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在见到了薛仁贵之后,发现这位演义里的大英雄其实也就那样,他和杨家将里的杨继业一样是被民间演义夸大的将领,他的真实水平远不如李靖李绩这些大唐名将,甚至就是在里被黑化的任城王李道宗的军事水平也在薛仁贵之上。
在与这位大唐名将进行了一番“热烈友好”的交谈之后,李路得出了结论,在他看来,薛仁贵应该是和尉迟恭一样的超级猛将,却不是三李一苏那样的超级帅才,要不然他能在河湟吞下自己唯一的败绩苦果?
薛仁贵看不惯李路,认为李路是乱臣贼子,殊不知眼下的李路也看不惯他,李路寻了个机会好好的和薛仁贵比试了一番,两个人结果武力值竟然是半斤对八两,谁也奈何不了谁。
“薛礼,长安那边用千两黄金来赎你了,你可以回大唐了…..”看了下一脸不服气的薛仁贵,李路有些好笑的说道,“本来,朕还想差人去龙门把你们婆娘柳银环还有你儿子薛讷接来,让你们全家团聚的…..不过现在看来,朕的打算是落空了…..”
“殿下,谢谢你的好意了……我薛仁贵吃的是陛下的饭,是不会向你这样的乱臣贼子投降的…..”薛仁贵梗着头说道,“殿下,薛某劝你早日去掉你的僭越帝号,去长安拜见陛下,磕头认罪,不然他日…..”
薛仁贵一口一个殿下,实际上对李路来说是大不敬,但是李路却根本没在意,他看了下薛仁贵然后说道,“不然怎么样?哈哈哈,薛礼,本来朕认为你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所以朕才起了招揽的心思,不过朕跟你打过交道之后……朕发现,你不适合朕的军事革新思想…..既然我那舅子愿意继续用你,朕也就顺水推舟,放你回去好了…..”
“你……”听到李路的话,薛仁贵很明显有些生气,他和李路是同年生人,李路成名比他更早,早在贞观四年的时候,李路已经被公认为是不下于三李的少年名将了,而他出头还要等到李二东征高句丽之时,那会儿人家这位李路早已经是实质性的皇帝了,听到他对自己的评价,薛仁贵自然不服气,“殿下,你们英军作战,无非就是仗着钱多,仗着器械精良,哼,要是我们的军械有你们三分之一的水平,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
李路听了薛仁贵的话,忍不住笑了,“薛礼,那你认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来源是什么?”
“自然是不怕死…..”薛仁贵把头一昂,梗着头说道,“像你手里的军队,若是打顺风仗,自然是天下无敌,要是真碰到了不怕死的对手,你手下的这群少爷兵一定会崩盘的….”
“少爷兵??”李路一愣,他看向了薛仁贵,“薛礼,你说朕的兵都是少爷兵,何以见得??”
“哼,前几日,薛某碰到了几个你们军中的士卒,他们竟然把上好的精肉扔在地上,还说这肉难吃…….似这等娇贵之兵,薛某自认纵横沙场,也没见过……”
听着薛仁贵的诉说,李路总算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前几日薛仁贵不是吵着要去看最基层的英军训练嘛,他去了之后,在用餐的时候,十分惊讶的看到就连这样的基层军营当中,这些士卒吃的都是三荤一素,甚至就连大唐那边不准宰杀的牛肉,在这边也习以为常。
他本来以为英军这边草场众多,养得起数目众多的牲畜,这基层士卒能吃上肉也不足为怪,他为此还问了一下在吃饭的几个英军士兵,当他得知这牛肉是一般一周三次,这猪肉炖粉条什么几乎天天有的时候,他还感慨怪不得自己打不过英军,有这样充足的肉类供应,英军士卒比大唐那些吃粮食的要强健不少。
可正在他心里感慨的时候,几个英军士兵竟然抱怨这这猪肉太肥不好吃,还把几片大肥肉给扔到了地上,这让薛仁贵看见了,心里那叫一个心痛,这是上好的大肥肉啊,没错,在薛仁贵看来,肥肉才是精肉,他几步过去,捡起来了那几个英军士兵丢弃的肥肉,吹吹上面的尘土,一点也没嫌脏,就丢到了口中,然后看了看在场的英军士兵。
“尔等这般骄纵……”话刚说了半句,薛仁贵才想起来这些兵不是自己带的唐军,就连自己还是人家英军的俘虏呢,他扭头就走了,撇下被老薛表演惊呆的英军士兵。
“我说刚才那厮是唐人吧?”
