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革命269【变通之策】
京城,东堂子胡同南侧。原大清帝国外务部,今大中华帝国外交部。
一位身着蓝色军装,帽徽、领章银光闪闪,手提长枪,站姿庄严、神情肃穆的战士代替了旧衙门口的戈什哈,也让那些坐着洋马车来此、进进出出的洋人们感觉出这个地方彻底地改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可以肆意咆哮的所在,而是在那名卫兵整肃的军资、昂扬的精神和眼中流露出的傲人神采影响下,变得需要尊敬起来。
当然,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洋人们,真正尊敬的其实还是实力。因此,来往于这里的洋人真正尊敬的是今天在这里“陪同”外交大臣会晤各国使节的“中国常胜将军”。
会议厅按照李焘的要求布置一新,撤销了许多不必要的装饰,搬走了体积庞大的“太师椅”,只剩下几十张围成一个椭圆形大圈的软面扶手椅。所有辛丑年条约缔约国的驻华公使、一等参赞和大中华帝国的外交正副大臣、国防军东北军团司令官不分主次地围坐一堂,共商“八国联军撤出中国后的一些遗留问题”。
唐绍仪的神态很亲切,语言却颇为尖锐:“……一直以来,俄罗斯帝国都没有在其驻军东北的问题上作出一个明确的说明!大清帝国可以容忍甚至无视,可大中华帝国政府绝对不能继续这种无能的外交路线!在俄罗斯非法驻军东北三年之际,帝国政府要求尊敬的公使阁下。对俄军在东北的驻军性质、时间、目的作出一个明确的、国际间的公开说明。关键一点是——在东北的俄罗斯军队是否受辛丑年条约节制?”
话音刚落,使节们不顾礼仪,“嗡”的一声各自交头接耳起来。
座位的安排看似无序,实则含有别样的意味。英国公使、参赞的右边就是俄国人,俄国人的右边是美国人,美国人的右边是意大利人,意大利人旁边是奥国人,奥国人旁边是日本人……而中国人的两边则是德国和美国人。这么一来,俄国和法国在会议上被分开了,英国和俄国这两个宿怨已久的对手不得不在这个会议上有所收敛,甚至于内部的小声交流都要提防对手的窃听。
大中华帝国的态度是明确的,问题也可谓一针见血。如果占据东三省的俄军不受辛丑年条约限制,就不能等同于“联军待遇”,也就不受条约保护,就是区别于“八国联军”的侵略军。“侵略”身份一旦界定下来,这个会议接下来会谈呢?中国人肯定会要求列强干涉俄军的侵略行为!如果俄国人把在东北的军队归纳入辛丑年联军范畴,在其他国家的军队全数撤离之际该何去何从?撤?那就没问题了,中国肯定会敲锣打鼓地欢送!不撤?那就是侵略,就是赤luo裸的、无视列强伙伴的侵略!中国肯定会在这个特别的会议上公开要求“列强朋友主持公道”,甚至于提交并不太管用的海牙法庭来裁决,更甚至于……新一场大战势必爆发!
一阵窃窃私语后,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俄罗斯帝国驻华公使格尔思身上。
俄国公使的神色是从容的,他不急不缓地在座位上扫视了与会者一圈后,微微欠身,抬手梳理了一下唇边的胡须,弹着舌头发话了:“外交大臣阁下、各国公使阁下,本人代表大俄罗斯帝国在此申明。驻东三省之俄罗斯军队受《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保护,这个章程,是中国派驻东三省最高军政长官与敝国政府签订的,具有不可置疑的法律效力。在此,俄罗斯帝国明确宣告,驻东三省之帝国军队与驻天津之帝国军队肩负着完全不同的使命!”
“嗡……”各国哗然,任谁都没有想到俄国的态度竟然是如此的强硬。
唐绍仪的余光注意到,东北军团司令官的嘴角迅速地抽动了一下,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来。他连忙起立,在双手频频做出下按动作的同时连声道:“请肃静,肃静,尊敬的先生们,请肃静!”
其实不用他提醒,在李焘站起来的同时,各国使节已经不约而同地闭嘴,转移视线了。
“格尔思阁下所谓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从未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中国也从未就此与俄国换文成约!”李焘给了各位公使身后的翻译们一点时间,又道:“这个显而易见没有任何约束力的东西竟然被俄国方面认定为合法,对此,作为东北军团司令官,作为大中华帝国东北方面的军事负责人。李焘不得不建议我国政府立即宣布,大中华帝国立即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向侵略者展开不计生死的反击!我要向全国四万万五千万通报大声疾呼,东三省的千里沃土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同时,我向列国友好呼吁,用最实际的行动维护国际公法,维护远东地区的和平!”
