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革命281【黑山密信】
“咣隆——咣隆”声响减慢了节奏。在钢制车轮和铁轨发出“嘎吱”的摩擦声后,随着锅炉释放蒸汽的“嘶嘶”声,一列从锦州而来的火车停在锦西车站的第二车道上。
宪兵司令部铁路巡查员沈从蘅中尉拎着一盏马灯钻出办事房,跳下月台,接着马灯的光线,踩着铁轨向刚刚停稳的火车走去。
中尉是郁闷的,在举国大建国防军的时节里,别的军官提拔速度飞快,而打着“沈夫人堂弟”旗号的沈从蘅中尉却仅仅拔高了一级,却从巡警军调到了宪兵司令部,成为督察铁路线的巡查员。这,还是他的好朋友罗照宪兵上尉帮了大忙。对此,罗照上尉不客气地说了一句让沈从蘅卵蛋生疼的话——咱们是国防军不假,可根子还是武毅新军、武毅军!哼,沈夫人的堂弟?如果你是聂夫人的堂弟,早就进官校参谋班,早就是少校甚至中校了!
看来,当初选择沈家这条线是错误的。
马灯的光线照射在遮掩结实的平板车上,沈从蘅顿时警惕起来。他左右看看,半夜三更的车站里除了几名铁路人员的影子外,并无他人。他将马灯放在枕木上。从兜里掏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利索地割开绳索,掀起帆布一看——炮!一门口径最少有100mm的大炮,崭新的大炮!运往南方的大炮!
中尉重新捆扎好绳索,若无其事地提着马灯走向后面一节平板车,如法炮制下,他看到的结果也一般无二。再向后看,这个火车头拖着的全部都是这般一样的平板车!
最近一年来,随着锦州克虏伯炮厂投产,随着建军热潮的兴起,不时有满载军械的列车向南开去。可从没有象今天一样大规模的向南运送新式火炮。须知,中尉几个在主力师的军官朋友们都时常抱怨新式火炮配备不足。
看来,李焘并不打算加强他的东北军团,用于对俄作战了。显而易见的,凭东北辽西之一隅对抗强大的俄罗斯陆军,无异于螳臂当车!因此,这些火炮最有可能的用处是在新建的华北军团。嗯,这个情况必须尽快报告!
巡查员“检查”完毕,迈着颇标准的军人步伐回到办事房,一名少尉军官提着一个不大的藤筐站在门口,一见中尉就立正道:“沈从蘅中尉?”
“我是。”
“罗队长托我给您带了一些大凌河鱼干。请接收。”少尉有些刻板地说着,将藤筐举到沈从蘅的眼前,双脚后跟响亮地碰了一下。
沈从蘅笑了,接过藤筐问道:“兄弟贵姓?哪个单位的?”说着,他当着少尉的面打开藤筐,拿起最上面的一个纸包递给少尉,道:“辛苦了。你也来点?”
少尉赶紧双手推拒道:“职部黄山,新进辽西宪兵司令部,此次负责押车去天津。不敢,不敢,举手之劳而已。”
沈从蘅作色道:“拿着!都是铁路线上的兄弟,客气个啥?”
少尉做出很勉强却很感激的模样,收起那个纸包,还顺便向藤筐瞥了一眼。
中尉随口道:“不加水,不加煤,怎么停站了呢?”
少尉迷惑地摇头。
“呜——”南边传来悠长的汽笛声,一列火车行将进站,几乎于此同时,巡查员办事房里的电话响了。沈从蘅立即进房拿起电话,随手将藤筐放在一边后,喂了一声道:“宪兵司令部锦西铁路巡查站。”
“我是宪兵司令部,章武。沈从蘅中尉,锦西车站立即戒严,快!”
本能地,沈从蘅拉动了警报开关,顿时,驻扎在车站外的一个宪兵排在警铃声中跑步到月台。从南到北疏散开来,拉出一条警戒线。少尉排长随后就小跑着来到巡查员办事房报告。
“啥动静呢?”
沈从蘅迎着两名少尉好奇的目光,摆头道:“谁知道呢?眼看着火车都快进站了才通知,搞啥名堂?”