“他一口一个尔等,肯定是中原那边来的,我们这边谁这么文绉绉啊…..”
“我想起来了,那厮是薛仁贵啊,凑,他有什么资格说我们骄纵?”
“是啊,是啊,败军之将,还敢说我们骄纵,再说了,肥肉就是不好吃嘛…..”
也不怪这些士兵这样说,他们大部分都是在李路占领了中亚稳定局势之后出生的本地汉人,他们没有像他们父辈一样吃过苦,所以才有了上面嫌弃肥肉的说法。
听了薛仁贵的讲述,李路眯起了眼睛,薛仁贵说自己的兵是少爷兵,这个李路也没否认,因为就是和唐军相比,李路的英军后勤保障水平也能完爆完全依靠民夫的唐军几百年,不过李路并不认可薛仁贵的少爷兵怕死没有战斗力的论断。
后世的某白头鹰的军队也是一群少年兵,可是谁敢说他们没有战斗力了?翻翻他们的军史,恐怕没人能看出“怕死”两个字。
他们战斗力强,是因为他们装备好,训练好,士兵整体文化素质高,对武器和战术的理解能力强。装备越好的部队,往往对后勤补给的需求就越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军队现代化之后,一线战斗人员在全部人员中的比例是呈下降趋势的,这样的部队也就越像一支少爷部队。
抗战时期,国.军战力最强的部队是青年军,由青年学生组成,以当时的国人的识字率和平均经济状况,说这些能读得起书的年轻人是一群少爷兵不为过,但是他们的战斗力比那帮老兵油子组成的部队还要强不少。
原因在哪?不怕死的无畏精神固然重要,但是部队的战斗力来源还得看这支部队的训练水平,装备水平,官兵素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等等,而不是单靠所谓的“不怕死”就能练出一支战力强悍的部队来。
想到这里的李路微微一笑,薛仁贵还停留在“不怕死”“以勇气胜”的封建军事思想圈里打转转,而自己开始玩排队枪毙了,双方有代沟,根本没办法交流啊,他乐呵呵跟薛仁贵说道,“薛礼,朕可不这这么认为,朕对自己军队还是有信心的,他们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作战力量……没有人能打败他们…….就算是长安起倾国之兵,也无法击败他们…..”
“哼,殿下,薛某倒要看看,你说的这句大话,日后要是破了,你该如何收场?”薛仁贵冷哼了一句,“你们只不过是凭着火药之利,才成就了你们的善战的名声…..如今我大唐也造出了火药,要追上尔等,易如反掌…..薛某奉劝殿下,尽早悬崖勒马,不然陛下天威之下,就算你是长乐殿下的夫君,也救不了你的性命…..”
得得,跟薛仁贵这个李治的死忠,没啥可说的,李路跟他辩驳了几句之后,就让薛元超和薛仁贵以及阿史那道真,王孝杰等一批被俘的唐军将领一起回中原了。
对于李路的决定不是没有人反对,这不是纵虎归山么?可是李路说了,能抓他们一次,就能抓他们两次,甚至是三次,这些军事作战思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将领没啥可怕的。
李治之所以要赎回薛仁贵,那是因为薛仁贵曾经救过他的命,当年在万年宫,要不是薛仁贵叫醒李治,那么洪水早就把这个李小九淹死了,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李二留给李治的老将都逐渐的走了,薛仁贵是他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有他在塞北的铁勒人就不敢反叛。
在薛仁贵惨败河湟之后,塞北的铁勒人和高句丽故地的遗民,甚至就连昔日的小喽,都不安分起来,最先反叛的是高句丽故地的那些遗民们,原来的高句丽将领剑牟岑在听说薛仁贵失陷英国之后,就拥戴高句丽宝藏王的外孙(渊净土之子)安舜为王,举兵反抗李治的统治。
李小九得知之后,自然是勃然大怒,他立刻命令安东都督高侃和副都督李瑾行前往镇压。
让李治生气的还有,新罗这个小弟也不老实,竟然向吞并自己辛辛苦苦拿下的百济旧地,李治想了想把刘仁轨拍了出去,让他去敲打敲打新罗。
最让李治坐立不安的是,塞北的铁勒人,也不安分,而能镇住铁勒人的主儿,只有这个薛仁贵,所以薛元超在临行之前,李治就交代他,无论如何,也要把薛仁贵赎回来。