“啪”的一个敬礼后,李焘大步走出会议厅,此时,卫队就在外交部后门等待着,一列火车正在阜阳门车站生火待发,十万国防军东北军团健儿正枕戈待旦……
口实,已经给了俄国和日本。对俄国来说,手里捏着那并不实在的交地章程,远远比不上实实在在的军事占领。那么,彻底击败东北的中国军队就势在必行了!因此,李焘的话可谓正中俄国人下怀。而日本人等待的也正是这么个机会。中国已经发出了“维护国际公法和远东和平”的请求,那么,只要日本政府略一表示,中国肯定会欢迎日军作为调停者出现在东北的!
没有了李焘参加的会议很快就结束了。洋人们刚走,在会上半闭双眼、一言不发的帝国外交大臣奕劻就急慌慌地跺足抱怨道:“唐大人呐,你们这是唱得哪门子戏啊?咱们果真要跟俄人开战?!”
唐绍仪很认真地点头回答:“是!李司令官怕惊扰了大臣,因此嘱咐绍仪在会后向您解说清楚,也希望您能向陛下解释清楚,促成全国总动员和对俄宣战。”
“拿打!?”奕劻声嘶力竭地吼叫起来,惊得附近一些僚属纷纷侧目,却被唐绍仪挥手打发出去。
“宣而不战!李司令官与阿列克谢耶夫早有私下约定。”唐绍仪轻松地笑道:“此番两国宣战,列强必然要表示出自身的态度,积极遏制俄国南进、东扩政策的英日美三国必然有所动作;宣战。无非是给他们一个理由,无论是支援我军还是由日本人出兵,这场战争迟早都要打起来!李司令官的策略是——宣而不战,进而小战,再而大战。不战是为保存实力,小战是为磨炼新军,大战是为匡复失地;同时,不战是为拖延时间,让日本人从容准备,小战是牵引日军从朝鲜方面进入东北,成为中俄战争的调停者,同时,我军以不战和小战示弱,俄军必然不能接受日本与其分润东北事权,从而加剧日俄双方的矛盾,还可以用适当的动作加快双方的战争步伐。最好的结果则是在日俄双方都没有完全准备好战争之际,以突然事件促成双方开战!如此,则驱俄主力为日军也,我军仍然可以用小战的办番训练部队,直到日俄双方兵疲力竭之时,大战方起!”
奕劻连连摆头,不断地长吁短叹,等唐绍仪说完。竟然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了。
“前几日,李司令官和属下已经分别会晤日、英、美、德四国公使,各国从各自利益出发,俱都力主我国对俄持强硬立场,以便日本介入。当然,他们的目的是在我东三省以日本取俄国代之,李司令官心知肚明,早有应对之法。大臣无需多虑。”
“真的?”奕劻抹一把老脸,半信半疑道:“李焘他真的能够掌握时局?届时,打与不打是人家日俄两国的事儿,哪能由他做主!?哎呀不好。不好!谁不知二虎相斗必有一伤的道理?谁不知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道理?万一日俄两国私下达成协议,又待如何?你们啊,是驱虎不成反招狼啊!大清列祖列宗在上,奕劻无能,眼看着祖宗之地真要……”
“大臣阁下,此时是大中华帝国的1903年5月2日,此地是大中华帝国外交部部堂!”唐绍仪厉声喝过,又柔声道:“目前俄人在东北驻军已逾三十万,以我国当前之国力、军力,如何驱逐俄军收复东北?!难呐!难呐!李大帅此计确实铤而走险,联日驱俄却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出路所在,不得已之下,我们也只有集中所有力量放手一搏!成败在此一举,请大臣阁下尽早促请总理大臣面奏皇帝陛下。”
“面奏,面奏……”奕劻失神自语,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他李焘已经在外交部的部堂之上对俄国开战了,所谓促请总理大臣面奏陛下,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做人啊,得识相一些!就算有啥不满,也只有等到皇族们逐步掌握了实权再说。
傍晚,满载着国防军的火车在天津车站缓缓停下,早在站台上等候的“临时国会筹备委员”容闳、张謇等人立即登车拜见李焘。此时的大中华帝国已经宣布为君主立宪政体,可是国会尚未组织,宪法尚未制定,民主的观念还只是少数人没有得到伸张的呼声。
“留美第一人”容闳老矣,这位白发苍苍的“中国留美童生计划”倡导者、组织者,中国洋务运动和民主的积极支持者,在满是“新式军人”的火车上得到了最大的尊重。随着“立正——敬礼!”的口令声,李焘和他的卫队齐齐向容闳致以军礼,然后,李焘亲手搀扶着老人入座,等老人坐定后又行了一个立正礼,这才侧身以晚辈之礼坐在老人的身边。
“康、梁二公已经返程归国,孙先生即将到达上海,各地民意代表也纷纷启程,不日将抵首都共商国事。然而。俄人侵略之心昭然,中国民智却未开启,我国防军健儿决意再次以热血保卫国土、唤醒国人!晚辈身为东北军团司令官,急需出关归任,无缘与诸公会面,商定国策、奠定国政之根本。军情如火,晚辈无奈,只得冒昧有劳前辈来此,失礼之处,还望前辈海涵!”
