叫做“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血腥战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的命运。

  这里是连接俄罗斯腹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门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莫斯科的南大门,不管是邓尼金还是希特勒,打的都是从这里进攻莫斯科的算盘,只是,他们都没有成功。

  在中国和土耳其联军的打击下,中亚的俄军高加索方面军节节败退,其第2集团军目前正盘踞在以伏尔加格勒为核心的伏尔加防线上。而此时,经过千里跋涉的中国B集团军群下属地第4集团军摩步装甲集群已经兵临伏尔加河。在北约联军强势的两面夹击之下,俄军高加索方面军已经无力为继。可是。临时政府战争统帅部还是给高加索方面军下达了“坚守战线决不后退一步”的命令。

  这道命令并不能说是错的。再退一步,俄罗斯民族将面临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

  可是,临时政府并没有能力组织强大的后备兵团支援高加索、顿河和伏尔加河的战斗了。他们到哪里去组织军队呢?在西线,白俄罗斯已经沦陷于德军之手,波罗地海沿岸只剩下了被德芬联军围困中的彼得格勒还在苟延残喘,第聂伯河右岸地大半个乌克兰也已经失守,前线的将军们已经开始和德军眉来眼去。对于临时政府的命令阳奉阴违根本调动不动;在东线,现在更是敞开大门不设防。任中国军队行军拉练一般占领了乌拉尔山以东的一个个城市,科尔尼洛夫将军已经公然打出了反叛的旗号;即使在俄罗斯腹地就地组织兵员,可是,他们哪里还有钱和装备去武装能上战场的军队呢?协约国的援助根本运不进来,别说德国舰队占据绝对制海权地波罗的海了,在英国舰队丧失北大西洋制海权之后,即使是杯薪车水的摩尔曼斯克补给线也被完全掐断了。

  在最近的一个多月里。临时政府勉强组织了7个师的军队,这点军队相对于已经严重恶化的战局来说,只能说是滴在干燥海绵上的一两滴小水珠。可是就是这样,依旧激起了民众的反抗情绪。俄罗斯真地已经到了该退出战争的时候了……

  宽阔的伏尔加河畔,第11机械化师师长陈炯明准将正在望远镜里观察着察里津。

  由11机械化师和4个摩托化师临时组成的第4集团军摩步装甲集群刚刚如入无人之境横扫了整个西哈萨克。但是,横穿雷恩沙漠的行动已经让这支强悍的军队筋疲力尽。在攻克了伏尔加河左岸城镇阿赫图宾斯克之后,他们整整休整了1个星期。

  人是休整过来了,燃料和弹药却远远不够用。补给线已经拉得太长了。在广袤地哈萨克草原上,没有任何的工业基础,俄军的物资储备也很薄弱,而且,对于两支性质基本不同的军队来说,俄军留下的物资里除了粮食和某些口径的炮弹之外。能用的东西也实在不多。

  在哈萨克获得解放后,哈萨克牧民在民族政府的组织下充当了中国军队的后勤运输队,他们往往赶着牛车和马车为中国军队运送物资。即使哈萨克牧民的热情让人感动,但农耕时代地运输方式和机械化时代地物资需求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仅11机械化师1个基数地坦克炮弹就需要上千辆马车来运输,加上消耗巨大的油料、机械配件、各类口径炮弹、子弹、食品、药品……即使删减了大部分不直接影响战斗的配给品(比如香烟、白酒等),后勤补给仍然压力巨大。而运输车队的汽车和半履带运输车们,即使刨除恶劣道路影响的因素,这些汽车在跨越千山万水运送物资的同时,其本身消耗的物资也是天文数字。

  从阿赫图宾斯克到察里津,摩步装甲集群的官兵们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过200多公里的路途竟然会是那样遥远。他们抛下了一大半的汽车、装甲车辆、自行火炮和坦克。所有的官兵都步行行军。除了坦克以外的所有车辆都用来运输必要的物资。

  所以,11师的弟兄们都戏称自己是“装甲磨步集群”——带着装甲车辆磨磨蹭蹭步行的战役集群。

  当然。他们还是来了。野外急行军和20公里武装越野跑是中国国防军所有军种的基础课程,即使空军飞行员和航母技术人员也必须经过这两项训练的考验,更何况是陆军的机械化和摩托化步兵。6天时间,他们扫清了俄军在伏尔加河左岸的抵抗,兵临察里津。

  他们的速度甚至超过了空军。当他们兵临察里津的时候,离这里最近的空军野战机场起飞的作战飞机作战半径都覆盖不到这里。空军在扎曼卡克紧急修建的前线机场据说还有一个星期才能收工。

  中国军队在这场长途拉练中表现得前所未有地顽强而坚忍不拔,但事实上也前所未有的虚弱。这支军队历来引以为傲的各种优势火力都被最大程度削弱了。

  但中国军队历来的表现迷惑了俄国人。他们依旧忌惮于中国人变态的火力——尤其是空中支援。所以,依据俄国人抵抗中国军队的“丰富的经验”,他们让开了伏尔加河对岸前沿地防御,只在前沿部署了少量的尖兵和观测哨。俄军指挥官霍尔多夫中将寄希望于坚城对决——在野外消耗中国人地兵力和锐气,在察里津城市巷战中拖住中国人,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形象一点说,这也可以称为“乌龟不出洞”战术。

