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果然是咱的亲大孙
自始皇一统天下后,得位最正的莫过于汉,明两朝。
如果非要深究一下,大明比之大汉,在朱安的心中,还是要更加的靠前,可排第一。
刘邦毕竟是大秦的亭长,也算得上是个官了。
可当今的陛下朱元璋,可真叫正儿八经的地狱开局。
后世网络中有人戏称: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打。
足以说明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是有多么的艰辛和不易。
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以这般微末身份建立天下的,也只有朱元璋一人了。
“照大孙如此说,陛下似乎是一个完美的人。”朱元璋试探着问道。
“这天下间,哪有完美的人,陛下的私心,可比谁都大呢。”朱安直接辩驳道。
“大孙这话,是怎么个意思。”朱元璋问道。
犹豫了一下,朱安说道:“这话我可就跟黄老爷子你说,可别传了出去,要真传出去,咱爷孙俩必然项上人头不保。”
“大孙你放心,咱还能自寻死路不成,直敢说。”朱元璋回道,而后有些期待的看着朱安。
“陛下杀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那便是为懿文太子扫除障碍,你看陛下杀的那些人,无一不是有着重权在手。”
“要么就是有偌大功勋的开国大功臣,陛下怕太子降不住,唯有将他们全杀了,才敢把这江山交给太子。”
朱安压低声音,颇有些神秘的说道。
朱元璋听到懿文太子的名号,心中赫然一疼,脑海中和朱标的点滴回忆开始盘旋。
只是瞬间,眼眶便有些湿润了。
“老爷子你咋啦,怎得眼睛就红了,是病还未完全好吗。”朱安说完,突然发现老爷子的异常,连忙问道。
“没事,没事,只是风沙迷了眼。”朱元璋连忙转过头,擦拭了下眼睛说道。
朱安无语,不说这门窗紧闭,单说这南京城里,哪里来的风沙。
不就是年纪大了,眼睛容易干涉么,有什么好掩饰的。
恢复了下状态,朱元璋再次说道:“可是,懿文太子薨了。”
朱安闻言,颇有些感叹道:“对啊,懿文太子薨了,那么接下来,死的人更多了。”
“哦,大孙这话什么意思。”朱元璋有些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看似平淡的对朱安问道。
“还能有什么意思,太子薨了,陛下定下嫡长子继承制,眼下的王爷们自然不可能得位,那么陛下只能在孙子里选了。”
“允炆太孙孝顺聪慧,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自然是陛下心中的不二人选。”
“可太孙才多大呀,要是我没记错的话,太孙今年也就堪堪十五的年纪罢,怎么可能镇得住着满朝文武。”
“陛下如今都算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了,怎可放心将如此大明交于太孙,如若不出我所料,陛下定然开始着手清除一批老朋友了。”
说完只有,朱安感觉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对,连忙对朱元璋解释道:“我可不是说老爷子你,你如今身体倍棒,长命百岁绝不是问题。”
朱元璋对于朱安那句‘半截身子埋进土里’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触。
就如今大明的年岁,活到这个年纪,已然可以算长寿了,朱元璋也是个认命的人。
如朱安所言,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子孙后代了。
朱安的言论让朱元璋心中颇为震撼,同时也是极为欢喜。
如此敏锐的政治目光,真就是天生的帝王。
“那大孙你猜猜,陛下将会对何人下手。”朱元璋考验着说道。
“还能是谁。”朱安不屑的说道:“文臣基本上都被干死了,剩下也就那些武将了,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会被陛下带下去。”
说到最后,朱安的目光有些唏嘘,如同看到一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回过神来,朱安颇有些自得的说道:“老爷子你看吧,我若猜得没错,两月之内,陛下的屠刀就会展现出来。”
说道这里,朱安又有些无奈,自己在南京城待的时间,也剩不了多久了。
当陛下诛杀靖宁侯叶升的时候,为了那位红颜知己,朱安只能从锦衣卫手中抢人了。
到时候自然是避不开流浪天涯。
不过身为堂堂男子汉,要是连自己的女人都护不住,那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世上。
幸好的是,距离靖宁侯被诛杀,还有不少的时间,这些时间足够让朱安布置行动。
如今他已暗中下令,吩咐自己早年培养的一批好手立即出发,聚集到这南京城中。
加上他个人强大的武力,救下叶婉清一家子绝不是什么难事。
朱元璋此刻却是沉浸在惊讶中,这些事情看似简单,但要完全的弄明白,可没那么容易。
这些事情,哪怕自己的贴身侍卫蒋瓛,都不曾知晓。
淮西武将集团,也就是朱元璋的老乡会兄弟们,怎么可能想到朱元璋会动手杀他们。
哪怕朱元璋前后已然杀了七八万人,这些老乡会的兄弟们,也不会相信朱元璋会把他们干掉。
要是他们死了,这大明谁来守护?
不过终究是他们小瞧了朱元璋的心狠手辣,只是即使朱元璋,也不敢一下子全给杀了。
要真是一下子全杀了,那对大明江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震荡。
朱元璋认为自己还有几年的好活,便准备着一批批来。
几年的时间,足够将这些老兄弟们,都给带下去了。
‘对不住了,到了地下,咱再给大伙赔不是吧。’
在朱元璋的心中,家人的地位,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
只是他的这些想法,在朱安的话语见,竟是如同没有隔间般,袒露无遗。
要是换了任何一人,朱元璋便已经下令蒋瓛,当场就地格杀了。
但这是咱的亲大孙呀。
朱元璋的心中,唯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哪怕和朱安的年龄相差有将近一甲子。
朱元璋却找到了年轻时,从军入伍那种志同道合的感受。
这个时候,朱元璋心中不由有些得意。
果然是咱的亲大孙,跟咱的想法到一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