容闳和善地笑着点头,眼光不住地上下打量眼前的军人。刚刚得到“特赦”的他此前还是康梁分子、党人二合一的“通缉犯”,如今却是当今“少年中国之楷模”的座上宾。如此际遇在拥有美国国籍的老人眼里算不得,他感兴趣的是李焘这个人,这个昔年老友李鸿章的族人后裔。在没有把这个屡创奇迹的年轻人打量清楚之前,他实在不愿意仅凭道听途说和张謇的一番言辞就轻易下定结论,就和盘托出自己心里的“安邦大计”。
见老人只是笑而不说话,李焘倒也不觉奇怪,继续神情恳切地道:“国会未开而国战在即,晚辈此时北上,唯有一事分外的担心。不出三日之内,帝国临时政府必然对俄宣战……晚辈是担心筹备国会因此而中止,临时政府因此变为实际上的皇族政府,从而使君主立宪在战争的背景下无法实施,重新回到君主专政的老路上!”
容闳的眼眶发热了,眼中年轻军人的脸容也模糊起来,可是在他的心里,大中华帝国草创的国防军东北军团司令官的形象却丰满起来,可信起来!想不到啊,在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时,李焘就不问亲疏地敞开心扉,与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商讨国事。因此可见,年轻人是真诚的!
“将军其实只有一个担心。”
李焘恭敬地聆听受教。
“当今中国之立宪形势,完全因为将军的军事力量和铁腕政治而成。可以这么说,国会和立宪如果没有将军的支持无法成事,而将军的权力又需要国会和立宪来合法化地确认下来。因此,将产生第一个矛盾,那就是立宪民主和强者的矛盾!如果将军是真心希望中国在立宪政治的基础上逐步的富强起来,这就应当是将军最需要考量的问题了。我以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能生搬硬套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甚至英国的。在国家面临战争,在民主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容某和国人看到了一个年轻英雄的身影,正是将军您率领武毅新军保卫了国家,实现了政治的初步革新!如果国会和立宪是用来束缚将军您带领这个国家战胜强敌、收复失地,带领这个国家的人民厉行改革、自强自立的话,国会和立宪就不应该存在,至少在目前不应该。”
老人的话直指核心,让对此并没有成熟构想的李焘一时之间无言以对。他的想法原本很简单,那就是利用皇族内阁来撑场面,自己则在幕后手握实权,在日俄战争的关键时候再来一把真正的,连君主立宪都不要了,直接推行人民民主。可是老人一语道破,既然国会在立宪准备的名义下要召开了,那么国家管理的一切事务都将明确化、制度化、法理化,哪有幕后操纵的空间呢?
“容老,大帅,张謇倒有一个变通的办法。”张謇等两人的目光集中到自己脸上时,才道:“国会必须尽早召开,国会在召开之际首先要做的不是商议国体,而是在对俄宣战的背景下宣布全国动员,将军政大权临时授予对俄战争的实际组织者!如此,立宪民主和强者可以暂时地取得一个平衡。至于以后嘛,在下颇为赞同伍廷芳老爵士依法治国的理念,权力由法律授予、受法律的约束,国民从上到下遵守法律、依法行事,则政体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完全民主,又或总统责任甚至。”
“李焘受教。”
容闳也笑着赞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季子不似前清状元,倒像是留洋归来的法学博士。此议可行!”
容闳曾是李鸿章的重要洋务幕僚,也是康梁维新党人,又是党的积极支持者,在南方官商资本和开明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声望,有他出面召开国会行“临战授权”一事,自然能得全国附议通过。
李焘见机道:“如此,还请二位前辈主持其事,李焘将在锦州遥祝国会顺利召开!”
金树炳快步进入车厢,在李焘耳边小声道:“王司令官来了。”
容、张二人知机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