轰隆声中,一列火车从南边缓缓驶进车站,停在一号线上。同时,铁路人员扭亮了一盏绿灯。少尉黄山一个立正道:“我该走了,回见!”宪兵排长也跑向拉出警戒线的部队。
沈从蘅“嗯”了一声,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那列火车上。火车是从北京开来的,十二节车厢里都亮着灯,男女老少的旅客们挤满了一节节车厢。奇怪的,正对着月台的那节车厢却空空如也,好几个窗户都用白布窗帘遮着,让人看不清里面的虚实。
花车!中国人言道的花车,也就是专列车厢!难怪,难怪装运重要军事物资的火车都要让路了!那么,花车里究竟是谁呢?带着疑问,沈从蘅缓缓走向月台。
那节车厢的门忽然打开了,一名武装齐整、显得非常精悍的中尉军官探头朝月台上张望了一下,跳下车来,接着,一名上校军官出现了,就在车厢门口招手命令宪兵排长过去,小声地说了几句。
沈从蘅加快脚步,他看清楚了,那名上校的门牙在月台上的灯光照耀下显得很突出,不是有名的“大板牙”卫队长黄毓英还会是谁?这位卫队长不是一直留在北京护卫大帅府吗?此时来到锦西,莫非……
车站的工作人员忙碌起来,加水的、添煤的、送开水的。来来往往,让半夜的车站不禁有些喧闹起来。沈从蘅还想靠近那节花车一些,可是宪兵排的士兵很尽职,就算是驻车站的巡查员、同属宪兵司令部的上级军官也不得靠近。为了不引起注意,沈从蘅只得慢腾腾地回转办事房,通过办事房的玻璃窗窥视那节花车。
不久,火车隆隆开动,警戒线也撤了。
一无所获的沈从蘅有些失望,他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罗照送来的那筐鱼干上。正当他摸到筐底有一个硬硬的纸包时,门被推开了,宪兵排长探头进来,还没开口就“呵呵”一笑,带着一丝示威的腔调道:“中尉,是夫人到辽西了!”
言毕,少尉得意洋洋地哼着小调扬长而去。
沈从蘅明白了,一股股的火气在胸腹间奔涌,的卵蛋真的是在生疼!尽管他不是真的沈从蘅,当然也不是沈夫人的堂弟,可看那少尉排长的神情,想起自己有些尴尬的处境,这火气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反正,自从李焘娶了沈婉仪之后,沈从蘅在军中就屡遭白眼。而传出沈婉仪有了身孕之后,就连锦西车站的一些下级军官和士官们,也不拿中尉当回事儿了,暗地里,似乎所有人都用仇视的眼光盯着他!
一步错,步步错。黑山中尉要不是顶了个沈家的名头,凭着陆军士官学校所学,在这个时节里恐怕会在中国军队的更重要军事职位上,也必然会在情报工作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哪里会在中国人旧观念中的“嫡庶”问题上受到如此的牵累呢?哪里只能依靠平时的窥探和那个不太起作用罗照呢?看来,即便是福岛安正将军这样的情报专家,也会在一些小小的细节问题上出错。
火气归火气。抱怨归抱怨,新的情况需要分析上报。至少,大日本帝国皇军情报军官黑山中尉应该搞清楚:这个时候聂红衣到锦州来干啥?真要无聊地彰显第夫人在怀孕的第二夫人面前的大度?没必要啊!整个国防军拥戴的都是第夫人呐!那么,她来不是因为沈婉仪即将临盆喽?
胡思乱想中,沈从蘅关好办事房的门,反锁之后才打开罗照送来的那封硬邦邦的东西。这是一堆照片和几页信纸。照片上,一支万人的军队正在朝某地开进,看近处一名士兵的臂章,那是刚刚组建的第十三师。信中,罗照用密语告诉沈从蘅:奉天要打大仗了,国防军东北军团要倾尽全力与俄军决战了!就连宪兵上尉罗照也被抽调到编练司令部进行临战培训,准备在即将组建的14师担任营长。
烧掉密信的沈从蘅明白了,聂红衣此来锦州完全是演戏,演一幕鼓励军心、誓死决战的大戏!看吧,在中俄决战之际,大帅的两位夫人和尚未降生的儿子都在锦州!士兵们会如何的感奋呢?那么奉天一战又会如何的惨烈呢?