  血腥的巷战。应该说是俄国人在守御这座伏尔加河名城时第一反映的招数。这几乎是这个勇敢而血腥的民族的本能。

  陈炯明原本只是想组织1个排的士兵进行佯渡火力侦察,可是……他们就这样很顺利地渡过河去了。于是他手里拿着望远镜。拼命仔细的在望远镜里观察着对岸,期望找出俄国人的陷阱和阴谋——很显然,他失望了。

  “师长,后面的部队要跟上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1团的团长高远鸿上校是陈炯明的黄埔师弟。他的声音听上去显得犹豫不决。和陈炯明一样,过于顺利的渡河也让他地心里觉得发毛。

  对岸的中国士兵们正在和俄军稀疏的防御火力对射,他们向平坦的内陆渗透前进了50多米,建立了简易的防御阵地。如果俄军在这里有强大的火力。那么,很明显会是一场大屠杀啊……

  “妈地,老毛子玩的这是哪出?”参谋长郭扬上校有些恼火的骂道。

  “恐怕俄国人是自己把自己吓死了。”陈炯明放下望远镜,有些苦笑着下了结论,“高团长,再弄两个连上去吧,我可以肯定,在登陆场我们不会碰到强大的抵抗了。让集团军的侦察机飞过来。加一把火再吓吓俄国人。尽快达建坦克浮桥,巩固登陆场,在俄国人醒过来之前一定要把坦克拉过河去。”

  高团长急匆匆去布置战斗。陈炯明悠然背着手,开始在河岸踱步,嘴里喃喃的念叨着:“伏尔加河的纤夫……”

  ……

  虽然当了一路的纤夫,第4集团军的摩步装甲集群毕竟还是带着坦克这种凶猛的怪兽来打仗地。1917年4月30日。第11机械化师主力渡过伏尔加河,拉开了察里津战役地帷幕。傍晚时分该师主力与俄军在察里津的城郊发生激战,俄军依靠优势地人数顶住了豹式坦克支援下的中国军队的猛烈进攻,并且发动数次英勇的反突击。双方激战竟夜,战况极度胶着。

  中国军队后续各师及重装备于次日相继过河,中国军队开始向察里津发起炮击。俄军在高加索战斗中已经丧失了大量重装备,火炮数量明显不足,即使没有空中火力支援和大规模炮群的火力压制,中国军队依旧在火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只有1个基数炮弹的炮群并没有吝啬自己的弹药,5月2日。中国军队进行了整整5个小时的炮击。几乎把所有储备炮弹都砸向了察里津。这座伏尔加河名城基本毁于战火,超过一半的市区被炸成一片废墟。

  5月3日。战斗开始发生在察里津城里。察里津战役开始显露出它血腥的一面。

  通过各种管道和地道,俄军在各幢建筑物之间灵活的调动兵力,与中国军队周旋。每一幢建筑或废墟都成为双方反复争夺的战场,埋葬无数的生命。

  中国坦克在这场巷战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痛打击。在堆满了瓦砾的街巷中,行动不便的坦克遭到英勇无畏的俄军的层出不穷的自杀式攻击,狼式和豹式坦克的残骸堆满了城市的瓦砾街道。往往一队坦克被堵在不大的街区里,随行步兵在俄军高点火力的狙杀下伤亡惨重,而坦克则被隐藏起来的各种反坦克武器铺天盖地的一顿暴打,高喊“乌拉”的俄军士兵奋不顾身的扑出来近距离攻击坦克,被堵在街区里腾挪不便又失去步兵保护的坦克往往显得极其脆弱,一辆一辆被同归于尽的俄军士兵摧毁,弃车逃生的坦克车组成员也往往在俄军火力狙杀下魂断察里津。

  两天之中,中国军队损失了78辆坦克和装甲车,伤亡人数超过7000人。

  5月5日损失惨重的中国军队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进攻。他们改变了战术,小编队的巷战分队成为进攻的主要组织单位,耐下心来逐步与俄军周旋。

  5月6日,中国空军的战鹰终于君临察里津。在重磅炸弹的地毯式轰炸下,整个察里津彻底成为废墟。中国人也红了眼了。甚至他们在自己飞机的轰炸下出现误伤也顾不上了。在这里,只有野蛮血腥的战斗……

  ……

  “马马耶夫岗高地的战斗进行得怎么样了?”丁香出现在陆军部作战处。

  蒋百里中将的面色显得极其凝重:“俄军在马马耶夫岗的抵抗非常顽强。根据前线的战报,很多地方白天被我们占领了,晚上又会被不知道哪里钻出来的俄军夺回去。马马耶夫岗的战斗已经持续第三天了,还不能说那里已经被我们控制。察里津战役我军伤亡人数已经过万,有两个师已经被打残了……”

  丁香摆了摆手,制止蒋百里再说下去。在关键性的战斗中,这位中国军队的精神教父历来不忌惮付出伤亡代价。

  “电告丁铁和吴佩孚,限令5月12日之前拿下察里津!”丁香平静的语调中透出无可置疑的冷酷,“告诉冯如,立刻向察里津前线空运乙种武器。”

  蒋百里看看他的老上司陆军部长徐树铮上将。徐树铮的脸色略有些发白。

  “如果需要,就让他们把这座英勇的城市从地图上抹掉吧……”丁香长叹一声,“这个英勇的城市,我们和俄国都不会再需要它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