“刷”的一声拉上窗帘,沈从蘅取出纸笔,奋笔疾书。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情报送到福岛将军手中……
1903年6月22日,国防军第13师在镁光灯的闪烁下,在奉天城里不多的居民欢呼声中,排着整齐的队列进驻奉天。同日,国防军东北军团司令官李焘上将携夫人聂红衣至锦县金城街筑垒,检阅驻扎在此地的第一师部队!也就是在这一天,因为暴雨迟缓了攻击速度的俄军东满支队重新发起了对通化的进攻。
北京,日本公使馆。
新任武官村上洋一少将刚一上任就召见了自己的助手守田幸之助中佐。
守田呈上锦西来信后,静静地等着,心里却很清楚一个事实:帝国即将对俄开战了!因为,帝国派驻中国的武官一直是大佐军衔,因为,自己呈上的那封信里的内容,将促成帝国决策层对俄开战!但是,中佐还是有一些担心:中国的东北军团真的象黑山中尉所说的那么不堪吗?这个军团真的只有三个师的主力吗?那个开进奉天的13师真的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地方部队吗?
在疑问的同时,中佐又在用常识说服自己:三年,那个李焘到东北不过三年时间,当初的五千武毅新军无论如何也衍生不出更多的部队来!十万!?东北军团的十万军队究竟有多少可以称为精锐,可以保持如那五千武毅新军一般的战力呢?很难想象,落后的中国、麻木的中国人会在军事建设上出现更大的奇迹!嗯。有一个李焘和武毅新军,简直就是老天爷给这个国家最大的恩赐了!
“守田君,你怎么看?”少将晃动着手上的信纸。
守田鞠躬道:“将军阁下,您是问卑职关于这封信的看法,还是……”
“请守田君畅所欲言。”
“卑职以为,无论中国军队目前的状态如何,大日本帝国都要在既定的国策基础上对俄宣战!早一天宣战,俄国就少一天准备的时间,毕竟,这是一个拥有几亿人的大国,能够轻易地征调出上千万的陆军!宣战,必须是在俄国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之前。这样一来,俄国落后的补给体系和遥远的补给基地,将造成俄国军队一批批地增调到满洲,被我军优势兵力以逸待劳、逐一歼灭。倘若迁延不决,一旦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完全竣工,那俄国在欧洲的精锐就可以大批抽调到远东,帝国将没有战胜的可能,将丢失一个实现大陆国策的最佳时机!阁下,呈请参谋本部和山县国老下定决心吧!”
村上洋一少将重重地“嗯”了一声,赞赏道:“守田君不愧为中国问题的专家,对满洲之事洞若观火呐!可是,我们不能不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国防军的建军速度和质量,如果大日本帝国皇军对俄交战,短期内是无法决出雌雄的!假如战争拖延一年乃至更长时间,按照中国的建军速度,会否在那时拥有一支足以和皇军抗衡的军队?如果这样的话,中国最大的可能是在我军久战俄军的疲惫之时,趁机收复满洲失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不可不防啊!参谋本部的最大忧虑即在于此。”
“阁下,信中所说,锦州方面把组建华北军团作为重点,大量的新式火炮都调到关内,而东北军团很多主力师都缺乏充足的火炮装备。这似乎能说明中国政府的一个态度:他们首先要确保的是北京!他们的战略重点不是收复满洲失地,而是在借用我大日本皇军的力量驱逐俄人的同时,形成一支基本的国防力量。有此力量的存在,日俄战后,他们才有底气就满洲问题与帝国讨价还价。”守田说着,神色间充满了鄙夷,又道:“中国人是不会感谢大日本帝国为他们驱逐俄国人的,他们企图收复满洲的愿望在没有足够实力支撑时,只能一步步的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驱逐无理的俄人,是中国必须要走的一步!”
“中佐,您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中国人会否在日俄两国实力大减之时,出兵收复满洲?”
守田沉思了片刻,略一弯腰埋头道:“极有可能!”
“那么,大日本帝国就要做好击败俄国之后,立即回头对付中国人的准备喽?”少将没有等待回答,继续道:“看来,参谋本部原本拟定的动员计划还足以应付此等局面,我会建议帝国决策层,考虑全国总动员。嗯,两百万后备军,足够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这个问题,就不是守田一个区区中佐能够回答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